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師生、家長達80000餘人次,安陽中院“少年庭”不唱“獨角戲”,整合社會資源、用愛幫教失足少年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秦名芳通訊員張歆梅

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簡稱“少年庭”)以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為首要職責,探索出“特色審判、全面預防、立體幫教”為一體的審判體系,結出累累碩果。

近年來少年庭先後獲得 “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全國法院先進集體”“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2020年榮立河南省法院“集體二等功”。

建設隊伍,打造爭先比拼工作氛圍

常抓不懈隊伍建設。他們每月開展業務比拼,形成了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連續三年績效考核位居全院前三。少年庭副庭長陳文馨用心、用愛幫教多名失足少年,2019年榮獲“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和“河南省青年衛士”。

教育師生、家長達80000餘人次,安陽中院“少年庭”不唱“獨角戲”,整合社會資源、用愛幫教失足少年

法官朱繼科辦理案件付諸真情,多次收到當事人送來的感謝錦旗,其撰寫的《校園欺凌中正當防衛的認定及責任劃分》被《2019人民法院年度案例》選用。

特色審判,全方位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審理涉少刑事案件,堅持雙向保護原則。他們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實現青少年的“雙向保護”,即堅持“教育感化”和“從重打擊”並重。對於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案件,特別是校園性侵、搶劫案件,重拳出擊,從嚴打擊,大力適用禁止令,並向有關單位發司法建議。

2019年針對校園欺凌和暴力、性侵現象,指導兩級法院少審部門向教育局、司法局、學校等機構發出司法建議10份,號召共同加強校園及周邊安全建設,獲全省“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優秀司法建議優秀組織獎”。對於被告人為未成年人的案件,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特別是情節輕微的案件,對其判處緩刑或免刑,並跟蹤幫教,防止其再次犯罪。

審理家事和涉少民事案件,建立多元化解機制。藉助社區、村委會、社會調解員等,建立“微信調解群”,完善多方聯合調解機制;聘用心理諮詢師,引入心理干預機制;整合協同防治網絡,探索遏制家庭暴力機制;依託回訪平臺,建立判後回訪機制;運用“判決加書信”的形式,用真情實感化解家事糾紛。

閆海英法官堅持每案必調,深入到當事人所在村莊、街頭、社區,用心用情調解案件。在審理一起撫養權糾紛案件時,手書給當事人一封信——《放手也是愛》,當事人深受感動,主動撤回上訴。這封信還被《民主與法制報》刊載,並被多家媒體轉載,充分讓群眾感受到家事審判的柔性司法和修補親情的良苦用心。

系統防範,讓青少年遠離歧途和傷害

少年庭在立足審判的同時,向前延伸,加強預防,形成了普法教育“三個一”模式。即通過經常性普法、針對性普法、家庭式普法等,常態化開展普法教育活動。近三年來指導兩級法院少年部門共開展法治活動450餘場,家長座談交流會50餘次,贈送“口袋書”21000餘冊,受教育師生、家長達80000餘人次。

教育師生、家長達80000餘人次,安陽中院“少年庭”不唱“獨角戲”,整合社會資源、用愛幫教失足少年

少年庭在立足審判的同時,向後延伸,採用大幫教思維,打造“立體幫教”模式。通過採取多部門聯動、建立幫教基地、開通青少年維權電話和“法官老師”專用信箱、強化心理疏導、開展就業培訓、建立“一對一”幫教檔案、完善犯罪記錄封存等措施,幫助失足少年重回社會。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蒞臨安陽中院調研時,對安陽少年審判這種打破“法院獨角戲”、整合社會資源的“立體幫教”模式給予充分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