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翻看我實時疫情泗縣:解開思想釦子 邁開致富步子

解開貧困群眾“窮觀念”的“思想釦子”,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變,既要吹糠見米,又要久久為功。

“納鞋底、鞝布鞋,咱村的婦女誰不會,沒聽誰說過,做布鞋能賺錢的……”兩年前,面對幫扶幹部多次上門動員,泗縣墩集鎮石樑河村貧困群眾周素芹滿心疑惑地參加了就業技能培訓班。

周素芹很快掌握了泗縣藥物布鞋的製作工藝,第一個月就賺了1800多元的加工費。周素芹越幹心裡越有底,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她在家辦起了加工點,帶動了周圍20多名貧困群眾就近務工,人均年增收達2萬多元。

從帶著疑惑幹到領著大家幹,周素芹重拾對生活的信心,並對未來有了新的規劃。“我想發動鄰村貧困戶,大家一起幹,把這份事業做大。”周素芹堅定地說。

接地氣的溝通 最能打動人心

近日,泗城鎮胡陳村村民文化廣場聚集了不少群眾,扶貧小組長梁新兵正利用早上的時間,向貧困群眾介紹自己的脫貧經驗。

2013年的一場車禍,梁新兵因殘致貧。他利用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發展特色種養,成為全鎮不等不靠的“勵志脫貧戶”,並當選為泗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胡陳村開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來,他主動請纓,上臺講述自身的奮鬥歷程,傳授實用種養技術,分析市場行情。

今年以來,泗縣建成縣、鄉鎮、村(社區)、自然莊四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749個,建設傳習志願隊,培養脫貧勵志典型擔當傳習員,靈活運用開放式場所、便民式課堂、流動式宣講等形式,在田間地頭、居民院落、園區工廠等生產生活一線,開展各類傳習活動3000餘場次,受益群眾35萬餘人次。

“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講什麼;哪裡方便群眾受教育,我們就在哪裡宣講。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群眾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下次主動來聽。”泗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尉成輝說。

大楊鄉小丁村將傳習點建在了該村的扶貧工廠,通過傳習員直觀、形象、可操作的“體驗式”教學,貧困群眾王友蘭在這裡學會了電動縫紉技術。“參加兩次學習之後,我就可以熟練操作了,我現在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王友蘭說。

看得見的收益 最能鼓舞人心

家家房前屋後石榴飄香,樹下大團冬青成行,環繞廣場的小河靜靜流淌,漫步在泗縣黑塔鎮韓徐村,處處感受到“榴韻新莊”的靜美和安詳。

三年前的黑塔鎮韓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垃圾隨便堆,蒼蠅追人飛……

“我們村將綠色產業納入人居環境整治規劃,利用整治後的閒置土地,種植軟籽石榴,讓群眾既看得到‘綠水青山’,又享受到產業發展的‘金山銀山’,群眾主動參與的熱情被激發了。”韓徐村黨總支書記楊步威說。

近年來,泗縣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雙基建設為突破點,以“三清四拆”為著力點,以產業發展為支撐點,讓群眾參與決策、建設、監督全過程,充分激發群眾的主體作用,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長效格局。

目前,泗縣已完成1240個自然莊的環境整治,開發護林、護路、保潔等公益性輔助崗位,保障了環境的後期管護,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環境美了,產業強了,群眾的幹勁更足了。

啟動實施“創業迴歸工程”,引導了大批從事服裝生產、手工製品加工等企業入駐扶貧驛站。目前已有800多人返鄉創辦、領辦經濟實體600多個,帶動城鄉勞動力就業近2萬人,實現返鄉創業和就業脫貧良性互動。

進一步挖掘特色產業,持續推進南北兩條產業扶貧示範帶和“一村一品”基地建設。今年以來,新增設施農業2萬畝,花卉苗木和經濟果林3萬畝,累計帶動貧困戶21000餘戶,戶均增收4000元。

美起來的鄉風 最能浸潤人心

把孩子送到學校後,瓦坊鄉張樓村貧困群眾楊正達就開著垃圾收集車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村裡給他提供了一個保潔的公益性崗位,在農忙之餘,每月可以領到1500元的工資。

過去的楊正達是村裡有名的“懶漢”,經常到村部要錢要衣要糧食。“現在我再也不去村部瞎胡鬧了,靠自己勞動養活我的老母親和兒子,說話都有底氣。我靠勞動還得到了愛心超市積分卡,可以免費兌米兌面。”

近年來,泗縣積極探索正向激勵措施,建設“愛心超市”,推動移風易俗,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創評、泗縣好人評選等一系列活動,涵育文明鄉風,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截至目前,這個縣“愛心超市”累計發放160餘萬元生活物品,惠及25.6萬餘人次;全縣共評選出“星級文明戶”143086戶,六星級及以上116683戶;先後湧現出中國好人1名、安徽省好人3名、宿州好人12名、最美泗州人50名。

泗城鎮朱橋社區貧困群眾朱琳,身殘志堅,用微薄的收入照料患病雙親。“‘百善孝為先’,要給孩子樹個好榜樣,要給社會傳遞正能量。”朱琳微笑著說。

泗縣積極探索“孝道扶貧”,村村設立“孝德榜”,讓身邊人激勵身邊人。一批孝道楷模與熱心人士自發組建“孝道志願隊”,進村入戶宣傳孝道家風,進學校開展孝老愛親專題活動,動員子女簽訂贍養協議。目前全縣有孝道志願者3000多名,開展各類活動400餘次,賦予了孝道文化新的時代內涵。 單珊 王虎 本報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