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七《浮雲半書》:男人間的友情,君子間的氣度,打動人心

李惟七《浮雲半書》:男人間的友情,君子間的氣度,打動人心

浮雲無形,變化由心;浮雲無形,知己有意。

《浮雲半書》,讀來甚為溫暖的小說。文字亦若浮雲,遊弋舒張,悠然縹緲。遣字行文頗有古龍風姿,結構精巧,匠心獨具。揮灑如墨,層層渲染。似有韻律穿行其間,餘音嫋嫋、詩意漫漫。

白衣策馬少年郎,一回一顧姿儀芳。不視滿樓紅袖招,男兒馳志系疆場。

少年將軍裴昀,少年校尉葉鏗然。一個凡人,一條龍。兩人間的友情,如疾風知勁草,流水遇高山。惺惺相惜、霽月光風。

少年熱血,純粹如精金,溫潤如良玉。杯盞間話衷腸,棋弈中結摯交。沙場上生死赴,風雨下肝膽照。將軍和校尉休慼與共一路前行,在隴右戰場的月夜,在長安古道的清晨,在亂世烽火的黃昏。

唐時的草木詩篇,山水樓臺,雄關漫道,在二人的腳步下斑駁隱現,二十餘年歲月細數盛世華章到山河破碎,偃革倒戈至皇權更迭,歷史的縫隙間漏下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關於親情、關於友情、關於愛情、關於承諾、關於忠誠、關於守護、關於正義、關於氣節、關於希望……如玉石相撞清然動聽,如泉水叮咚淙淙和鳴。那是一個個金子般年少正直的初心啊!

李惟七《浮雲半書》:男人間的友情,君子間的氣度,打動人心

君子若楷書,方正內斂。浪子如行書,瀟灑風流。遊俠似草書,率性自由。文人喻瘦金體,清孤鋒利。帝王為隸書,端莊威嚴。

《浮雲半書》裡的君子、浪子、遊俠、文人、帝王,書法俱不足以概,同樣的書寫,因為下筆者的風華,都會自成風格。然而不論字體若何,都有一種珍貴堅守行筆其間,淬成筆直不曲的風骨。即便光陰流逝少年不再為少年,但少年純直的心性,仍舊增色了容顏。陽光瀝於雲層,未曾被遮擋,不動聲色中溫暖了浮世眾生。千帆歷盡,仍是少年。

全書分三卷。生肖卷是靈魂,草木卷塑血肉,鳳羽卷為點睛。靈魂的本質溫暖有情,血肉包裹著氣節風骨,正向的品格積澱人心。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不落虛筆,一詠一嘆皆有出處,一言一行自有性情。

裴昀似一根不著痕跡的針線,將一個個人物一篇篇故事遊刃有餘穿引裝訂,各色人、種種事、諸般情,如鳥歸巢、潮入海、塵落定,統統納進動人的相遇、人心的溫情、世間的美好。裴昀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存在,若流雲姿態萬千,捉摸不定。不動聲色中挽狂瀾於即倒,談笑風聲間扶大廈於將傾。

李惟七《浮雲半書》:男人間的友情,君子間的氣度,打動人心

  • 功名身後隱,羈鳥戀歸林。遇救白虎崽,避世桑梓間。子不知父慈,懂來淚溼襟。
  • 此謂《畫虎不成》;

    • 龍匿鱗,鳳斂翅。壯懷激烈會帳營。生死共相濟,良弓引和鳴。

    此為《杯弓蛇影》;

    • 真龍戀凡塵,人間煙火深。為子奉雙目,感念母愛真。少年荒唐志,實則念母恩。

    此謂《葉公好龍》;

    • 君王不可度,良相性堪虞。麒獡只食玉,不啖寒與暑。時光本無意,可憐初心去。

    此為《投鼠忌器》;

    • 漢陽有佳人,一笑驚人魂,再笑四鄰昏。 檀郎心有意,苔花亦遇春,妍醜有何分?

    此謂《沐猴衣冠》;

    •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但為病兒故,折斷前程路。汗血書琴曲,厲色子遷怒,溫言三冬暖,一別再無顧,何必遲遲訴?

    此為《對牛彈琴》;

    • 舉棋落子由心,黑白守道分明。坐運山河氣平,弈路躅行從信!休言殘局已定,焉知柳暗花明。

    此謂《塞翁失馬》;

    • 靜期百花春,候聞夏蟬鳴。秋月滿輪盈,寒松秀冬嶺。望朝風暮雲,待重逢即臨。

    此為《守株待兔》;

    • 匹夫亦存志,燕雀知鴻鵠。低飛仰高處,熱血囿庖廚。策馬驅胡虜,錚錚把命付!

    此謂《亡羊補牢》;

    • 天下亂,人心蠱,鬿譽現。猛獸之禍起,濁世之佞立。惜忠良之落勢,憤德位之不匹,嘆流民之長戚,衛家國之寧息。

    此為《聞雞起舞》;

    • 魚無翅能遊,鳥無鰭善飛。魚入水、鳥翔空,天高水闊同輝。尺短可丈,糞土可肥,凡花可美,荒草可沛,夫亦可為。

    此謂《三豕涉河》;

    • 神獸本應天上行,荒世難捨手足情。漏屋可避風雨淋,堪憐兄長承艱辛。

    此為《白雲蒼狗》。

    李惟七《浮雲半書》:男人間的友情,君子間的氣度,打動人心

    尤愛生肖卷,不免筆墨偏頗,添足多絮。興許動容只因少年郎,赤子之心,義也深情也真。慕純直血性,羨帳飲豪情。更甚愛那如朝露般新鮮的容顏。若新芽催發,生機暗蓄。龍駒淺吟,鳳雛清鳴,勢欲沖天闕。

    錚錚琵琶行,報以白雪歌。相邀題菊花,擬把丹青引。共登鸛雀樓,義結桃園行。崎嶇蜀道難,憶思章臺柳。誰倚烏衣巷,長思夜雨寄。唐詩裡的流年淺斟低吟,敲打成一曲迤邐動人的草木篇。文人的風骨和胸襟,坦蕩和清正於濁世滌盪成悲壯不屈的絕響。君子之道守正,浩然之氣長存。這,是氣節的動人!

    投戎藍橋驛,戰起雁門關。孤守睢陽道,兵敗潼關路。朝辭白帝城,夜泊寒山寺。北望鳳凰臺,遙憶滕王閣。舊時華清宮,春風凝碧池。權謀機變山河飄搖,國之將亡,自毀棟樑。將士何惜戰死沙場,馬未嘶,劍未指,身枉死,氣絕亡,血淚盈眶。縱使白骨掩荒丘,不為青史身後名。壯志一死報家國,只問戰火何時休。這,是正氣的動人。

    萬物有靈,草木有心,世間有情,這便是《浮雲半書》。於浮生閒日,攫一縷美好溫情,掬一汪感動於心,何樂而不看呢?

    李惟七《浮雲半書》:男人間的友情,君子間的氣度,打動人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