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街道一線戰“疫”日記(0331)——虹橋有個“智慧大腦”,大數據助力疫情防控

虹橋街道一線戰“疫”日記(0331)——虹橋有個“智慧大腦”,大數據助力疫情防控

海螺大廈開工企業58、居民區重點樓層消毒127、長虹居民區預約口罩675……在虹橋街道城運中心,有一個“智慧大腦”,能把小區封閉狀況、衛生消毒狀況,企業樓宇的復工情況等都數據全部彙總。

虹桥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31)——虹桥有个“智慧大脑”,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虹桥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31)——虹桥有个“智慧大脑”,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虹橋街道城運中心“一網統管”防疫專頁,用大數據和雲管理建起數據閉環,快速摸清街道疫情防控的“底數”,科技助力社區築牢聯防聯控的“最後一公里”防線。

虹桥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31)——虹桥有个“智慧大脑”,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在虹橋街道的城運中心的藍色橫向大屏幕上,“一網統管”防疫專頁被分為四個部分。

1“疫情發展”,主要顯示全國、市、區、街道病例數,以及各類信息的實時滾動。

2“防疫力量”,顯示城運中心當前的工作狀態,以及處理的新冠相關案件。

3“區域地圖和重要點位”,即通過地理位置彙總各類工作信息。

4“今日情況”模塊,街道將18個居民區110個小區、37個樓宇和2個園區的疫情防控信息納入。

虹桥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31)——虹桥有个“智慧大脑”,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作為上海境外居民尤其是日韓人士居住最密集的區域,虹橋街道境外居民達2.6萬人。從3月6日至今,虹橋街道轄區內的境外抵滬人員已達1100餘人,涉及29個國家和地區,佔長寧區境外抵滬人員總數的近一半。

虹桥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31)——虹桥有个“智慧大脑”,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虹桥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31)——虹桥有个“智慧大脑”,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面臨著不斷增長的境外返滬人員疫情防控的挑戰,虹橋街道聚焦實時信息排摸,紮實推進境外人員防控服務全程管控、全程閉環。“Takeda先生,國籍日本,回滬日期3月16日,從日本關西到達上海,聯繫方式……”經過前期地毯式排摸,對入境來滬的全部人員,街道按照所屬居委、國籍兩種方式,將返滬居民的信息錄入進平臺,通過數據的綜合以及可視化的展示,在一個系統、一個頁面實現“一網統管”。

隨著對境外輸入進行嚴防死守,每日統計數據成為常規任務。但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紙質表格,層層統計,增加工作量,而且容易出現錯漏,不便多人同時查看。針對上述問題,虹橋城運中心的工作人員自主研發了一款疫情數據彙總和調度排隊小程序。

虹桥街道一线战“疫”日记(0331)——虹桥有个“智慧大脑”,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在該小程序頁面可以看到,抵滬人員核查和調度表格裡,返滬日期、來源城市、航班等具體信息清晰羅列。各類數據動態更新,實時彙總,工作人員可以每天對防疫專頁數據進行核查,對未更新的數據及時跟進處理,督促相關工作人員完成進度落後的工作項目。

此外,街道城運中心在3輛人員護送轉運車輛上安裝了一套可視化單兵系統,能實時掌握車輛的位置。在街道城運中心另一塊大屏上,會實時顯示該車輛的運行軌跡,以及車輛當前攝錄圖像等的畫面。城運中心可以根據車輛實時定位,實時通報車輛位置和路線,同時在峰值時段對車輛進行調度。

“這個系統還支持語音對講,如果有什麼情況,車上的人員可以直接和城運中心聯繫。萬一遇到緊急情況,能提升溝通效率。” 虹橋街道城運中心負責人姜海贏介紹,“運轉車輛實時圖像的傳回,也為車輛和人員的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原先一個接送點互通信息約4-6條或電話2次,啟用單兵系統後,只需1-3次通知信息即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