《深度工作》:利用碎片化時間、遠離社交媒體、專注關鍵少數

2018年底,統計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旗下的App Optix發佈了有關安卓手機用戶的數據:平均每天解鎖65.8次,累計看屏幕的時間達到了4小時。

其中,最頻繁的時間段為下午2點到5點,大約為14次;晚上7點到10點大約為12.5次;解鎖次數最少的時間段是下午6點到晚上8點,還有晚上10點以後。

另外,解鎖次數和年齡也有一定的關係:18到25歲年輕人解鎖頻率最高,日均達到了74.7次,而46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只有47.3次。

報告展示的是國外手機使用情況,國內的數據更甚於此。百科上有一網友的截圖顯示,過去7天共解鎖491次(第7天納入統計的13次),平均每天79.7次,感官上更直接的數字是平均每18分鐘解鎖一次。

《深度工作》:利用碎片化時間、遠離社交媒體、專注關鍵少數

解鎖手機調研


這份報告,包含了兩個職場人經歷的普遍場景:

場景一:

小林下午兩點組織了部門會議,期間手機共接收50條工作微信,會後打開手機未讀消息已經是“滿江紅”。

小林花了20分鐘,逐一回覆信息。剛打開電腦準備整理會議記錄,領導就發來安排工作的信息,小林回覆“好的”。

小林繼續手中的工作,不一會兒同事小王打電話來了,想知道一季度部門總結報告什麼時候提交,小林查詢年度計劃反饋“四月第一週末提交”…

下午五點,小林在斷斷續續的信息提醒中,終於完成了會議紀要,並提交給領導審核。打開手機準備放鬆片刻,看了會新聞,聽了會歌,不一會兒到點該下班了,突然發現時間到期的項目週報還沒完成。

小林,只能無奈加班,編寫報告。

覆盤小林的下午:組織一次會議,梳理會議紀要(且未完成審核)。

場景二:

晚上八點,原本一小時的部門週報,小林花了兩個小時終於完成了。中間接了5個電話,回覆了20條信息。

回到家後,小林吃了個晚飯,就躺在床上玩手機、看電視,休閒娛樂到了晚上十一點,洗漱一下,睡覺了。

覆盤小林的夜晚:打遊戲、看電視。


網上有一句流行語:“八小時之內求生存,八小時之外求發展。”

結果大多數現實是:“八小時之內雜亂無章,八小時之外無慾無求。”

暢銷書作家卡爾·紐波特博士將場景一的小林描述為進入了“浮淺工作”。浮淺工作指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為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且容易複製。

比如前文中的小林,“艱難地”完成一份簡單的會議紀要,如果換了其他人也能夠完成,而且可能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

綜上所述,職場人普遍面臨的問題【八小時之內如何避免“浮淺工作”?八小時之外如何求發展?】接下來,我們從三個方面展開:

1、職場人為什麼會陷入“浮淺工作”?

2、職場人應該採取有什麼策略來規劃“兩個八小時”?

3、職場人建立“伯林根塔樓”,進入“深度工作”的有效途徑。

《深度工作》:利用碎片化時間、遠離社交媒體、專注關鍵少數

《深度工作》

為什麼職場人會陷入“浮淺工作”?

01 內在原因

  • 注意力殘留

心理學家索菲·勒魯瓦研究發現現代企業組織生活的現狀:一項會議結束後,開始另一項會議。開始一個項目某項工作後不久,便開始另一項公司。

結果會導致員工產生“注意力殘留”,換句話說當你從某項任務A轉移任務B時,你的注意力並沒有即時轉移,而且會影響到員工在下一項工作的表現。

比如說小林原本正在整理會議紀要,然後領導打電話安排他立刻完成另一項工作。其實,小林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整理會議紀要。結果就是新的工作草草完成,會議紀要也沒整理好。

“注意力殘留”,導致工作質量不高,讓人進入了“浮淺工作”。

  • 最小阻力原則

哈佛商學院教授萊斯利·佩羅研究發現,在工作環境下,若各種行為對於底線的影響沒有得到明確的反饋意見,我們傾向於採用當下最簡單易行的行為。

她這種現象稱為“最小阻力原則”。

舉個生活上的例子,如果沒有高德地圖導航軟件,我們怎麼辦呢?長途,就看路邊的指示牌,半摸瞎式前往目的地;短途,就不斷熟悉沿途特徵,直到將路線完整記憶下來。後來,高德地圖出現了,就算開車只有3公里路,我們也會習慣性打開導航軟件。因為,不用自己花費腦力記憶,又能達到目的,所以我們會選擇“阻力最小的途徑”。

同樣地,在工作中我們看見郵件或微信,會忍不住點開回復,不用耗費過多腦力,其危害就是犧牲了我們該有的專注和真實價值的產出。

“最小阻力原則”,迎合了人類懶惰的本性,讓人選擇了“浮淺工作”。

  • 意志力有限

前面說到了“浮淺工作”是低價值的,那什麼樣的工作是高價值的呢?

卡爾·紐波特博士在暢銷書《深度工作》中,將高價值的工作模式稱之為“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換言之,深度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進行思考和作業。比如想要進入深度工作,現代社會的最大挑戰就是遠離社交媒體,進行專注的活動,因此需要用自控力來抵抗社交媒體的慾望。

而在《自控力》和《微習慣》兩本習慣養成類書籍中,都提到人類的意志力跟肌肉一樣是有限的,一旦突破極限,深度工作模式就會“不攻自破”。

02 外在原因

  • 忙碌代表生產力

在工作中,對於生產能力和價值沒有明確的指標時,很多知識工作者都會採用工業時代關於生產能力的指標,以可視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歸結起來叫做“忙碌代表生產力”。

舉個例子,我曾經聽朋友說,他們公司在月度績效考核的時候,喜歡參照“加班工時”來評定排名,沒有加班或者加班過少的人,還會被約談,這就是典型的“忙碌代表生產力”。

結果,朋友同事中出現了很多“為了加班而加班”的例子,本來下午就能做完的工作,乾脆拖到晚上再完成。

“忙碌代表生產力”,外在考核的壓力,強迫人進入了“浮淺工作”。

《深度工作》:利用碎片化時間、遠離社交媒體、專注關鍵少數

浮淺工作

職場人為什麼要在“兩個八小時中”進行“深度工作”?

從內在和外在兩個層面,我們分析了“浮淺工作”為何會佔據“有利地形”,主導我們的工作價值產出。

接下來,我們繼續分析為什麼應該“排除千難萬阻”進入“深度工作”?

  • 提升專注力

科學作家威尼弗雷德·加拉格爾在自傳《全神貫注》中回憶:當我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之後,突然萌生出一種強烈的直覺“這種疾病想要控制我的注意力,但是我要儘可能專注於自己的生活”。

接著,經過多年鍛煉出的“寫作習慣”讓她開始專注於生活中好的方面,比如看電影、散步或傍晚6點30分喝一杯馬提尼。

也就是說,“深度工作”養成的專注力,幫助她更加積極地面對癌症、享受生活。

  • 進入“心流”狀態

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暢銷書《心流》中寫道:一個人的身體或頭腦在自覺努力完成某項艱難且有價值的工作過程中達到極限時,往往是最有體驗發生的時候。

契克森米哈賴先生將這種心理狀態稱之為“心流”,而他所形容的這個過程就是“深度工作”,為人帶來職業滿足感。

  • 走向“自我實現”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先生是一個沉默少言的人,甚至可以稱之為“內向性格者”。然而,正是性格的作用,讓他能夠完成獨特的工作,並且仍在不斷精進。

這種狀態就是所謂的“深度工作”,最重要的,我還記得他在片中說道:“壽司是一生的事業,並且會一直努力下去。”

“深度工作”讓人創造出獨特的、高價值的成果,更能讓人工作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職場人建立“伯林根塔樓”,進入“深度工作”的有效途徑。

那麼,對於職場人來說,應該如何建立符合“8+8”規律的“深度工作”模式呢?

《深度工作》一書中提到了: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伯林根塔樓的深度工作,讓他完成了重要著作《心理類型》。那麼,對應我們的目標就是:建立職場人的“伯林根塔樓”,找到有效途徑進入“深度工作”。卡爾·紐波特先生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 利用碎片化時間

比如每天上午十點到十二點,或者下午四點到六點,專注地進行工作;同樣,晚上在家也可以規劃自己的“碎片化時間”。

  • 遠離社交媒體

計劃好“碎片化時間”後,就將自己的手機放到五步之外,或者鎖到抽屜裡,暫時地享受靜音的樂趣。

  • 專注於關鍵少數法則

在許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也就是經濟學家帕累託先生提出的“二八法則”。

我們可以解釋“四象限法則”區分重要的工作,並且一次只做一件事。

《深度工作》:利用碎片化時間、遠離社交媒體、專注關鍵少數

深度工作

本文總結

“深度工作”讓我想起了“凌晨四點的洛杉磯”——科比·布萊恩特獨自在籃球館裡精進自己的技術。在這個過程中:

1、避免了“注意力殘留”、“損耗意志力”、“催化人性”的浮淺工作;

2、通過利用和隊友集訓前的“碎片化時間”、遠離“社交媒體”、專注提升自己的籃球技術;

3、進入了“提升專注力”、“心流狀態”、“走向自我實現”的深度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