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德舆:他的诗流传不广,却被称为诗台,柳宗元、刘禹锡是他门生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出自“诗仙”李白的《将进酒》,由此又令我联想到李白的另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精简)说起来,“诗仙”“诗圣”等等大诗人我们都耳熟能详,那么,在历史长河中,

同样有才同样非为“蓬蒿人”的“诗台”大家是否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权德舆

权德舆:他的诗流传不广,却被称为诗台,柳宗元、刘禹锡是他门生


一、官宦世家的神童

权德舆是天水略阳人,也就是今天甘肃秦安东北的,后来徙居江苏。权德舆的家世源远,且是官僚世家,从十二世祖前秦仆射安邱公权翼以来,他的家族便是世代为官。他的父亲权皋曾任安禄山的幕僚,“安史之乱”爆发前,他当机立断逃离叛逆,这一义勇行为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权德舆便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祖德清明清风雅正的官宦家族里,可见德才兼备多数也是与家风熏陶密不可分。

“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权德舆自幼聪明好学,三岁四岁还是大家都在玩过家家的年纪,人家就已经能够知变四声,摸得诗韵规律,开始作诗了。还未及笄,十五岁的他便已经著有文章百篇,在当时文坛崭露头角,名声渐显。权德舆7岁时,随着父亲官职调动而后寓居阳羡(今宜兴),不久父亲去逝,他守丧十分诚笃,

孝心名扬乡里,受到大家的称赞。可见,权德舆德才兼备在小时候就已有显现,少能作诗、守孝名扬,古今又有多少人如此啊。

权德舆:他的诗流传不广,却被称为诗台,柳宗元、刘禹锡是他门生


权德舆的高尚品德在成年当官后更有体现。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大旱,自春天开始便滴水不下,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然而德宗非但没有实施救灾,还于宗庙祭祀,祈祷降雨。权德舆见此情景,十分焦灼,大声疾呼,多次向德宗上谏请求下诏各县裁留经费,节约钱物救济灾民,再免除重赋和往年的欠税,好让百姓重建家园,除此权德舆还谴责了当时地方官员谄媚贪污、剥削百姓的卑劣行为。清廉雅正的家风,在他这可谓是得到很好的传承。

二、德才兼备,官至宰相

十五岁时的权德舆将自己写的数百篇文章编著成《童蒙集》,在文坛崭露头角,名气越来越大,先后被河南、江西等地方大员聘为幕僚。这也算是为他日后入官场打下了基础。建中元年,权德舆受辟为淮南黜陟使韩洄从事,官试秘书省校书郎。黜陟使是古代巡察地方官员向朝廷提供奖惩意见的官职,权德舆则是当时任此官的韩洄的幕僚,从事这一职位就相当于幕僚了。

同年改任试右金吾卫兵曹参军,之后先任掾曹,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助理,而后又当了包佶的幕僚。

虽说刚开始任的都是助理类的小职位,但是怎么样也算是初入官场了,既是幕僚,要帮着自家大人盯着政事,官场争斗和谋划定是见识不少,也为他之后的官路起到了铺垫。贞元二年,被指任江西观察使李兼的判官,虽然也还是辅助处理事务,但已经算是中级官员了。贞元八年,终于入朝为太常博士,为人刚正不阿,加上多年协助高级官员的历练,如今也算游刃有余,多得朝中大臣喜爱,同事间相处愉快

权德舆:他的诗流传不广,却被称为诗台,柳宗元、刘禹锡是他门生


若是在诗人中,权德舆的官路可谓是很顺畅的,贞元十年,任起居舍人兼知制诰。后历驾部员外郎、司勋郎中、中书舍人,均掌诰命。之后又历任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太子宾客、吏部尚书等一直官至宰相之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朝政。他为政以宽厚为本,这的确很符合他的人设,也难怪在朝堂中与其他大臣相处融洽。虽然宽厚,但是绝对的清廉刚正。

贞元八年,关东等地发水灾,权德舆立即上书建议德宗派能干之人前去赈灾,同年七月,司农少卿裴延龄因巧幸恃宠,判度支,兼管国家财政收支,他先后多次上书直言裴延龄无法担任,义正词严,足见他的为官品行。贞元十八年他任太常卿时,大力选拔人才,“举贤类能”,不论门第贵贱,只看德才,为朝廷举荐了不少人才

权德舆:他的诗流传不广,却被称为诗台,柳宗元、刘禹锡是他门生


三、文坛也有他的响亮名号

权德舆不仅仕宦显达,在中唐台阁体中他也是重要一员。在贞元、元和间执掌文柄,名重一时。四岁就能作诗的他,文学之才却非一般。权德舆不仅聪颖,更加好学,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学习精且广,著名文学家宋祁就曾说他“自始学至老,未曾一日去书不观”,活到老学到老,并且没有一天是离开书的,这该有多大的毅力,这好学之性更是超乎一般人了。

权德舆:他的诗流传不广,却被称为诗台,柳宗元、刘禹锡是他门生


权德舆的诗作成为赞为“有绝似盛唐者”,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也的确担得起这一名号。他的诗以五言居多,著作颇丰,且多佳作。著名大诗人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曾拜他门下,成为他的学生,请他品题,足见他当时的影响力和才能。性格直率宽厚,蕴藉风流,好学不倦,他的文章诗作也如他人一样“尚气尚理”,著文主张通过事物来体现志趣和志向并且对世上有所益处,不喜欢辞藻过于华丽的等一些衰薄文风。

他的诗也许大家并不熟悉,因为其著作气势宏大,意寓所指应该会更偏向于治世一方,若不是专攻此业的人对这类的诗作了解定然不多甚至完全无所知也正常,而且他常为王公将相题写碑文、行状等。他还常写问谴责当朝官员或分析王朝覆灭等等,像《两汉辩亡论》中他就谴责张禹、胡广贪图禄位而败坏两汉政治,这样的时事政辩文颇受史家称赞。

他还偏写于闺情诗,感情之细腻有时让女子都自叹弗如,其作的闺情诗更是丝毫不逊于女子所著,这也是他颇为著名的文学成就。

权德舆:他的诗流传不广,却被称为诗台,柳宗元、刘禹锡是他门生


但和“诗仙”“诗圣”等更加有名的诗人相比,他稍有不胜的之处也许就是官场的顺畅,没有经历过什么大起大落的人生,比如屡遭贬谪或者见证改朝换代等等,因为不论是谁总会遇到瓶颈,苦难常常可以打磨心性激发潜力,正因他没有经历过那样的苦难,所以文风总是儒雅有度气势宏大却少了一些更复杂更深层的内涵,简单来说也许是比他们少了一些回味之地,所以便只能暂居“

诗台”了吧。不过像他这样官至宰相仍清廉雅正,在文学上还能有如此一番成就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