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之路——被環境“毀掉”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2)

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告訴我們:事物是矛盾著的聯繫中存在,其中既有事物內部諸要素的矛盾,也有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矛盾。

事物的內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依據,而外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部矛盾必須滲透到事物內部,通過改變事物內在矛盾雙方力量的對比而起作用。

身處物質生活繁華的務工地,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

(一)粗俗的語言文化氛圍

求學之路——被環境“毀掉”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2)

動不動“口吐蓮花”、“口吐芬芳”在一些同學中屢見不鮮。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和周邊的語言氛圍影響分不開。

我所在的地區,本地人們(尤其是男人)說話開頭的口頭禪就是“✘你媽”。孩子們聽久了,自然就會學個一二,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就是會有樣學樣。

一個朋友的孩子曾經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這樣對著老師說過,這無非就是平時聽自己的父親說的太多了的緣故。這樣做的結果是可以想象的(孩子的母親被打電話要求立刻帶其回家進行教育)。

人們常說一個人沒有教養,教養這個東西就是從小耳濡目染形成的。

外來務工群體多數本身文化層次不高,說起話來粗野氣息十足。他們的子女更是長期浸染在這種環境中,往往會延伸到校園生活當中去。

身為教師,其實最常處理的就是學生之間因這種話語而產生的矛盾甚至於毆鬥。你罵了我媽,我說你是我兒子,一來二去,難免事態升級。

(二)來自外部的歧視

求學之路——被環境“毀掉”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2)

這種歧視可以說是“地域歧視”的校園化。它主要由三類構成:

1、本地生源看不起外地生源。

我曾在本地生口中聽過這樣的話:“我打了他又能怎麼樣?他是外地的!”這樣的話語中深深地烙印著他們對於外來工子女的冷眼看待。

限於自身家庭條件,外來務工子女在物質方面自然沒有辦法和本地生源想比。吃穿住用行,方方面面都能體現出本地生源的便利與優越性。

精神層次上,因為本地生源上學的穩定性,決定了他們會比上學地點(隨父母工作變動而變動)不穩定的外來務工子女好的多。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學習成績上。當原本成績不錯的本地學生遇到成績不如自己或者不討人喜歡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時,無形中就會流露出一種優越感。

當然,我們得承認,孩子的世界遠比成人世界單純,這種歧視並不會太多。

2、本地家長們的不滿意

無論本地人是否承認,外來務工人口貢獻了本地的大部分生產總值。

我們常常臆想,如果一座沿海城市(比如深圳)所有的外來人口全部返鄉,那會留下一幅怎樣的畫面!

但是,就如同外國總有人會鼓吹中國威脅一樣。享受了福利的本地人也會對一小撮外來人員(或者也是本地人)犯下的小偷小摸等行為進行遷移並擴大到外來人員這個大群體上去,緊接著他們就會連帶對其子女不滿。

最為顯然的體現就是公辦學校的分班問題,這一點甚至從幼兒園時期就出現了。本地生一個班,外地生一個班。若不這樣,本地家長甚至會去質問學校。可想而知,他們從心底裡有多麼厭惡外來人員這個群體。

當這種思想蔓延的時候,你很難讓外來者無視他們。

3、來自老師的惡意

網絡上不乏這樣的聲音:一個好老師讓人終身受益,一個壞老師會毀了人的一生。這一點,從畢業多年仍對當年老師一個行為耿耿於懷,最終成年後進行報復的那個新聞就可以看出。

事實上,或多或少的學生都有過這種遭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尤甚。

我的有一位同事就是如此。

對學生動輒語言侮辱,什麼“你是頭豬啊!”“不要臉哪!”“滾!”張口即來。說到激動處,一巴掌打到學生臉上也是經常。

有時候,背地裡也會議論對家長議論紛紛。言語間同樣充滿對外地人的鄙視(對,這位同事是本地的)。

我們學校對這樣的做法也是禁止的,但奈何常年缺少師資,只能得過且過。

試想,一個孩子如果有此種經歷,他的未來又會如何?

(三)網絡誘惑

求學之路——被環境“毀掉”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2)

網絡是把雙刃劍。

對於外來務工者子女來說,網絡是他們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或者說心靈慰藉。虛擬世界對他們的影響尤甚。

1、社交再弱化

每逢家長會或者和家長溝通時,提到最多的事情有兩個,其一就是玩手機與玩電腦。家長們們多數都要加班,上班時間又長,月休基本是一兩天左右。平時沒時間帶孩子,又怕出門瘋的沒影,故而電子產品是首選。

種種因素影響之下,本來就缺少玩伴的子女,在網絡上找到樂趣之後,課餘與週末時間大多沉浸於此,成為阻礙成長的大敵。

2、代入學習的網絡糟粕

網絡語言有好有壞,學生的辨別能力弱,往往不加甄別的使用。

每常見作文中,造句中出現此類情況。日記中出現的打打殺殺爆頭噴血等,此類場面描寫也令人唏噓不已。

做老師的,唯有好言勸之,在校園內監督之——已無能為力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