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剧告上法庭,日本家族获胜后,抗日剧再不用此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快餐文化”越来越多,很多人不追求内涵只求速度,比如看一本名著,只看前面的简介;甚至书也不想看了,看几部清宫剧就觉得自己已经“认识”康雍乾三帝了,也不管历史上的康雍乾到底是啥样的。

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剧告上法庭,日本家族获胜后,抗日剧再不用此姓

抗战时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随着“快餐文化”的发展,各种抗日剧层出不穷,小编每次去外婆外公家住,基本每天都在放抗日剧,而且天天不重样,可只要稍微用心一看,里面是漏洞百出。

“手撕鬼子”这个话题大家都了解过吧?这样的抗日剧只会毁坏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严重不尊重史实的表现,导演不应该用这种方式“爱国”。这不,一部“抗日神剧”被日本家族告上了法庭,因为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和误会,最后日方取得了胜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剧告上法庭,日本家族获胜后,抗日剧再不用此姓

将抗日神剧告上法庭的是日本的“鸠山家族”,鸠山是日本十分罕见的姓氏,“鸠山家族”源自日本美作胜山藩的世袭武士,所以这个家族的地位非常高,出了不少政治人物,号称“日本的肯尼迪家族”。

“鸠山家族”至今为止才经历了4代,4代里出了5位政界要员,其中鸠山由纪夫是我们最熟悉的,是前日本首相。他们之所以告了抗日神剧,是因为他们家族从没有参与过侵略战争,而且5位政界要员都对中国很友好,咱接着看。

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剧告上法庭,日本家族获胜后,抗日剧再不用此姓

1896年,鸠山和夫担任众议院议长,他也是鸠山家族中第一个当上日本政府高官的人,当年鸠山和夫是日本第一批文部省公派赴美留学生,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留学生,日方非常重视,经常让他去处理“洋人”事物。

1886年,中国海军北洋舰队的4艘战舰访问日本长崎,结果我国水兵刚上岸就被日本民警拦住了,发生了冲突,日本赶紧派人来处理,那个人就是鸠山和夫。最终,鸠山和夫同意日本政府赔偿,史称“崎案”,他是鸠山家族里第1个和中国打交道的人物。

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剧告上法庭,日本家族获胜后,抗日剧再不用此姓

后来40岁的鸠山和夫当上了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改名为早稻田大学)的校长,他是一位相当开明的校长,他觉得教育就应该公开、公正,他积极吸纳中国学生,甚至成立了“清国留学生部”,招收了762位中国留学生,让他们和日本学生一起学习先进知识。

1883年,鸠山一郎出生了,他是鸠山家族第2代掌门人。受到家族的影响,鸠山一郎对中国非常了解,而且和中国人关系很好。1954年,鸠山一郎当上了日本首相,他很想发展中日邦交,但时间有点尴尬,并没有成功,不过当年在他的努力下,中日之间发展出了民间贸易协议,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剧告上法庭,日本家族获胜后,抗日剧再不用此姓

第3代掌门人叫鸠山威一郎,他是鸠山由纪夫的爸爸。自从1970年鸠山威一郎当上了参议员,工作重心就是外交,受到家族的影响,中国是他的第一选择,他多次访华,沟通两国关系。《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就离不开鸠山威一郎,他是当年负责谈判的人。

鸠山家族还自己建立了一个“日本友爱青年协会”的民间组织,用来进行国际交流,鸠山威一郎经常用它进行中日交流合作,当年中国研修生想学习先进知识,鸠山威一郎积极从中协调,让他们来到日本进修,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

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剧告上法庭,日本家族获胜后,抗日剧再不用此姓

第4代掌门人,鸠山由纪夫,他一当上日本首相,就提出了“不参拜靖国神社”,他还是中日友好协会的副会长,甚至公开提出日本应该反省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参观完南京博物馆后,鸠山由纪夫亲自道歉。

首相的这种行为,立马遭到了日本国内某些人的攻击,骂他是“罪人”、“间谍”,但鸠山由纪夫始终坚持自己的行为,继续建立中日友好关系。

所以当“鸠山家族”的成员知道中国有一部抗日神剧用了自己家族的姓氏,既伤心又生气,他们提出抗日剧里不允许出现“鸠山”这个姓氏,并且胜诉。

日本一家族把抗日剧告上法庭,日本家族获胜后,抗日剧再不用此姓

笔者以为,人的尊重都是互相的,鸠山家族提出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你们觉得呢?

参考资料:《鸠山由纪夫为日侵华道歉》《鸠山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