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治疗常用中药有哪些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 治疗胃病,中药也能显示理想效果。临床上应用的中药治疗胃病常多为具有化湿醒脾、温里散寒、消积 导滞、理气健脾的功效的中药。

胃病治疗常用中药有哪些


1. 化湿药

包括苍术、藿香、砂仁,其功效为芳香辟浊、化湿醒脾。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根茎。功效燥湿健脾、 祛风除湿、发表、明目。临床应用于湿阻中焦,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舌苔浊腻 等症。苍术外散风寒湿邪、内化脾胃湿浊,为燥湿健 脾、祛风除湿之要药。

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功效芳香化湿、祛暑解表、 和中止呕。临床应用于温阻中焦的脘腹胀满、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大便溏薄等症。用于呕吐,能芳香化 湿,并能和中止呕。藿香为暑令常用之品。

砂仁为姜 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海南砂或缩砂的成熟果实。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理气安胎。临床应用于湿 阻中焦及脾胃气滞的脘腹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用于脾虚寒湿气滞的泄泻等症。砂仁善理脾胃气滞,为理 脾和胃之良药。


胃病治疗常用中药有哪些


2. 温里药

包括干姜、吴茱萸、丁香、小苘香、高良姜,其功效温里散寒。

干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姜的根茎,功效温中、回阳、祛寒、温肺化饮。临床应用于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干姜 辛散温通,能守能走。“走”以散寒为主,能散中焦脾 胃寒邪以温中散寒。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疏毛吴茱萸的将近成熟果实,功效散寒止痛、温 中降逆、助阳止泻。临床应用于中焦虚寒的脘腹冷痛、 呕吐吞酸等。有温中降逆之功效。吴茱萸辛散、苦降、 温通,以入肝经为主,与黄连配伍,相反相成,可治 肝火犯胃的呕吐吞酸。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 花蕾。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临床应 用于胃寒所致呃逆、呕吐,以及脾胃虚寒的食少腹泻 等:用于胃寒腹痛,能散寒止痛。丁香辛、温,其气 芳香,善暖脾胃,为治脾胃虚寒,呕叶疼痛的要药。 可促进消化,利于消除胃中冷痛、宿食不消等胃寒证。

小茴香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实。功 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临床应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脘 腹胀痛、呕吐、食少等,有理气和胃之功效。小茴香 芳香怡人,能理气和胃、开胃进食。

高良姜为姜科多 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根茎,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 呕。临床用于脾胃受寒所致脘腹冷痛、呕吐等。高良姜长于温暖中焦而止痛,凡中焦受寒、脘腹冷痛者, 皆可用之,单用即有效。

胃病治疗常用中药有哪些


3. 消食药

包括山楂、神曲、麦芽,功效为消导积滞,促进食欲。

山楂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植 物山里红、山楂、野山楂的成熟果实,功效消食化积、 活血散瘀。临床应用于食滞不化,肉积不消,脘腹胀 满,腹痛泄泻等。山楂以消食化积为主要作用,尤以 消化肉食积滞为优。

神曲为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 发酵而成的加下品,功效消食和胃。临床应用于食积 不化,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肠鸣泄泻等。能消食健 胃和中。为消食和胃佳品。

麦芽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 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发芽干燥而成,功效消食和中、 同乳。临床用于食积不化、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脘 腹胀闷以及小儿乳积不化等。麦芽冈其可促进淀粉性 食物的消化,对于米、面、薯、芋等食物积滞不化者, 用之甚效。生用较炒用消化之力强。

4. 行气药

包括木香、厚朴、枳实、橘皮,其功效为理气健脾、疏肝解郁、行气止痛、降逆平喘及破气散 结。

木香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木香的根, 功效行气、调中、止痛。临床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 食欲不振、食积不化、脘腹胀痛等。木香味辛行气 滞,味苦消气结,性温以温通,总以行气消滞为其 所长。凡脾胃气滞,或冈于脾胃气虚,或由于饮食 所积,或虚实央杂,但见脘腹胀痛,均町用木香消滞。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皮、根 皮及枝皮。功效行气燥湿、降逆平喘。临床应用于 湿阻气滞、饮食停滞而致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有 行气、燥湿、消积之功效。厚朴苦燥降泄,辛温散 结,既善除胃中气滞,义可燥脾家湿郁,凡食积痰 阻湿滞,胸腹满闷,痞胀疼痛,大便秘结,咳喘呕 吐,皆可应用。

枳实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酸橙 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幼果。功效破气除痞,化痰 消积。临床应用于胃肠积滞,脘腹胀满疼痛,能破 气除胀,消积导滞。凡积滞内停、气机阻滞而致痞 满胀痛者,均可以枳实治之。

橘皮为芸香科常绿小 乔木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果皮。功效行气调中、 燥湿化痰。临床应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 嗳气、恶心、呕吐等症。橘皮味辛能行气滞、味苦 能降气逆,脾胃气滞之腹胀,脘痞,可用之行气消 胀除痞。胃气上逆之嗳气、恶心、呕吐者,可用之 降逆和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