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扶貧工廠編織幸福夢想

夜幕降臨,在泗縣屏山鎮張喬村扶貧工廠裡,數控電腦橫機“噠噠噠”工作的聲音和穿梭其間不停忙碌的工人,讓平時寂靜的村子熱鬧起來,共同奏響一首歡快的脫貧致富和諧曲,讓群眾在家門口掙錢致富的夢想在這裡落地生根。

在該扶貧工廠復工投產以前,村裡的網格志願者就把為廠裡“招兵買馬”的工作,當成了日常開展志願服務的一項頭等大事來抓。從前期挨家挨戶宣傳動員,到有序組織技術培訓,“一站式”服務消除了務工群眾中間的技術“空檔期”,讓村民進廠就能上手操作機器。

足人力帶來了高產量,該扶貧工廠的負責人崔世美介紹,工廠主要從事的是服裝加工業務,近期根據出口訂單的要求,廠里加大了生產力度,馬力全開進行羊毛衫的加工編織。“有了充足的勞動力,工人能夠做到白夜班三班倒,我們這裡的200臺機器,24小時全天候開動,確保人停機器不停。目前日產量大概在四千件左右,能及時滿足訂單的需要,生產的狀態比預想的還要好!”崔世美信心滿滿地說。

泗縣:扶貧工廠編織幸福夢想

在生產車間,電腦編織機上的指針在來回不停地穿梭著,不到一會功夫,一塊羊毛衫衣片就自動落入機器下方的盛衣籃裡。工人鮑翠蘭一邊對自己負責的12臺機器進行檢查、一邊忙著整理籃子裡的衣片。“這樣的工作對於俺們這樣的幹慣農活的人來說,根本就累不著。有了前期的技術培訓,我們跑跑腿、動動手,輕輕鬆鬆就把錢掙到腰包裡了。”她說。

泗縣:扶貧工廠編織幸福夢想

高產量帶來了高工資。在廠子裡,像鮑翠蘭這樣的工人大概有50餘人,其中貧困戶13人,在家門口就能變成“工薪族”,他們的積極性都特別高。脫貧戶張秀華今年59歲了,考慮到自己的年齡問題,一直對出外務工有顧慮。怕出去一圈找不到工作,又浪費了來回路費。開在家門口的扶貧工廠,讓她想掙錢的想法有了著落。“如果一天假都不請,一個月能掙4500塊錢左右,又能顧家又能掙錢,這樣的工作我們大夥幹得都特別帶勁!”張大姐笑呵呵地說。

好路徑迎來了好前景。自去年年初,扶貧工廠進駐村子裡以來,累計為該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十萬餘元,在廠務工人員人均增收五萬元左右。負責人崔世美表示,下一步根據發展需要,扶貧工廠將增加機器,進一步擴大加工點數量和規模,優先吸納貧困戶參與務工,使更多村民能實現家門口就業的願望,讓他們脫貧致富的路子走得更快更穩。(單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