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清明節

清明節

清明節

清 明

4月5日(三月初一)

清明节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等活動是基本主題。

清明节清明节

清明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节清明节
清明节

清明習俗

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後因忌諱,改為鞦韆。古時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拴上彩帶而成,後來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而成。

清明节

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清明节

植樹

植樹源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清明戴柳插柳,據最古老的傳說,是為了紀念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

清明节

放風箏

人們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节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掃墓自秦已有,但清明掃墓是秦以後之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清明节

戴柳

民間諺語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清明不戴柳,來世變豬狗。”說明戴柳有辟邪功用。

清明节清明节
清明节

傳統飲食

清明节
清明节

青團

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

撒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

清明节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节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臨安春雨初霽》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清明节清明节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日對酒》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鵲踏枝》

清明节清明节

商務合作、技術支持:15513331202

清明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