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經過了立春的蓄勢、雨水的滋潤、驚蟄的鼓舞、春分的溫暖,此時天氣清朗,四野明淨,我們稱之為“清明”。

“春雨驚春清谷天”,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來臨。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清明時節,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意盎然,大自然盡情展露著它的勃勃生機。

在我們很多人看來,清明節不過就是三天小長假,是用來祭拜先人,為他們上墳的。

其實大家並不知道,清明節的意義遠遠不只如此,過清明節有很多講究。即使拿大家都知道的上墳祭祀來說,在民間有很多禁忌和說法。

在我的家鄉,小時候就常聽老人說:“清明上墳,前三後四,左五右六”。由於當時年紀小,一直沒搞懂這句話的意思,現在隨著年歲的增長,也算對這些話有了全新的認識。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要了解這句話,我們先得了解清明節的背景。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清明節是眾多節假日中唯一兼具節氣與節日的,它不僅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且它還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一些紀念意義。

說到清明節,我們必須先了解下“寒食節”,因為現在我們過的清明節實際是古清明節與寒食節的合體。

寒食節的由來讓人唏噓不已,話說春秋時,晉公子重耳遭受迫害,流亡他國,名臣介子推極力輔佐。飢寒交迫之時,介子推不惜“割肉奉君”。重耳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國登上王位,成了威震春秋的晉文公。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晉文公大賞功臣,但介子推不求名利,帶著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心生不爽,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晉文公做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決策——放火燒山。

介子推心如死灰,堅決不肯出山,最終葬身於茫茫火海之中。

事已至此,晉文公後悔不已,為了感念忠臣之志,晉文公將介子推厚葬於綿山,並將綿山更名為介山,修祠立廟。

這些還不夠,由於介子推因火而死,晉文公萬分心痛的下令,在介子推罹難的這一天,全國禁止煙火,以寄哀思。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這一天不能生煙點火,那麼人們就只能吃隔夜的冷飯了,所以那一天就被稱為寒食節,或禁菸節、禁火節。

由於寒食節與24節氣中的清明節時間差不多,後來在歷朝歷代的不斷髮展中,兩個節日就合二為一,被賦予了相同的意義。

直至今日,我們大家都說清明節,而沒人說寒食節,就是因為它們意義等同了。

然而,讓人疑惑的是,寒食節與清明節其實並不是一天。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清朝初年,湯若望對農曆曆法進行了改革,改革前,清明節比寒食節晚兩天。湯氏改革後,清明節比寒食節早了一天。

現代二十四節氣沿襲了湯氏的定法,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天。例如,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那麼寒食節就是4月3日了。

瞭解了清明節與寒食節的關係後,我們就能很容易的理解“清明上墳,前三後四”的意思了。

有很多人說“清明節前三天和清明節後四天為祭祖時間”。其實他們的說法不對,這個前三後四應該是以寒食節為參照節點,因為寒食節禁止煙火,當然不適合上墳燒香了。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以寒食節為參照,古人認為“清明時節”一共有八天,大唐詩人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中的清明時節,指的就是這八天。

清明時節這八天中,除了寒食節當天不適宜動火燒紙上香外,寒食節的前面三天和後面四天都是最佳的上墳時間。

說了這麼多,“左五右六”就更好理解了。左五右六指的是上墳出門的時辰,意思是不要早於早晨五點,不要晚於早晨六點。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早晨五六點鐘,正是卯時,卯時正是古代官署開始辦公的時間,故又稱點卯。古人很重視祭祀,跟上班一樣準時嚴肅。

卯時又被稱呼為破曉和日出,此時正值朝暝冉冉東昇,陽氣開始轉盛,四野空曠安靜,適宜祭祀。

現代人沒有古人的拘謹,大家認為只要在下午三點之前上墳祭拜都沒有問題。就像一句笑話說的,上班只要趕到下班之前到達,就不屬於曠工。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也是,下午三點日落西山之前,先人們還都沒下班,是可以收到祭祀品的。

清明節是一個矛盾的節日,它將慎終追遠的哀思情懷與踏青賞春的歡快氣氛巧妙融合。

清明節所代表的是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是千年如一的。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清明,是要讓我們“清生命之相,明生命真理”。

人總要離開,各有歸處。

活著的人還要繼續生活,不必過於悲傷。所以到了清明,我們便用來懷念、祭奠。

懷念在我們人生中曾經相伴的靈魂,懷念難以割捨的情感,懷念那些無法挽留的過往。

生者尋根,葉落歸根。有人煙處,必有血脈傳承。清明節何嘗又不是我們中國的感恩節呢!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淵源,“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你知道嗎?

清明將至,希望大家都能文明祭祀,親近自然的同時,更要愛護自然,避免不必要的煙火,倡導“雲”祭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心誠則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