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最厌烦也最无奈的事情,去开会

身在职场,最厌烦也最无奈的事情,去开会

某天接通知参加一个工作会议。说实在的,我最不喜欢参加会议,以往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实在不想坐在那里像个木雕似的浑身上下难受。可是没办法,人手调剂不开,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参加会议。

职场中一大通病就是会多,大会、小会,层出不穷,接连不断,让你躲无可躲,藏无可藏的。很多基层领导和中层干部都感同身受,不胜其扰,不胜其烦。不少人无奈地调侃:我这些年来,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前往会场的道路上。戏谑中表达着对一些无聊会议的不满和厌烦。

坐在会场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程式化、例行化。会议主持人传达主要议程,介绍出席领导,然后几家进行典型交流,主要领导讲话,会议主持人强调,会议结束。

会议程序几乎一成不变的,毫无惊奇可言。其他尚可忍受,最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是重要讲话。一开始让你觉得欣喜,因为领导人只说两点意见,似乎内容很简单,时间很简短,很快就能结束,身心可以获得解放。但你很快就会大失所望,感觉受到了愚弄,继而产生气愤。因为在两点意见下面,分为几个方面,每个方面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几个小点,每个小点还有细分项。让你原本心中窃喜半个小时可以结束的会议,光某些领导讲话可能就要洋洋洒洒、滔滔不绝说个几十分钟,无论事情大小,概莫能外。有事说事,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不行吗?非得处处弄个长长的铺垫和渲染,说来说去,没完没了,结果是话讲完了,下面的云山雾罩,一头雾水,什么都没记住。

主要领导讲完你以为这就完了,可以散会了?想多了。会议主持人还得对会议整体情况点评一番,强调一番,尤其对主要领导讲话内容再提炼一番、浓缩一番、重申一番。一场会议下来,短则个把小时,长则数个小时,让你精力交瘁,身心俱疲,浑身骨头架都要散了。

倘若讲话还能风趣点、幽默点,和台下搞搞小互动点,那还能让人精神振奋一些,思想集中一点,时间过得快一点,坐在硬邦邦的椅子上还能舒服点、愉快点,可惜这在严肃认真的大会上绝无可能,想都不要想。

其实,众所周知,越是这种济济一堂、人满为患的会议,越不重要,主要的决策、部署、安排早已经定案成型了,现在只是宣布、传达、部署、安排而已,都是一些例行性的、表面上的工作。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也没有几个人把会议当回事,更没几个人放在心上。

于是出现了 这样的滑稽可笑场面。台上,领导人正襟危坐,拿着稿件照搬宣科,滔滔不绝,唾沫星飞溅,讲到精彩处,慷慨激昂的,还辅以手势,用以强调和加重。台下,除了主要参与人员外,其他列会人员基本上一脸茫然,不知所云。大部分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或浏览手机,或翻阅其他材料,或昏昏欲睡,消磨时光。即便在一些重要会议上,不允许睡觉、看手机或其他无关活动,有关人员来往巡查,让人不得不伸长脖子听着,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表面上在认真听会,思想却早已不知道飞到九天云外去了,在那里天马行空,自由驰骋呢,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靠在椅子上默默忍受着……

虽说有些会议是必要的、重要的,是非开不可的,通过会议可以传达精神、部署工作、汇集要素,形成合力,对把握方向,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推进工作大有裨益。可是,似乎没有必要样样都要召开会议,时不时就弄个专题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将大好青春和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了开会上吧?这样真的有助于工作开展吗?开了会议就代表工作落实了吗?

而且现在很多会议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主管开过了,业务部门还要再开,实在浪费精力。一些会议甚至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员,甚至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科室部门都都安排过来参加,好像人员不多会议级别不高,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似的,有这个必要吗?

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光听会就那么难受,真不知道那些讲话的领导和布置会议的人员会有多难受了。也许,人家有另一种不同的感受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