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互联网分析沙龙出品

作为商界大佬,马云在公开场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被奉为圭臬。然而,大佬们也未必全都能够始终践行下去,自己打脸的情况时有发生。最典型的当属马云说过“饿死不做游戏”的反面案例,至今仍然被频频提及。如今,伴随着游戏产业链布局的日渐完整,阿里在游戏领域的野心也变得愈加膨胀。

最近,阿里云投资场景对战游戏平台“同桌游戏“的消息,再度引发关注。由于持股比例达到了10%,阿里云从而成为同桌游戏的第二大股东。有网友戏言,已经不知道马爸爸的脸被打了多少次。

从此前信誓旦旦不做游戏,到如今不断加码游戏领域,阿里为何一再食言?屡屡涉足游戏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01 一个小游戏平台为何能吸引阿里?

我们先来说说同桌游戏作为一个小游戏平台,凭什么能够吸引阿里这个问题。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同桌游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注册资本约341万人民币。同桌游戏是一款场景对战游戏平台,帮助用户在多种场景下与好友进行实时娱乐对战。在获得阿里云投资之前,已经完成6轮融资。

要知道,无论是在PC时代还是移动端时代,对战游戏平台多如牛毛。同桌游戏这样一款休闲类游戏平台,之所以能够得到阿里的青睐,必然有其不同之处。

来自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同桌游戏成为增长最快的社交游戏之一,同时获得了社交游戏领域春节榜单的冠军。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这样的数据,的确在同行业之中表现抢眼。不过呢,阿里也并不缺少流量。真正吸引阿里之处,还是在于同桌游戏的社交基因。

同桌游戏虽然是一款基于小游戏的对战平台,但其将小游戏与社交进行了融合,着重强化“场景应用”这一核心功能。换言之,同桌游戏构建的是一个由“游戏内核+场景功能+陌生社交”组成的游戏社交圈。这对于阿里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休闲类游戏拥有天然的社交属性。在同桌游戏上,玩家可用为好友送花送糖等各种礼物,这与直播送礼物的公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桌游戏的社交功能更像是陌生社交明星产品探探,通过点击头像的方式匹配陌生人好友。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用户进行一对一游戏匹配成功后,进入聊天窗口,不仅可以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表情等消息,还可以点击连麦按钮,发起音频请求,游戏伙伴通过请求后即可建立音频聊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音频连麦功能极受欢迎,APP中设定了超时连麦价格,按通话时长计费,间接成为同桌游戏一种收益方式。要知道,包括陌陌、YY等在内,音频连麦这一功同样是最受欢迎,货币能力转化最强的功能之一。

可以说,天然的社交基因,丰富的商业化手段以及良好的游戏体验,成为吸引阿里云的三个根本性要素。

除此之外,要想理解阿里投资同桌游戏的逻辑,还需要结合阿里这些年来在游戏领域的布局动作,或许才能明白。

02 涉足游戏市场的这些年

2008年,马云曾在一场电子商务专题汇报中,公开表态“游戏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饿死也不做游戏”,语出惊人,石破天惊。2013年初,马云受邀访问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进行演讲,再次自豪地宣称,阿里是唯一一家不开发网游的互联网公司。

2013年末,阿里开始涉足游戏行业,不惜重金从腾讯挖来高管刘春宁,让他担任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的总裁,全面负责手游发行业务。在刘春宁执掌阿里游戏的这些年里,动作频繁到令人咂舌。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2014年1月,手机淘宝上线游戏中心,发布《疯狂玩具》、《啪啪啪》和《啵啵啵》自主研发游戏。

3月,引入首款代理游戏《索尼克冲刺》;

4月,宣布引入韩国手游《突突三国》和《弓箭》;

5月,代理欧美休闲游戏开发商Dots公司的《点点》(Dots);

6月,代理东方卫视同名电视节目官方手游《花样爷爷》;

7月,代理Gameloft的《近地联盟先遣队3》《冰川时代:村庄》,并推出《暖暖环游世界》游戏与电商业务打通;

9月,代理Rovio旗下《愤怒的小鸟:斯黛拉》

从2014年1月发布的3款自研游戏,到随后引入的这9款游戏中,以《暖暖环游世界》市场反响最为热烈,这是一款2D换装类手游,同时集成了养成+RPG(角色扮演)类型,《暖暖环游世界》与“淘宝同款”相互联动,阿里开始实践一条“游戏+电商”的新模式。

2016年,阿里收购的UC九游正式更名为“阿里游戏”,俞永福亲自担任阿里游戏董事长。

2017年,阿里游戏举行战略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军游戏发行领域,并宣称计划投入10亿资金打造“IP裂变计划”,与阿里文学、阿里影业和优酷联合进行游戏IP生态化发展,期间推出了《武动乾坤》和《烈火如歌》,尤其是《烈火如歌》,曾一度排名App Store的TOP前10。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2018年4月,阿里宣布独家代理日本游戏公司Hit—Point《旅行青蛙》,爆红一时,得到无数90后玩家的喜爱。App Store中国大陆区下载量超过3000万,国内用户在这款游戏中的花费超过200万美元,

成为当时国内一大现象级游戏。

七年时间里,阿里对游戏的态度,从早年间的鄙视到如今的“真香”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游戏业务的布局上,在加强自身游戏研发能力的同时,与电商业务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研发+IP打造+流量分发的游戏生态体系。

社交心一直不死的阿里,在构建游戏生态体系的过程中,看到了陌生人社交的可能性,于是将同桌游戏纳入囊中。

03 阿里游戏和腾讯网易有何不同?

尽管阿里在游戏领域的野心勃勃,并没有与腾讯、网易正面正面交锋。从游戏产品来看,阿里更侧重于养成型休闲类游戏,与二者有所不同。

从最开始的《啪啪啪》、《啵啵啵》、《暖暖》一直到《旅行青蛙》,养成类休闲游戏是阿里一以贯之的游戏风格。虽然其在2019年相继发布了《三国志·战略版》、《狂野飙车9: 竞速传奇》以及《长安幻世绘》几款重量级游戏,但其内部人士表示,未来阿里将会更多地开发轻量级类似“旅行青蛙”这样的养成类小游戏,从今年3月底其投资同桌游戏也是在小游戏领域深耕的表现。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腾讯游戏产品类别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了休闲竞技类,如《欢乐斗地主》、《四川麻将》、《中国象棋》等,也开发了许多重量级游戏产品,如《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等。网易游戏也紧随其后,《荒野行动》、《大话西游》、《梦幻西游》等产品更是火爆一时。

用户群体方面,阿里推出或代理的游戏主要对标20到29岁的年轻女性用户群体。无论是早期的《暖暖环游世界》还是近两年的《旅行青蛙》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根据百度指数,《暖暖环游世界》这款游戏中80%的用户都是女性,旅行青蛙的女性用户占比也达到75%。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而对于腾讯、网易来说,主要对标的是20到29岁的男性用户群体。如网易的《荒野行动》和腾讯的《英雄联盟》,男性用户占比均将近80%。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04 阿里醉翁之意不在游戏?

从市场表现来看,腾讯和网易方面推出的对抗竞技类游戏的市场火热度要明显优于阿里推出的养成类游戏,阿里这样的布局是否出于避免和两大游戏巨头正面交锋的考虑,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为电商导流——从早期的《疯狂玩具》在手机淘宝的游戏中心上线,《暖暖环游世界》界面增加淘宝和天猫的入口,再到《旅行青蛙》衍生品销售火热,这类以女性用户为目标群体的游戏,以养成型玩法增加用户粘性,无不充斥着电商的影子。

多样化组合布局——游戏领域凭借天生的强社交属性,可以构建起社交+游戏的组合策略,增加用户粘性,提升用户体验。阿里投资的同桌游戏致力于让用户与好友进行实时娱乐对战,并将电商业务结合起来,形成社交+游戏+电商的新型组合布局,不仅满足了用户娱乐社交的需求,更进一步刺激用户爽点,满足多样化需求。

组建游戏联盟——此次投资同桌游戏的阿里云,作为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存储的服务商,已经为企业、政府等提供强大的基础服务和解决方案,基于阿里云强大的稳定性,或许可以吸纳更多的游戏厂商入驻,再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架构一个“游戏联盟”,让这个“游戏联盟”里的游戏有相对更加完美的体验。

写在最后:

距离马校长誓言不做游戏已经过去了十二年,后七年间,阿里更是从未停止过在游戏领域攻城略地的野心。阿里一直在打马老师的脸,外界之所以如此在乎这件事情,还是因为马老师太有影响力,光伟正形象之下的名人岂能食言?马老师被绑在了道德的十字架上,每次在游戏领域有所动作时,媒体也总是免不了要把马老师的那句话再拿出来鞭打几下。然而,

商业的归商业,游戏也不再是洪水猛兽。如果阿里至今一直不做游戏的话,那可能就违反商业逻辑了。更何况马校长不是圣人,外界也无需太多期望。

END

阿里又投资游戏公司,屡屡食言背后的野心

账号介绍

互联网分析沙龙:国内最早的一批科技自媒体,专注于行业深度分析和最新趋势观察,微信/微博粉丝累计达到200万。

代锡海:互联网分析沙龙联合创始人、资深公关,此前曾就职于360、国美电商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专栏文章同步于今日头条、新浪、钛媒体、界面、雪球、一点资讯、搜狐等20余家媒体。

欢迎交流合作,QQ号:2741164797 微信号 daixih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