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依据?

陈新诗


天、地与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哲学中的三大视野与领域。所谓天者,可以理解为先天天赋、神性神奇和天道主宰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地者,孕育滋养万物的所在犹如大地之母,可以理解为自然属性、生态风物和后天勤勉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人要实现造福世界实现自我就必须要学会沟通天地。一个人的力量和作用是渺小的微弱的,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团结起来联合起来才可能去战胜困难挑战实现美好幸福和谐的人间。


云水合一天


你好,这里是“阳明悟行学宫”,很高兴为你解答: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示例: 咸渊想了一会,道:‘行兵须要天时、地利、人和。为今之计,地利、人和倒用不着了,是要讲天时了。’

天时:既指有利的自然气候条件,更指有利的政治环境条件,如三国是的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指占有有利的政治条件。

地利:泛指占有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三国时的孙权就占有长江天险。

人和:指人心向被,上下一心,和谐团结,如三国时的刘备就占有人和一般讲“人和”比较符合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和为贵”的追求,所以古话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说法,实际上“天时”、“地利”“人和”都是既辩证又矛盾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如三国是的蜀国随占有“人和”和“地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最后不也衰落了吗,而占有“天时”的魏国却一直强盛.但总的讲“人和”较被人接受。

在说个有趣的“天时、地利、人和"孔子的认识:

第一个,天时,春天快结束了,就不要想夏天 冬天的事情了;

第二个,地利,靠近沂水,就去沂水游泳,不要说我要游长江,这边有舞雩台,就到这里吹吹风,不要说别的;

再加上人和,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不要说只有一百个人你才出门,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阳明悟行学宫


天时地利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小》一书,叙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天时地利人和告诉我们,成就事业要顺应这个规律。天时地利人和在战争中显得尤其重要。

古代利用天时地利战争而取胜的例子很多,典型的像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率领百万大军想一举击败东吴国,东吴将士利用战船,利用江水和东南风这些有利条件,进行火功,击败了曹操的军队。孔明的“草船借箭”也是利用大雾和东风这些天时和地利条件,而取得借剑成功。

在现代历史战争中,天时地利人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像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中,面对武器装备精良和数量对比相差很大的国民党军队,中国军队在毛主席的领导下,采取避实就虚和各个击破,在运动中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等作战方针。等到时机成熟,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功,直到最后取得胜利。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我军采取《论持久战》的精神,从防御到相持,再到反功,逐渐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经过长期的艰苦抗战,最终取得胜利。

没有哪一次战争的胜利,不是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地利比天时更重要,天时要有地利作基础。比如打伏击战,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型,像山沟茂林等。人和是一切战争的基础,军队只有团结一致,人心所向,才有战斗力。否则,军心丧失,内部分裂,是极其危险的。抗日战争,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外,这些都是人和的具体表现。

天时地利人和,讲的就是成功的三要素。在团队一致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天时条件,地形条件等有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克服困难,直致成功或取得胜利。


大山之林


天地為自然,時,適時,物理根據季節遁巡而生。人和就是根據自然條件遁巡規律,自律應對會理。


Jmx2159392597


《荀子·王霸篇》:“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让农民质朴地尽力耕作,不错农时,不失沃土,尽职尽责。荀子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意思是作战中,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

孟子所指的“天时”是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利”是指有利的地理环境和地形条件,“人和”指人心向背。




尘埃洛依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成语语出《孟子》。原文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天时,指时间上(机遇)的优势;地利,指空间(地理条件)上的优势。古人说话好简略。“天时”,应当理解为顺应上天赐予的时机;“地利”应当理解为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人和”,应当理解为人心的向背,心之所向。应当看到,天时与地利都是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再好,再有利,也只是促进事情成功的一个方面,最终决定事情成功与否的还是主观因素,即“人和”。孟子在他的话里阐述了在战争中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相互关系。这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人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众志成城”,他强调的是人的力量。


嘿诗


天时地利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具体指代,个人理解,可以借用《孙子兵法•计篇》的“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而“人和”则可以理解为“道、将、法”,尤其是道。

那道是什么呢?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简单来说,就是得民心,民愿意为之死。

至于“将”所需要的“智、信、仁、勇、严”,“法”所需要的“曲制、官道、主用”,这是得民心、修得人和的重要因素吧。


夏至文初


《天时地利人和》是孟子写的一篇文章。作战中,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成功之路中,天时地利人和为三要素,它涵盖了成功之路的一切,

一、天时是成功之路的伯乐、

二、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环境、

三、条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综合实力(成功的关键)。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说:“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 如得人心,上下团结。

周围三里内的城墙、周围七里的外城,包围攻打它却无法取胜。

包围攻打它,一定是遇到了利于作战的时令和气候,既然这样都无法取胜,这(是由于)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利于作战的地形。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多;(士兵)弃城并离开它,这(是由于)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的团结。

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凭借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凭借山川的险要,建立威信、统治天下不凭借军事力量的强大。施仁政、得民心的君主帮助和支持他的人会很多很多,不施仁政不得民心的君主帮助和支持他的人会很少很少。得到的支持少到了极点,连族内外的亲属都会背叛他;得到支持多到极点,天下人都会顺从他。凭借天下人都顺从他的优势,去攻打连族内外都会背叛他的君主,所以得道的君主有不战之时,如果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枣庄24小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最后引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以“仁政”治国的思想。

那么到底有何依据呢?其实文中已经自证了。紧接着下一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原文如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再接着下一段论证了“地利不如人和”,原文如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其实《孟子》这一段明显借鉴了《孙子兵法》所阐述的思想。从兵家的角度出发,可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站得住脚的。《孙子》十三篇,有大量关于战机的分析,而“地形篇”更是大量分析用兵的地理条件。“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如果一个国家人心不齐四分五裂,我想应该是很容易被击溃的。晚清时期一盘散沙的中国被列强瓜分,我想能够验证这个观点。

最后引用《破窑赋》一段话共勉吧:“若天不得时,则日月无光。地不得时,则草木不生。水不得时,则波浪不静。人不得时,则命运不通。”


姜羽丰jyf


这是孟子的话。按我们现在的文明进程,应该反过来看人和地利天时,渺小的人类怎么能大的过天,举个例子吧。现在的疫情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这个瘟疫对于天,又算的了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