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每个月收入多少才正常?

李可为


一句话,你的眼界决定了你的收入

[捂脸][捂脸]现阶段来说,收入多少确实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大笑]但是,并不是说收入决定你的生活,而是你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的收入,你对世界的看法

本人90年,16年做生意挣了点钱,然后飘了,跟着朋友做期货,两天,几十万进去了,[大笑][大笑][大笑]做的是农副产品,做过这个的应该知道,简直就是过山车[流泪]

后来,又干了老本行,卖建材[捂脸]顺便在我们县里的单位上班,两份工作加起来五六千吧一个月[捂脸][捂脸]现在这个环境这个数真的挺好了,哈哈,自我安慰[大笑][大笑]

说一个我朋友吧,他和我说他一个朋友,在伊朗打美国那个。。。。。。好像是无人机那天的前半个月吧,一个人,两条烟,三台电脑,连轴转一个星期,炒期货,30万炒到60万,退场[大笑]后来也是报了个班,学mba去了,人家说要发展[捂脸]办公司[大笑]



李凤风




看客足球


当然,我们讨论问题,一定要有个前提,鉴于工资收入受行业、地域、个人能力或者单位类型等的影响较大,我们尽量截取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进行分析,或者在分析时进行一定的加权类比。

一、普通90后工资的低谷:90后目前正处于比较黄金的阶段,低谷的话可以理解为没有一技之长(不能从事技能工作)、没有良好教育(中专或以下)、没有外部环境(家庭等无法给予工作上的帮助),那这类人员的工资大概在什么标准呢?最低工资是官方要求的最低保障,有按月和按小时两个数据,按月鉴于有大量年纪较大的无技能人员(比如清洁工、门卫)垫底,所以数据没太大价值。而由于90后年轻力壮很容易找到临时工作,所以按小时乘以8乘以天数后,基本能核算出,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等90后工资低谷约为5000元,二线普通省会城市以及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约为3600元,省内普通城市约为2800元。

二、普通90后工资的高峰:创业、经商这类型的显然不具有代表意义,我们不再讨论。鉴于目前的求职环境,春季求职一般不针对应届生而针对工作有一定年限的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该数据内包含了一定数量的80、70后,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下调,但是该数据为求职数据,可以理解为求职者普遍未拥有行业高薪(如果高薪,你还跳槽做什么),再进行一定程度的上浮。馒头认为,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等90后工资高峰约为10000元,二线普通省会城市以及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约为7000元,省内普通城市约为5000元。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等90后工资高峰约为10000元,二线普通省会城市以及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约为7000,省内普通城市约为5000。

好的,现在我们已知高峰和低谷了。那么怎么计算正常水准呢,按理说应当有一个统计数据为收入贫富比,但是,目前还没有权威数据,所以,我们按照万能的二八定律进行一个估算,20%的人拿着高峰、20%的人拿着低谷、60%的人拿着正常工资,得出的结果是,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等90后工资正常为7500,二线普通省会城市以及部分经济发达城市正常为5300,省内普通城市正常为3900。这个水平,你达到了吗?


馒头的职场分享


90后月薪多少正常?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吧,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工作年限等,都会有不同的标准。提问中的7000工资加2000兼职,总体感觉还不错,除非在一线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其他的城市月薪9000应该算中上等水平吧,如果生活在三四线的城市应该算作上等水平了。

以自己的经历看,本人90年的,从事的是IT相关的工作,工科出身,在北京的同学,比如互联网的,月薪都有两三万吧,华为的工作五年,应该也是两三万的样子。这个在北京去了租房子,吃饭还有日常开销,最后也没剩多少。在一线大城市工作五年,月薪两三万应该是正常的吧。

但比如二线的,同样的行业,工资就没那么多,从网上的各种招聘广告就很容易看出来,北京给1.5万到2万的岗位,二线的可能就1w左右,或者多一点点,如果在国企,可能工资还会差一些,工资涨幅也不会太快,工作五年可能也就一万左右的月薪,有可能还达不到。

另外,不同的专业,从事的不同的行业,待遇也不太一样,以上只说了本人从事的这一块。

总体来说,还要看工作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从事的行业情况,来评判工资的标准。

个人观点,供参考哈。


瓶凡的世界


说说我的职业生涯吧,我92年的,其实已经不算年轻了。大四实习时去了一家教育机构上班(我是师范学院毕业的),那时候工资不高4500,在深圳也只能勉强够吃喝,甚至刚开始的那段时间需要家里救济。后来工作了一年后升职加薪,每个月能有6000+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两年后为了提升自己离职两个月闭关学习考心理咨询师证,后来我也如愿到了心理咨询师二级证,很满足。

但是同时也面临两个问题,考完试并不能很快拿到证书,至上得半年,所以短时间是没有办法进入心理学行业就业了,再者因为考试,考完试带妈妈去旅了趟游,仅有的一点积蓄都已经用光了。

所以很快,我就找工作上班。找了一份文案策划的工作,其实这也是源于自己对策划的工作感兴趣,歪打正着找到了。一开始进去试用期6800+300全勤奖,其实这个工资对于小白的我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很幸运的是进去一个月后公司一个项目成绩做得好,我在的部门每个人加薪1000,三个月后转正老板觉得我表现不错又给我加了800,所以很快我的工资就涨到8600+300。再一年后又给我涨了500,有时候会有一些业绩奖,在我自己看来已经有一定的小成绩了,但是公司业务一直没做起来,我个人的发展和公司的发展都得不到任何的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我决定离职,这时我刚好在公司做满2年。

然后就到了我现在这份工作了,去年12月份入的职,其实现在这份工作工资没有之前的高,只有死工资8000,但是一方面这是心理医疗机构能满足我学习的需求,一方面我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所以接受了这份工作。其实也还没很好的适应新的工作就开始放春节假期了。

很快就出现了疫情,但是疫情期间却是我最忙的一段时光,因为疫情我们没办法进行线下咨询所以需要调整方向开展线上咨询渠道,所以每天都在想方案。

3月2号,我们正式开启办公室办公,公司人员挺多变动,包括我自己职位也做了一些调整,从一开始的文案策划调到品牌部门,但是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实际帮助,但也是这段期间我发现自己品牌运营的知识面太窄,然后也就开始买书学习这一块的内容,也许是我的努力被领导看到了,领导很器重我也经常给我一些方向方法,半个月的时间,在疫情大家都在减工资的情况下,领导主动给我加薪500,虽然不多,但这是一份认可,我很感动,而且在这份工作上我确实能学到很多之前学不到的东西。

现在这份工作跟之前的比起来可能是工资比之前的少,但是做的事情比以前的多很多。但是我觉得很快我就会超越以前,而且这个超越是成倍的。

其实说这么多,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特别是刚毕业不久的小伙伴,如果你想要更好的职业发展,在选工作的时候不要为眼前较小的利益所屈服,你应该更多考虑的是这份工作能给你个人带来怎么样的提升,能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成长是,钱当然很重要,但是或许你应该看的更远。



米尔成长记


随着2018年的到来,标志着所有的90后,都已经成为成年人了,但是最大的90后也已经快到了而立之年。

按着6岁上学,12小学毕业,15岁的初中毕业,18岁高中毕业,所以我们的90后都已经成为大学生了。

按着22岁毕业,最大的90后已经毕业有了6年了,可能买房结婚了。

个人是96年的大男孩,今年已经22岁了,目前大三,自己7岁读岁的。高考不理想,报了北方的大学,毕业之后还是要回来南方去。

@98年。学了下数控 月薪6500……

@五线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普通职员,月薪3000至4000左右,无房有车

@92年,我们夫妻自己开店,月收入大概四万,很累,没什么时间花钱,有得有失

@95年,4500左右

@95年,月薪6000,我是不敢说话。

@97年,出来马马虎虎差不多一年,月薪不到三万(具体两千多一点点) 存款? 存款是什么东西,小数点后面算吗?

@97年 月工资四千多,有房 正准备买车,感觉压力很大

@92年,月薪1800,现在加上平时客人给的小费和我的全勤奖,一月可以拿到2300。以前去网吧都是自己带水,现在我都敢喝冰红茶了,而且网吧里吃泡面还要加两个卤蛋,哎,有钱了,都不知道怎么花了,有点膨胀,怎么办

@九四年,开货车。一年十几万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和个人观点,如有问题请在下面评论和讨论。


给力视界


作为一个92年出生的90后,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首先要说明,说到收入正常这个问题比较概况,因为每个人对正常的理解不同,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每个人要承担的压力不同,生活的追求也不同,所以要我今天用自己作为例子,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到底收入多少算是正常。

家庭背景决定你要承担的压力

我是出生在北方的一座小城市,父母都是事业单位工作,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方面赡养父母,如果我又选择了在北方找一个同样背景的老婆,那么我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啃老了(我周围的朋友基本都是这样),房子,车子在我一结婚的时候就可以拥有了,房子30万(3000元/平米,100平米),车子20万,装修15万,这种大型开支都不需要我来操心,自己赚的钱只需要正常的生活开支就好了,每月吃2500元,油费1000元,其他消费1000元,那么夫妻双方都是4000的工资就非常的正常,因为这种生活让人不会产生奋斗都的欲望,周围的人都这样,就会慢慢的安于现状!但是我没有选择这种简单模式开局,所以请看下一条。

发展的城市决定收入下限

也许本该选择一个简易的开局,但不甘心平淡的人生吧,我孤身一人来到了深圳,这座国内一线城市,在一线城市生存首先要考虑的是活下去,当选择在这里生存的时候,就决定所有的资源都需要自己去开拓,最开始打工,包吃包住一个月2200元,一年时间一分钱没有攒下来!一年后找到一个南方姑娘,两个人租房结婚定居深圳,不同的公司打工,加起来工资收入每个月6500,房租2100元(单间!!)还记得有一个月交不起房租到处借钱!后面开始下班时间做一些小生意,每个月多了2000块,2016年每个月收入8500还能将就生存,就这样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到2017年也跳了两次槽我的收入也来到了6000元/月,但老婆又怀孕了,没有了收入,这就逼着我没日没夜赚钱,奇迹的是那一年生意挺好攒了5万块,然后借了8万就这样在深圳的边上一座城市买了第一套房子,这个时候收入成为了最大的难题,房租2000,房贷2500,吃饭2500,交通500,孩子1500,这里最低的支出就已经达到了9000元,没有办法,继续跳槽,拓展生意,终于到2018年初工资收入来到了9000,小生意收入6000,最终的收入来到了15000,生活才变得稍微不算拮据,所以在对于向我这种外来人员在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推动前进的是生存的压力而不是生活的追求,当然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最后我选择了更加困难的模式。

未来的规划决定收入的可持续

没错,我们选择了2胎,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当二胎一出生我就知道未来的日子将变得更加的煎熬,在2018年中,我们选择分居,老婆回老家带孩子,我来打拼,一年的分局,我们想念对方,但没有办法,要为孩子规划将来,为自己规划将来,就这样一年的时间工作上更多付出意味着更多的回报,生意上更多的时间意味着更多的收获,收入也来到了40000元/月,也终于可以和老婆孩子一同生活了,这个阶段要产生的费用更加多,房租4000,房贷1500(提前还款),油费1000,吃饭3000,其他1500,孩子2000,教育2000,每个月净支出15000,而且孩子还没有上小学,上补习班,所以未来才是最考验的。

今天我就以我的例子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如果自身情况和我一样的话,那么在小城市的90后也许4000-6000元/月就算是正常的啦,在一线城市的婚后无孩子90后也许6000-8000元/月就还算可以,有孩子的话9000-12000元/月算是比较高的了,如果两个孩子的90后的话那么少于18000基本上可以回老家了,当然这是以我的状况为例子,每个人情况不同或许各有不同,但大体上应该差不了太多,富二代就不算了吧!


点点历史控


网友:每个月也就5万多一点,5000.0

网友:94年,还在读研,可能还要读博

网友:95刚毕业教育系统一个月3000活下来真的是奇迹 钱途无望

网友:可是90后有60、70后的爹妈的存款

网友:93年的阿姨,目前月入一万,胃不太好,最烦心

网友:96年,月入1万4,存款20万,没车没房没女朋友

网友:96年,工资不到3000.

网友:97年,月入七八千。工作很辛苦,未来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去争取。

网友:96的 2000+ 每个月还要还花呗

网友:目前两辆车,市中心两套房,养了三只宠物,现在所拥有的没有靠父母跟朋友,完全靠我自己想象

网友:最少5万最多10万,主要还是做梦为主

网友:做为90后月收入 不到2万 具体是0.3万

三亚大航海会奖旅游会议公司。来三亚找我就对了——微博:@李可为-三亚会奖旅游


李可为


  我从我自己家的情况介绍一下,我是标准九零后,已经步入而立之年,大家也许明白年入二十万以内算什么生活水平。我家三口人,夫妻俩加上幼儿园的孩子。夫妻俩我月入七八千左右,老婆五六千左右,加上年终奖、职位分红等,家庭年入不到二十万。

  在二线城市全款八十多万(含装修)买了一套一百平的房,有一辆分期三年的车,二十万左右。现在每月还车贷三千,小孩上学平均每月二千(全包括),车费用每月300--500元,全家每月花销共8000千左右。(不包括养老人、人情、过年)

  物业费、水电费、电话、网络每月加一起五百,以上是我的全年开销,平均下来每月要一万左右,一年就是十二三万,每年兜里都基本没存下钱。你们说我一家子每年勤勤恳恳、辛辛苦苦的工作,却几万块都拿不出来?

  小康生活只是表面,其实危机四伏,每天都在想怎么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按说有车有房,也不能说是贫困户,但现实生活给我的感受,我就一贫困户。


费进


看到题主的问题,我想说一句我太难了~~~

91年的我,工资从来没有五开头过,大部分时间是3开头,偶尔加班能变成4开头,不说了,捂着脸默默的哭一会儿......

我现在是在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工作,负责帮其他企业招聘,每天看无数的简历,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找工作,真的是感慨万千。太多那种四十多岁的找工厂的工作,工资要求三四千的,虽然我知道武汉的现状是工资水平也就这样,但是我还是担心这些人的生活是怎么维持的。还有很多曾经做过很牛逼工作的人现在也在找工作,不知道是不是被裁员,什么三四十岁的总监经理找工作要求也就五千多。但是我发现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那种刚毕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开口就要八千上万的,真是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

所以题主,我觉得在我的认知里,我觉得你已经是90后的优秀代表了,挺厉害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