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檢察:堅持在服務大局中提供優質法治宣傳產品

近年來,邢臺市檢察院緊緊圍繞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目標和要求,堅持聚焦主責主業,認真遵循普法宣傳的工作主線,積極推動普法責任制的落實,切實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目標精準化、工作舉措項目化、工作考核體系化上下功夫,積極在實現全民普法新發展中貢獻檢察力量。

服務大局 在司法辦案中打造普法“精品”

作為法律監督機關,依法及時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守護公平正義,是職責也是底線。2019年,我市依法辦理了董民剛正當防衛案,該案是在沒有輿論關注下,邢臺市院辦理了全國首例一般防衛情形下,主動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案件,彰顯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司法理念。該案作為高檢院典型案例,先後被《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焦點訪談》等42家中央媒體採訪報道,作為普法典型案例引發社會廣泛熱議,輿論稱讚“這起案件的辦理進一步表明了檢察機關維護公民依法行使正當防衛權的立場”。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市院黨組積極順應疫情防控大形勢,連續對依法打擊涉疫犯罪的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全市檢察機關積極服務防疫大局。對每一起涉疫刑事案件,都認真研究案情,嚴把案件審查、事實認定、引導偵查、庭審預案等質量關口。在辦理的案件中,隆堯縣趙某某涉嫌尋釁滋事案入選高檢院第二批典型案例。內丘縣劉某某等人隱瞞武漢居住史致500餘人被隔離的妨害傳染病防治犯罪案件入選高檢院第三批典型案例。兩起典型案例不但為全國檢察機關依法防控提供了借鑑和指引,也為疫情防控期間提高全民法治意識提供了很好的普法教材。

助推發展 在履職盡責中提高普法“精度”

在服務邢臺經濟發展方面,市院黨組加強對社會管理方面法律問題的研究,當好邢臺黨委政府的“法治參謀”。同時,結合辦理案件,針對市場監管、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不足,加強分析提出對策,通過檢察建議推動相關整治工作開展。尤其積極適應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積極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結合橋西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保護野生動物的案件,通過檢察建議,加強野生動物知識宣傳工作、多渠道全方位保護野生動物。結合臨西縣院服務經濟社會大局的“項目檢察官”制度,經過積極挖掘推送,先後在河北檢察、河北法制網等省級媒體刊發,作為服務復工復產的典型案例,為全省政法機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借鑑。

因地制宜 積極為不同群體提供普法“訂單”

全市檢察機關立足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群體的需求,主動聯合有關部門,共同建立健全普法體系。比如結合村“兩委”換屆工作中候選人選舉資格的問題,聯合組織、民政、公安等部門,嚴格候選人選舉資格,嚴格村“兩委”換屆程序,充分保障選民選舉權利,為精準推進因人因事因時因需普法,奠定了堅實基礎。圍繞重點項目落地、環境汙染治理、民營企業民事糾紛、一號檢察建議落實等工作,堅持對不同行業或部門提供不同“訂單”服務,並預先拿出具有針對性的普法方案,較好保證了每次普法活動的質量效果。

多媒融合 多維度全方位打造普法宣傳“矩陣”

市院黨組高度重視多媒體融合在提升檢察工作影響力的作用。一方面,抽調具有文字功底的骨幹力量壯大宣傳工作班底;另一方面,抽調技術骨幹為新媒體發展提供信息技術支撐。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新媒體普法傳播快、影響大、覆蓋廣的優勢,在邢臺檢察微信、微博公眾號和頭條號,普及法律知識、講述普法宣傳故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滿足群眾法律需求。在疫情防控期間,開設“戰疫進行時”“戰疫快訊”“戰疫普法”等欄目,每天發佈疫情防控法律政策、疫情信息、防控動態、以案釋法等內容,市縣兩級院多渠道發佈普法宣傳信息150餘篇,以案釋法典型案例20餘件,普法宣傳視頻20餘條、累計瀏覽量51.55萬人次。同時,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全市檢察機關充分利用報紙、電視臺、農村傳統集市廟會等“線下”資源,集中開展送法進校園、“舉報宣傳週”“12·4法制宣傳日”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國家法律政策,普及法律知識,檢察機關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公信力不斷提高。在2019年度“兩個一百”全國優秀檢察新媒體評選中,被評為“全國檢察微信二十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