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猝死的大部分都是中年人?

踏步青云梦荡南桥


为什么现在猝死的大部分都是中年人?

因为,题主被媒体不断报道的“年轻人、中年人的猝死”光环给晃了眼睛:

事实上,猝死的“主力军”绝对是老年人;人口中猝死发生率随着年龄而升高,达到55岁,尤其是65岁后出现急剧升高。

所谓光环效应, 指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某项特征特别突出,特别引人关注,从而影响到人们对事实的判断。

就猝死事件来说,大好韶华的年轻人,或如日中天又是家庭社会顶梁柱的中年人的突然离世,会让人们感到特别痛惜,特别不应该,因而特别吸引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容易吸引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从而进一步引发更广范围的关注。

而对于一个70、80岁的老人的猝死,除了亲人外,谁会给予关注呢?唯一引人关注的可能是“某某某,没病没灾一下就走了,一点罪都没受,得了个好死,也是子女们的福气”。

猝死的原因

从猝死发生的原因,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猝死在不同年龄人群可能的发生情况。

不同于一般人的认识,猝死其实非常常见。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进行过一般人群和各种特殊人群猝死发生率调查,结果在一般人口中,每年猝死发生率介于50~100人/10万人,在西方国家一般在千分之一左右。

比如,有完整统计数据的美国,3亿出头的总人口,每年约有35到45万人次发生心跳骤停,发生率一直高于千分之一。

我国等东亚国家发生率要低一些。2009年的一项在我国四个地区的调查中,猝死总发生率仅有40/10万。

总体上来说,在整个世界人口中,猝死占到全部死亡的15~20%。

至于猝死的原因,通常认为常见的有五大原因:

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颅内出血/大面积的出血性中风,严重的肺栓塞和急性主动脉瘤破裂。

但是,其中,由前两类原因导致的心跳骤停归因的所谓心源性猝死占到全部猝死的90%以上。

就是说,通常而言,说到猝死,几乎就等同于说心源性猝死。

调查发现,在整个人群中,心跳骤停几乎全部发生在有心脏病的人,最终尸体解剖也找不到心脏病的只占极少部分。

说一个人“好好的”,突然就没了,并不意味着他是健康的,即使没有被诊断过心脏病,也仅仅是心脏病是隐匿性的,没有被发现而已。

在所有猝死者中,冠心病(CAD)占到男性中的80%,女性的接近一半;其次扩张型心肌病( DCM), 心脏瓣膜病(VHD); 以及其他少见的心脏疾病。

也就是说,冠心病发作是最终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猝死这种死亡形式甚至占到全部冠心病死亡的一半。

我们知道,冠心病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发病率和急性发作几率随着年龄增加。因此,猝死“理应”主要发生在老年人。

而引发年轻人猝死的是心肌病和一些与遗传相关的少见的心脏病,因而,年轻人“理应”极其不容易发生猝死——如果发生了,也是原本就存在隐匿的心脏病,某种意义上讲,猝死的发生是迟早的事。

不同年龄段人群猝死发生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以上仅仅是从理论上讲为什么说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猝死。

实际情况如何呢?

大量不同国家的调查得出了高度一致的年龄发生率分布:

比如,美国一项消防员和一般人群猝死发生率的大型调查发现,一般人群55岁后猝死发生率急剧升高,而消防员中升高程度要低得多——身体锻炼可以显著预防老年期猝死的发生。

德国的数据也显示,60岁后猝死发生率显著升高。

在我国,目前唯一可用的有关猝死发生率的数据是2009年发表的在北京,广州,盂县和克拉玛依四个地区进行的调查。

结果显示心跳骤停死亡分别占全部死亡的13.4%,8.5%,7.7%和8.3%,占总死亡的9.5%;在所有调查人口中总的发生率为每年10万分之41.8(男性44.6,女性39.0)。

两项数据都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就具体的年龄分布来说,也是在55岁,65岁,特别是75岁后发生率急剧升高:

可见,大量科学研究证据显示,老年人猝死发生率远远远远高于中、青年人。

很多人都觉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猝死”“发生猝死的主要是中、青年人”,都是明显的错觉。


挣脱枷锁的囚徒


猝死原因大多是心肌梗死或脑梗死。中年人竞争压力较大,又自以为年富力壮,不定期检查心脑血管状况,生活习惯不良如烟酒缠身,在电脑前长期工作熬夜,这些原因显著增加了中年人的猝死。我有两位亲友孩子都是四十岁左右,心肌梗死及时抢救才存活下来。


秦浚川


感恩邀请!

关于猝死,现在确实很多是年轻人,主要原因有工作压力,熬夜,身体严重透支等,造成猝死的常见原因和尽可能的预防猝死都有哪些?我的分享如下:

猝死:大都因心源猝死,起于冠心、高血压、其它紧急性心脏病。

一、造成猝死的常见原因

1、工作压力太大

长期工作在高压下的工作人员,很容易使内分泌失调,产生儿茶酚,加上过度疲劳和压力,如果还在狭小的工作环境中,心肌容易缺氧,很容易造成猝死。

2、熬夜

长期熬夜打游戏、看手机、看电视、做工作的,精神状态异常兴奋而导致长期失眠,个人休息生物钟严重打乱,在精疲力竭之时,人身发抖,心跳加速,也容易造成猝死。

3、欲望过度,精神过度紧张

比如:欲望过度,高度紧张兴奋的男女X生活状态中,很容易使身体在瞬间高度透支元气,造成肾功能衰竭,所以平时要适当控制过度兴奋的私生活。

另外就是遇到特别开心高兴,或者高度使人悲观等极度影响心理的状态下,都容易引起猝死。

二、如何尽可能避免猝死几率?

1、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是保持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锻炼身体,抵抗力会增强,这样会使外界对身体有害物不易侵犯我们的身体。锻炼还可以增加元气,防止衰老,维持心血有效循环,减少身体肌能压力,加上出汗排泄,更新着我们的细胞,不容易有猝死的危险。

2、科学的作息时间

无论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一切的根本,不仅可以让我们有高效的工作结果,同时还有晚年的幸福。

科学的作息时间,规律的生活,不但提高了生活品质,更能减少一切疾病的出现。

熬夜是最致命的身体伤害。熬夜是现代生活经常听到或做到的现象,是一种危害人体的不良习惯,可导致很多疾病的隐患。所以早睡早起,合理休息。

3、保持健康的心理

保持一个开朗乐观的心态,为自己减负。平时多阅读,旅游,参加社会活动充实自己,让自己活着充实的正能量环境中,才能远离心疾病。

总结:猝死的的话题,我从猝死的常见原因,和防止猝死的办法两个大方面阐述,希望各位引起重视,爱惜自己的身体。祝各位健康!






皓哥


人到中年,身体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最怕的是气血方面的毛病,气血的不调如果不去治疗,日子久了会导致大病重病。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为了生计,大多数人在超负荷的工作。这就像一辆有故障超载的汽车,一遇陡坡就会熄火一样。这就是中年人容易猝死的原因。


老树瘦马454


压力太大,身心疲狈,


手机用户70211100442


中年人压力大,负担重!上有老下有小!


Lily68821452


烟、酒,熬夜是主要原因!


突发应急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天道如此,修行守道,自有天助,贪心一起,作孽无止,伤天害理,天地不容,天地不容,恶神随行,恶贯满盈,阎王有请,地府问案,人世难评!


长生不老927


现在的人活的累,追求多,贪恋多,吃的好,吃的多,应酬多,身.心.灵具疲惫不堪,压力又无限大,违背了人累生存的自然规律,最终有些人猝死,人的能量本是有限的,过度耗费导致心脏也受不了,清心寡欲,无为的状态反而有利健康,因为能让心神宁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