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岳飞为什么又被称为“岳武穆”?怎么看?

天香云外飘


岳飞是在宋孝宗赵昚(shèn)当皇帝后被平反的,并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所以岳飞也称“岳武穆”(“武”和“穆”都是中国古代谥法常用字。“武穆”曾用于多位帝王将相的谥号)。

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北宋末年岳飞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投军了,先后一共四次从军。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宋高宗赵括即位皇帝,改元建炎,南宋就此建立。岳飞也是在这一年的八月第四次投军并遇到了宗泽,宗泽是当时的抗金名将,看重岳飞的才干,这也算是岳飞的贵人。

从建炎元年(1127年)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的十几年期间,岳飞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余次,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在金军攻打江南时,岳飞力主抗金,并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再次挥师北伐,各地义军也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飞率领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而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的罪名,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

岳飞被冤害后,一个叫隗顺狱卒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杭州十大古城门之一)旁,在隗顺临终前,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孩子。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当了皇帝,岳飞冤死终于平反,隗顺的孩子也把这件事告诉了朝廷,朝廷依照礼制又将岳飞迁葬到西湖栖霞岭(今杭州西湖畔)。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赵扩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赵昀时改谥“忠武”。


古史今鉴


岳飞被称为岳武穆是人们尊敬他,爱戴他,古代人们特别重视死后名声,所以,皇帝和大臣等有地位的人死后都要给一谥号,文官谥号最高是文忠,武将谥号最高是武穆。

孝宗皇帝继位后,立即为岳飞父子平反,封岳飞为鄂国公加武穆,封岳飞长子岳云为左武大夫安边将军忠烈侯。并在临安西湖边为岳飞建庙供人们祭祀。


用户清风细雨


“武穆”是岳飞的谥号,所以也被称为岳武穆。古代帝王诸侯及有名望、地位较高的人死了之后,就会用谥号来概括其生前的所作所为。比如曾国藩的谥号是“文正”,所以也被称为“曾文正公”;李鸿章的谥号是“文忠”,所以也被称为“李文忠公”


梅江夜话


是古代谥号,


埋藏在雾霾下的人


岳飞为南宋杰出将领,他的名声和事迹为世人所熟悉。岳武穆王庙所祀之神,便是岳飞,史称岳武穆。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

岳飞因为是抗金名将,死后被祀为神。在宋代,他仅被祀为土地神,直到宁宗嘉定四年(公元1212年〕才被追封为鄂王。理宗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改谥忠武。明代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皇室赐庙额为"精忠"。在宋、元、明三朝,备受尊崇。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岳飞精韬略,善运筹,博采众谋,团结民众。行师用兵善谋机变,作战指挥机智灵活,不拘常法,强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严于治军,重视选将,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时光隧道2019


武穆是民族英雄岳飞的谥号(又称諡号)。

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而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然而岳飞的谥号决定过程,却是一波三折的。南宋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太常寺礼官上奏要求为岳飞定谥,初步意见为“忠愍”。

但是宋孝宗过目后感到很为难,下旨“令别拟定”;于是淳熙五年又上了第二议,拟定为“武穆”;

到岁末十二月二十日,经过覆议,最后决定定谥为“武穆”;

可是漫长的定谥之路还没完——南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宋宁宗开禧北伐前夕决定追封岳飞为鄂王;宝庆元年,宋理宗决定为岳飞改谥,拟定为武将最高谥号:“忠武”。

前后历经五十年,先后三个谥号至此方尘埃落定,此时距岳飞被害已有八十四年。

从此,岳飞的官方正式称谓才最终定为“岳忠武王”。

一《忠愍谥议》:按谥法:。。。“危身奉上曰忠,使民悲伤曰愍”。公其有焉。请谥以忠愍,谨议。有旨,令别拟定。

二《武穆谥议》:。。。按谥法“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公内平羣盗,外捍强兵,宗社再安,逺迩率服,猛虎在山,藜藿不采,可谓“折冲御侮”矣;治军甚严,抚下有恩,定乱安民,秋毫无犯,危身奉上,确然不移,可谓“布德执义”矣。合兹二美。以武穆谥公,于是为称。

三《赐谥忠武告词》:。。。昔孔明之志兴汉室,若子仪之光复唐都。虽计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异。垂之典册,何嫌今古之同符;赖及子孙,将与山河而并久。英灵如在,茂渥其承。可依前故太师追封鄂王,特与赐谥忠武。

武穆,是南宋孝宗时期为岳飞上的谥号,最终岳飞的谥号是忠武,武将的最高荣誉。



狼行千里aa1970


跟我没啥关系


用户4142624680667


岳飞,字鹏举。冤死后20年,也就是1162年,宋孝宗为用史浩议为岳飞平反,诏复其官爵,禄其子孙。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所以史称岳武穆。

岳飞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七月十三日“追复指挥”,同年十月十六日“追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 食实封二千六百户” 。

淳熙五年(1178)十二月十二日,孝宗受江东转运使颜度为岳飞定谥的上奏,赐岳飞武穆,孝宗皇帝的圣旨曰:“武穆。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合兹二美以武穆谥公。”

嘉泰四年(1204)五月二十日,宋宁宗皇帝颁布岳飞追封鄂王告,封岳飞为鄂王,宁宗皇帝的圣旨曰:“岳飞忠义殉国,风烈如存,虽巳追复原官,未尽褒嘉之典,可特与追封王爵”。五月二十一日,三省同奉圣旨:“追封鄂王、左札付故迫封鄂王本家”。

宋理宗皇帝于宝庆元年(1225)二月三日,赐岳飞忠武、太师。理宗皇帝的圣旨曰:“特与赐谥忠武,右札付故追付少保、武胂定国军节建使、赠太师追封岳鄂王本家”。

宋景定二年(1261),宋理宗皇帝赵昀赐岳飞忠文。理宗皇帝的诏书曰:“岳飞改称忠文”。

可见岳飞被追谥武穆是在宋孝宗淳熙五年,“武穆”的取意便是“折冲御侮,布德执义”。

到了宋理宗时改谥“忠武”,然后又“改称忠文”。

因为武穆的谥号已经让人民比较接受,所以史称“岳武穆”,而岳飞的文集自然就叫《岳武穆集》。


晚安佳佳


岳飞作为中国历史名将,深受人民的赞叹和喜爱,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使其精忠报国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象征。

在经历风波亭后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被追谥武穆,所以岳飞也可以称为岳武穆,岳飞作为一代名将由于其精忠报国的精神使南宋明君宋孝宗即位后下令将岳飞封为鄂王谥号武穆。

后人为尊敬岳飞所以不直呼其姓名,所以称呼岳飞为岳武穆。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更是岳武穆最好的写照。





大妮谈古今


岳飞是家愈户晓得民族英雄,他一生便是恢复中原,直捣黄龙,"笑淡渴饮匈奴血“,迎回二圣"收拾旧山河”。然而前两个宋高宗还没得话说,而皇帝赵构他嘴里讲,心中实不愿意。于是,一心想此事的岳飞,便成了他巩固皇位的牺牲品,时在西元1142年,十二道金牌冤死在风波亭岳飞时年39岁。

二十年后,宋孝宗赵昚即位,岳飞获得平反。

平反,当然不会一蹴而就,而是曲曲折折,哪怕皇帝死了,说不定都还有各种阻挠,何况,皇帝还活着的时候,要他承认自己做错,比上天摘星还难。秦桧1155年死后,即有人提议恢复岳飞的官爵,未获首肯,再后来,到了宋高宗绍兴末年,又有太学生程宏图上书为岳飞鸣冤,皇上说"飞家自便"。啥意思?看看岳飞的孙子岳珂做的事就知道了。他搜集了很多资料,编成了一本《金佗稡编》,作为有朝一日重新评价他爷爷的资料。再之后,汪澈到荆州地区做官,岳飞的故旧部属齐集鸣冤,哭声震天。尽管如此,在高宗一朝,仍是未能平反。

待到孝宗即位,他有志收复中原。首先要做的事,自然就是替岳飞正名,以聚民心。于是,他下诏恢复岳飞的官职,以礼葬之,赐钱百万,他的后代,都找回来做官。至此,岳飞之冤屈,是被洗雪了,历时二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一重要的是,高宗错了,他自己不承认,或者说,不愿不能不敢明着承认,他的养子,替他做了。

如果当年岳飞只是下狱而未死,平反之后,或还能有一翻作为,毕竟,还不到六十岁,可惜,被肉体消灭,就再也无法复生了。因而,赵家的歉意,们夫只能在不断追封中体现。十七年后,给他上溢号武穆,现在流传最广的岳武穆便源于此。此时,岳飞已被害三十七年,三十二年后的宋宁宗嘉定四年,再追封为鄂王,此时,岳飞已被害六十九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