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专题:疫情后经济供应链策略

一、新冠疫情影响分析

春寒料峭,2020 年的春天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显得有些寒冷,让人不由得回忆起17 年前那个“非典”肆虐的春天(见图1)。相较于2003 年的非典(SARS)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来势更加凶猛,整体呈现出三个特点。

中国管理会计 | 抗击疫情专题:疫情后经济供应链策略

图1 非典疫情与新冠疫情数据

资料来源:SARS 数据:WHO 于2003.07.11 公布;COVID-19 数据: 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截至2020.02.26 数据统计。

一是传播速度快。截至2 月26 日国内累计确诊78196 例,累计死亡2718 例,确诊案例是SARS 的9 倍以上,为我国近年来面临的最具挑战的疫情之一。二是涉及范围广。国内方面,疫情涉及所有省份,湖北多地封城,大部分省市实行隔离防护措施;国际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将本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也呈现患者递增的趋势。三是影响程度深。疫情暴发正值新春佳节,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病毒蔓延;同时造成了大规模的停产、停运、停工、停学,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各行各业也面临着极大挑战。以史为鉴,参照SARS期间中国经济的走势,可以判断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大体影响。值得关注的是,今时今日中国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早已今非昔比。我们来看一组数字,2003年中国经济贡献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今天,这个数字是16%。虽然我们的经济体量和韧性已远超彼时,但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切身感受到的。

从经济结构来看,相较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和冲击,加上春节期间通常是第三产业的盈利窗口期,第三产业更是雪上加霜。近年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增加,这无疑会对我国经济带来短期的冲击(见图2、图3)。

中国管理会计 | 抗击疫情专题:疫情后经济供应链策略

图2 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及对GDP增长的贡献度

中国管理会计 | 抗击疫情专题:疫情后经济供应链策略

图3 SARS后对各行业的影响程度

但长期来看,疫情对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影响不大,目前造成的影响是暂时的,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前景依然向好。从供需关系来看,疫情在供给端带来的影响体现在原材料短缺、物流阻断、劳动力不足、资金链吃紧等方面,体现为产能不足和供应链整体效率的下降,对企业的生产制造、订单交付、库存管理、用工和经营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在需求端,消费者普遍呈现焦虑情绪,原本多元化的需求迅速转变为以清洁防护和民生保障等与疫情相关品类的刚性需求,与此同时,休闲、娱乐、社交等非必需类需求普遍受到了抑制。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不同行业在原材料、物流、劳动力、产能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所受影响程度不同,不同行业的恢复周期存在明显差异。供需矛盾突出,出现了局部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

二、疫情期间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身在其中,感同身受。疫情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供应链效率降低、供需不确定性增加、采购寻源难度增加、供应链协同难度增加、供应网络阻断、额外运营成本增加等方面。疫情引发的蝴蝶效应将放大供应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牛鞭效应”,进一步增加企业协同难度,降低企业经营效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原材料供给、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商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和难度更大,资金链断裂风险更高,部分行业存在重整风险。

三、疫情期间供应链应对策略建议

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在聚焦核心问题全面应对挑战的同时协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渡难关,是京东零售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们携手应对,共克时艰。疫情对于供应链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在策略和经营层面做出全方位调整。在策略层面,一是建立统一的危机处理中心。疫情期间,各自为政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决策不一致,降低整体效率。通过建立危机处理中心,识别供需变化趋势与风险,建立统一的临时制度与流程,可以有效统筹与疫情相关的决策和执行,提高企业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二是建立行业差异化应对策略。不同行业在原材料、产能、劳动力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所受影响程度不一,恢复周期存在客观差异。应坚持小步快跑,及时了解市场变化趋势,做好对市场复苏和行业恢复节奏的判断与把控,适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降低疫情期间的损失,及时调整产能满足疫情后需求。三是实时调整财务策略。财务风险是不可忽视的主要风险之一,复工延期、物流阻断、订单交付延期等问题将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同时额外的采购、运输、库存产生的计划外费用都将对企业现金流造成巨大压力。建议制定统一的额外费用计算标准,及时梳理供应商的合同条款,明确企业面对的潜在损失,未雨绸缪降低不确定性。同时密切关注疫情期间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动态,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因势利导调整全年业绩目标与预算,避免对后续经营产生连锁影响。

中国管理会计 | 抗击疫情专题:疫情后经济供应链策略

在经营层面,首先是稳定情绪减少恐慌。由于疫情蔓延,社会整体情绪处于敏感期,企业需采取措施稳定情绪,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在员工情绪方面,应保持充分沟通及时了解员工及其家属健康状况,明确疫情期间的工作方式和福利标准等,制定安全、合理的复工计划,提供全面完善的物质与精神保障,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安全感。除此之外,稳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情绪也十分重要,应积极协同上下游企业,实现供需方信息及时有效互通;了解上下游企业的复工计划和产能恢复等情况,在稳定供应的同时消除上下游企业的恐慌心理。为此京东企业购推出物资采购及供应链服务专项补贴,确保复工物资采购稳供应、稳价格、稳配送,助力企业快速、安全复产复工。

其次是整合资源提升协同能力。在供给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整合供应网络与技术能力优势,借助对消费者需求感知的优势,结合行业洞察与历史销售趋势等多维度数据,协同品牌方共同预测疫情后的销售趋势,制定从需求计划到排产计划的端到端协同方案,实现产业链资源共享,满足疫情及人民生活需求。同时采取诸如预付、现货现结等优惠措施,加快上游品牌商恢复速度,帮助上下游企业共渡难关。再次是加快线下商品的线上销售。疫情期间,线下商超受到极大影响,同时由于隔离等因素,消费者难以线下购物,线下库存不能及时消化。为此,京东开展了全渠道货源整合,针对清洁防护和民生保障方面的刚性需求,京东物流、京东到家和七鲜超市为隔离在家的消费者提供无接触安全配送服务。对运动户外、美妆等以线下体验为主,社交属性较强的品类进行了定向资源扶持。协助商家实现线上、线下全网触达,充分发挥京东在物流能力方面的优势,提升商品配送时效,加速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最后是提升动态履约能力。疫情期间实行了严格的封城措施,加之湖北武汉作为九省通衢,是诸多企业在华中地区的仓储和物流中心。受复工延期、劳动力短缺、物流行业恢复缓慢的影响,企业履约服务能力严重下降。企业须与具备能力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合作,共同提高履约服务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更有助于用户留存。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京东具备动态网络调整能力,能有效缓解网络节点受阻所带来的问题,高效协助企业完成履约。虽然此次疫情对各行各业及其供应链体系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但挑战之中也孕育了新的机遇。电商、互联网服务等行业逆势上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此次疫情既是大挑战,也是大检验,充分暴露了以往决策和经营中的问题与不足,为我们打造企业柔性供应链提供了契机。若能抓住需求端的动态变化,积极开展供应链能力的转型与升级,或能迎来一轮新的增长。

本文载于《中国管理会计》2020年第1期

徐雷 康阳京东零售集团

证书介绍

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认证,简称MAT,是由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中总协)颁发,是中国管理会计人才铂金级证书。初级认证主要面向中基层从业者和大学在校生,中级认证主要面向能力和经验兼具的中高级从业者。学员在接受相应培训、参加并通过由中总协主持的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考试后,可取得相应级别管理会计师证书

中国管理会计 | 抗击疫情专题:疫情后经济供应链策略

中国管理会计 | 抗击疫情专题:疫情后经济供应链策略

证书特点

中国本土首个管理会计权威认证:

中总协颁发、报考条件宽、周期短、成本低、含金量高、就业竞争力强

适合人群

l 想进入管理会计岗位的财务和非财务人员

l 有一定经验期望进一步提升的财务人员

l 未来想从事财务相关岗位的在校学生

l 期待能力拓展的其他岗位管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