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明成王后

兴宣君之为兴宣君

古今中外封建王朝的延续都是“父传子、家天下”,子嗣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君主国家都被称之为“国本”。一旦子嗣出现问题,就要用“小宗入继大宗”来解决,即便如此,也会出现动荡。有趣的是,王朝末年也往往会出现换宗的现象,最终导致王朝终结。

兴宣君李昰应是李朝仁祖王八世孙,一个离着王位十万八千里的落魄宗亲,却能把自己的儿子拱上王位,这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兴宣君

正宗李祘死后,年仅11岁的儿子纯宗即位,由母亲贞纯王后垂帘听政,兵曹吏曹判书金祖淳辅政。出身安东金氏的金祖淳把闺女(纯元王妃)嫁给纯宗,自己又是老丈人又是辅政大臣,手里还攥着兵曹和吏曹,那还不自己一人儿说的算?再加上安东金氏在纯宗之后,又扶植落魄的宗亲李昪为王,开始了安东金氏长达六十年的势道政治。在这六十年中,李朝王室形同傀儡,完全由安东金氏操纵一切。若有宗亲对安东金氏的势道政治不满,就会惨遭杀害,稍微亲近一点的宗亲都被摘吧干净了,哲宗李昪时,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李昰应竟然成了宗谱上,离着王位最近的宗亲了。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神贞王后赵氏

纯宗的儿子孝明世子早死,但是世子嫔丰壤赵氏生下了王世孙李烉,纯宗死后,由孙子继承王位,就是宪宗王。宪宗的母亲就是神贞王后赵氏,丰壤赵氏又逐渐形成了一派势道力量,与安东金氏暗中角力。随着宪宗的早亡,宪宗无子嗣,安东金氏拥立落魄宗亲李昪为王,又取得霸权。丰壤赵氏被安东金氏清算,不得不远离王宫,隐藏下来,伺机反扑。

哲宗八年,纯宗的老婆纯元王后金氏薨了。宫里唯一能管着自己的婆婆没有了,神贞王后就是资格最老的长辈了,丰壤赵氏的势力又渐渐的恢复起来,但是安东金氏不除,丰壤赵氏始终无法出头。金赵两家就这样相持了六七年。哲宗一直没有孩子,他死之后,金赵两家谁控制了继承者,就将是今后几十年的胜出者。神贞王后一直图谋推翻安东金氏,所以一直在暗中物色人选。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电视剧中的大院兴宣君

兴宣君李昰应在安东金氏专政时期,看到了金氏残杀宗亲的行径,为了保命,终日流连勾栏酒肆,装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麻痹监视者。但是他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和野心。通过查阅王室族谱,他发现王室近亲已经被残杀殆尽,自己的父亲在少年时被过继给了恩信君李禛,在宗法上,自己是肃宗的五世孙,已经是离王位继承最近的人了。他又在妓房听到哲宗没有生育能力,这样的话,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现在左右朝政的安东金氏和丰壤赵氏一定会从宗亲中寻找继承人的。安东金氏的人一直对自己有戒心,投靠他们是不行的,而且安东金氏的势力如日中天,要强过丰壤赵氏,自己投靠他们,日后要对付他们就非常麻烦。不如联合弱的一方,刚好可以对付强者,自己反过头来捅死弱者就要简单的多,这是在三方制衡中胜出的道理。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赵大妃

兴宣君李昰应有两个嫡子,长子完兴君李载冕、次子翼成君李载晃(后改为李熙)。李载冕是1845年出生,1863时已经18岁成年。如果推举大儿子,神贞王后就没有办法垂帘听政。所以呢,要考虑结盟问题,就要给盟友以充分的好处。李昰应就推举二儿子李载晃作为神贞王后的养子。李载晃现在仅有十二岁,他登基以后,肯定是没有办法处理朝政的,就会由当时的大王大妃神贞王后垂帘听政。这样的话,丰壤赵氏就一定会重新取得对政权的控制。

基于兴宣君家血统在宗法上优势不可替代,如果自己不先下手,他倒向安东金氏,丰壤赵氏就没有出头之日了。金赵两家对抗的紧迫性,又加上兴宣君主动献上幼子,就等于给自己垂帘听政的权利,这两方面的原因最终压倒了神贞王后对兴宣君野心的疑虑,决定跟兴宣君联手,对安东金氏发动攻势。

册立继承人可不是发一道旨意就管事儿的,对方又不是死人,不全面布局,安东金氏人多势大,直接给你来一次靖难,包围王宫,强行送神贞王后进寺院修行也不是不可能的。必须方方面面都用自己的人把控制,才能用事。好在纯元王后死后,丰壤赵氏的力量有所恢复,神贞的侄子赵宁夏和赵成夏等人在朝廷已经形成了一股新势力,并且联合了一些元老大臣,掌控了部分兵力,压制住了安东金氏,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神贞王后剧照

安排妥帖了之后,神贞王后才以大长辈的身份出来宣布收养兴宣君次子李载晃为养子,继承孝明世子的大统登基,是为高宗,又自己来垂帘听政。继承孝明世子的大统,就直接否定了由安东金氏所立哲宗的法统,那么出身安东金氏的哲宗中殿哲仁王后就直接被截胡,她以后没有任何理由去干涉新王及其后代的事务了。这样可以免去安东金氏的后患,也是够绝的。

讽刺的是,神贞王后突然宣布立高宗的做法,完全是跟自己婆婆纯元王后学的。纯元就是直接迈过神贞的儿子,收养哲宗为儿子,并且垂帘听政的,不知道是要说现世报还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好呢。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云岘宫也不过是有几排房子的农家小院

这样兴宣君的儿子就成了国王,他作为国王的父亲也成为“大院君”(国王父亲的特称)。兴宣君献上儿子,保住了神贞在宫廷的地位,作为交换,神贞也给了兴宣君以“协赞大政”之权,兴宣君借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这才是兴宣君真正地成为了兴宣君,经过十几年的韬光养晦,让所有的人都轻视自己,一旦翻牌,就是王炸,三年之后,赵大妃撤帘之后,兴宣君就成了李朝的实际统治者。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文根英扮演的少女明成

闵氏入宫

神贞和兴宣君联手夺权之后,也着实过了几年扬眉吐气的日子,自己被婆婆纯元压制那么多年,可换来了自由的空气。一上台就实行了很多强硬的措施,制造了“丙寅邪狱”,大肆屠杀教徒,并且巩固自己娘家的地盘,在朝廷重要岗位安插丰壤赵氏子弟。

神贞王后虽然可以垂帘听政,但是终究时间有限,不能无限垂帘的,到了高宗成年就要还政,要想长久地保住赵家的富贵,还要掌握住高宗的老婆人选,让赵家的闺女生下嫡长子才行。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赵家想抢夺中宫殿的位置,兴宣君也是这样想的。而且他想着让儿子早早结婚,高宗都结婚了,赵大妃还好意思死皮赖脸的垂帘听政?我的儿子凭什么给你用,用几年就不错了,还用起来没头了?于是又开始自己盘算自己的阴谋了。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李朝独特的政治生态造就了很多走钢丝者

当时有三方势力都想送自己的亲眷进宫当中殿。

一方就是丰壤赵氏,一方是兴宣君。还有一个是出身安东金氏,但是在高宗上位时,选择了支持高宗,时任左议政的金炳学。因为金炳学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支持兴宣君,所以在高宗上位之后,安东金氏受到清算的时候,金炳学不但没有受到排挤反而一路上升到左议政的高位。传说中,金炳学之所以要支持兴宣君,是因为兴宣君以今后中殿的位置来交换的。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背叛了自己家族的金炳学

目前兴宣君要长久地执政,就必须拿到中宫殿的位置。虽然和金炳学有前约,但是现在金炳学完全是依附自己的状态。这三年来安东金氏的势力已经被清除的差不多了,离开自己,金炳学啥也不是,即便是自己要毁约,金炳学也没有牙咬。只要厚着脸皮,不承认和金炳学的约定,就可以了,这种时候,实际利益要紧,哪里还顾得上约定,又不是小孩子!

比较麻烦的是大王大妃赵氏,她一定会推举自己家的闺女当中殿的。她作为高宗的养母,宫中的大长辈无疑拥有比自己更加有权威的影响力,如何拔去她的爪牙呢?

首先,兴宣君自己准备了中殿的人选,因为他是高宗的爹,不能送李姓的女孩进宫。于是就选择了自己老婆骊兴闵氏家的女孩。原先兴宣君不得势的时候,两口子家里都很穷,闵氏的亲弟弟闵升镐过继给了当时还在当官的闵致禄为养子。闵致禄死后,闵家就败落了,闵升镐就和寡母韩山李氏、妹妹闵慈英搬到了骊兴闵氏在汉城的老宅子感古堂。闵致禄为了谋求未来,就撺掇姐姐送闵慈英进宫择选。兴宣君原本担心闵氏以后也发展成外戚势道,就不大愿意。但是眼前要对付丰壤赵氏,没有合适的中殿人选的话,就等于弃权,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先把眼目前的事儿搞定吧,于是使用了闵慈英作为占领中宫殿的棋子。七年以后,兴宣君就被闵慈英赶出了景福宫,兴宣君想想此时的决定,肠子怕也要悔青了。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兴宣君栽在自己儿媳妇手里也真是现世报

再决定了中殿人选之后,兴宣君还要做一件事。现在高宗是十五岁,以往王大妃或大王大妃垂帘听政,有在二十才撤帘归政的,所以高宗成亲之后,赵大妃有可能还会继续垂帘听政,他要提前解决这个事。赵大妃那边也准备了中殿的人选,但她心里没有底,她很清楚谁都想要这个位置,兴宣君在这个问题上,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对立面。一旦中宫殿的位置失守,那么赵家辛苦得来的天下也不会持久。

兴宣君正是看透了赵大妃这个弱点,就主动跟赵大妃提出交换条件。只要赵大妃撤帘归政,那么他将让出中宫殿的位置。赵大妃一听就喜出望外,中宫殿的位置是关系赵氏长久利益的位置,比垂帘听政这几年要重要的多,有了之前兴宣君交换利益的合作基础,这几年两人合作的还不错,于是赵大妃便同意了,在二月十三日宣布撤帘归政。但是赵大妃有一些幼稚了,在这样重要的斗争中,没有实力的保证或者性命攸关的质押,怎么能平白相信别人的空口承诺呢?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老太太平常精明着呢,就是关键时候会犯糊涂

在初选时,大院君投了赵氏人选的票,赵大妃还觉得高兴呢,还帮着兴宣君,刷下了其他帮派的秀女。高宗三年三月六日,进入复选的只有赵氏女儿和闵慈英,神贞王后和兴宣君还互相推让,让对方决定。结果兴宣君在关键时刻反悔,力主闵慈英应该成为中殿,木已成舟,赵大妃吃了哑巴亏,也没有办法。

三月二十一日,闵氏和高宗成亲,按说高宗应该在景福宫举行婚礼,但是已经大权在握的兴宣君为了宣示自己才是高宗的父亲,在自己的处所云岘宫为新人举行了婚礼。九月,清朝正式册封闵慈英为王妃。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宿世冤仇

闵氏与公公的矛盾

兴宣君上台之后,丰壤赵氏的人逐渐被剥离出了核心业务。没有了宫外势力,赵大妃也成了一只没有脚的螃蟹,兴宣君对其也不尊敬起来,这令赵大妃非常不满,但也没有办法,只能隐忍。

为了防止闵氏的亲戚形成势道政治势力,兴宣君对于闵氏家族也有意压制。高宗在成亲之前就迷恋宫人李氏顺娥,成亲之后,对于闵妃十分冷淡,闵妃就在孤独中度过了新婚中最初的岁月。对于高宗的行为,兴宣君并没有劝阻,而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甚至公开表示对于李顺娥的好感。高宗五年时,李顺娥生下完和君李墡,兴宣君还放出话去要立为世子。公公这个态度很令人担心,万一完和君被立为世子,很有可能接下来进行的就是废后。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独守空房只好读书

在孤独惶恐中,闵妃还是找到了安慰自己的事情,就是读书。在宫中有的是空闲时间和书籍,读书不但可以打发时光,沉浸其中还会忘却现在的处境,书中还有很多可以宽慰自己的道理。闵妃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不知不觉已经成了一个女学霸,此时她所做的知识储备,成了她以后三次夺权,周旋于复杂的国际势力之间的有力武器。看来没事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啊。

年幼的闵妃不止阅读汉文经典,还阅读了前朝内命妇所写的记录宫廷生活的书籍,其中就有世悼世子之嫔惠庆宫洪氏所著的《恨中录》,了解了宫廷生活的残酷无情。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并且明白若是自己想生存下来,就一定要表现的人畜无害,上面要孝顺赵大妃,虽然赵大妃被夺了大权,但是终究还是“虎死余威在”,她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史书记载,闵氏“入宫,事我神贞圣母,至诚洞属,志物克备。巨细必禀,先意将顺。圣母常曰:‘孝哉,坤殿也!’” 中间要顺从高宗,现在高宗迷恋李尚宫,她不能表现出一点妒忌之心,李氏第一个生下高宗的儿子,威胁到了中殿的位置,闵氏还带着礼物去探望李氏,博得了高宗的好感,开始对她感兴趣了起来,闵氏才得以。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生性不是很善良

闵氏在此刻表现出来的美德,并非发于她的内心善良,而是发于她的心机深沉。没有几年,在她得势之后,张淑媛得宠于高宗,生下一子,闵氏妒忌之心大发,将张淑媛割去人道,虐待致死,可见其生性残忍,绝非善类。

但是她现在就是个小绵羊,兴宣君渐渐也觉得之前的所作所为有点过分了,开始放松了对闵氏亲属的压制,逐渐提拔闵升镐等人为自己做事。虽然闵妃现在不敢跟哥哥联系太密切,但是令他们逐渐形成势力的意图,双方都是心照不宣的。另外一方面,赵大妃也觉得此女不一般,为了报兴宣君夺权之恨,她自然而然地和闵妃走到了一起,并且有意挑唆闵妃和兴宣君的矛盾。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兴宣君下场也不好

在闵妃生下儿子之前,兴宣君和闵氏的矛盾还不明显,因为兴宣君占着压倒性优势,闵妃有什么问题都要憋着,不能提任何意见。但是一旦闵妃生下世子,就不一样了,会和以前朝代一样,朝中就有一部分人围绕世子形成世子派,进而闵氏一定会形成外戚势道。这是由李朝王室本身力量很弱,不能形成集权,必然会导致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

兴宣君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掌权之后就一直在这方面努力,一直在强化王室的集权,对内驱逐安东金氏,排挤丰壤赵氏,压制骊兴闵氏,复建景福宫,打算重振王室的凝聚力;对外兴宣君实行闭关锁国,驱逐外国教士,在各地树立“斥和碑”,坚决抵抗外来影响。他的出发点是重振李朝王室,但是这些行为必然要触动门阀的利益,这些人就成为了兴宣君的对立力量。他们在闵妃和兴宣君矛盾爆发时,就有可能成为闵妃的支持者。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完和君生母李氏

在李淑媛生下完和君之后,闵妃感到了危机的存在。自己想要保住中殿的位置,必须要生下儿子,即便生下儿子,如果公公兴宣君还在,他为了压制闵氏势道,对自己和孩子也不能客气了。这个矛盾最后就是不可调和的,迟早要以激烈对抗的方式解决,与其心怀侥幸,不如及早准备。

首先,自己闵氏家族在宫外已经形成了一个小集团,虽然不强,但这是自己的直系,绝对可靠,可以通过他们在外进行联络;赵大妃的丰壤赵氏集团与兴宣君有夺权之恨,而且兴宣君反复无常,赵氏集团不可能再相信兴宣君,与其二度结盟,也可以为自己所用;兴宣君为了加强集权,得罪的门阀势力太多,这些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利用的群众基础;丈夫高宗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已经不再满意事事都听从老爹的,很想自己亲政,有可以团结的可能,但是他在关键时刻是否会拘泥于父子之情,临时反水是不确定的,因此,对他的期望不大,关键时刻必须自己亲自出马。

明成王后和兴宣君的较量(1):李昰应咸鱼翻身,闵慈英贫女入宫

第一次正面对抗就要开始了

在一连失去两个孩子之后,兴宣君一直放出风来,要在高宗十年册立李淑媛的儿子完和君为世子,一旦册立完和君,闵氏就等于被废是一样的,她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高宗十年十月,挺着大肚子的年仅二十二岁的闵氏发起了对公公兴宣君的狙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