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中国人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开心?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取舍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都在抱怨说:我太难了。老人们说,我太难了,孩子都不回来看我们;中年人说,我们太难了,工作很辛苦,还要顾着两头的家;青年人也说,我们太难了,中国人口这么多,我们怎么竞争的过啊;小学生说,我们太难了,课后作业好多呀!

王阳明:中国人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开心?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取舍


怎么就这么难,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工资上涨了,不再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了,为什么还总是一脸愁容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吧。

1. 缺失信仰。

为什么我们周围的黑人、墨西哥人靠领救济,甚至街头要钱度日却整天乐乐呵呵?

就像弥尔顿说的:“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孩,你把他放在那里,他没事干就会哭,你给他找点事,让他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东西分散注意力了,他就能不声不响的自己玩好久,就是这个意思,通俗一点说,就是闲的。

王阳明:中国人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开心?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取舍


没有信仰就容易把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甚至是相互比较上:

仰望别人的成功,感觉自己的卑微;

仰望别人的幸福,慨叹自己的不幸;

比较别人的得志,愤然自己的失意;

比较别人的快乐,放大自己的苦痛。

2. 爱攀比。

中国人口众多,爱攀比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么多人你挨个比,那这生活十有八九都会不如意。拿孩子跟人比,拿老公跟人比,拿车子,房子跟人比;人的一生没有必要活得这么虚伪,人的一生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我们不是为了别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都是为了自己,取悦自己给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王阳明:中国人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开心?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取舍


3. 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动。

我们现在的人,是生活节奏太快了,还是世态炎凉了,很少有人停下脚步看看眼前的风景。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王阳明:中国人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开心?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取舍


如果我们能为了欣赏路边的美丽花朵而停一下匆忙的脚步,因为叶子随风摇曳飘落的美态而心头柔软,看到小孩纯真无邪的笑脸而心生喜悦......那么,我们无形中会开心很多。

4. 不懂得施舍。

宋代张商英说“乐莫乐于好善”,一个懂得付出而不是单单索要的人才会快乐。施舍不是富人的专利。向灾区捐赠几个亿是施舍,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也是施舍。

王阳明:中国人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开心?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取舍


“大嘴美女”姚晨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的第三个年头,过去三年,她先后到过菲律宾、泰国和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她说:每当我背起背包,到世界各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感到正能量回到了我身上,做上这份工作,有梦想成真的感觉。”


姚明则说:“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终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净化自己,使自己升华,到最后,得到帮助的是我自己,让我感觉到我对这个社会有用。”

早读王阳明,教你人生早日减负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王阳明是一个不囿于门户之见的儒学大师,他的哲学思想以儒学为基,兼收佛、道二学,自成一家。所谓“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上承老子《道德经》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做学问应该每日增加知识、才干,学道修行,却应该每日减少贪欲,贪欲一分一分减少,道行一分一分精进,当贪欲减少到接近于无时,便进入顺其自然的境地,也就是老子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孔子所谓“从心所欲”、释子所谓“圆觉”的大自由境地。

早读《王阳明》,让你尽早明白这些道理。直到现在王阳明心学依然风靡日本,中国人却少有人知。

王阳明:中国人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开心?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取舍


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读一读,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其中的智慧定时少不了。

给大家推荐的这两本书是《传习录》+《知行合一》,讲的是王阳明的知行语录和人物传记。

王阳明:中国人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开心?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取舍


国学大师季羡林,推荐阅读的就是这一本,两本一共78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