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财务总监盗走公司1900多万后被抓:聊高管招聘注意事项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高学历”财务总监盗走公司1900多万后被抓:聊高管招聘注意事项

Photo by Vitaly Sacred on Unsplash

昨天央视新闻报道了南京某民企财务经理,将公司账上1900多万元卷跑的事件,竟然是一个冒用他人身份、伪造学历且潜伏公司8个多月的前科人员……

看完报道后,老王在思考3个问题:

1、财务属于公司核心岗位,这么重要的岗位,难度就不做背景调查吗?根据该企业董事长孙先生介绍,入职前做了背景调查。公司人事部根据对方提供的两个电话,联系并确认了这位财务经理。但老王想说,孙先生公司所做的背景调查只是走形式而已。

2、詹某入职是财务经理,很快就提拔为财务总监,对这么核心的岗位,在用人方面就没有监督和制约吗?对企业来说,对高管监督和制约不是不信任,因为当权力无法得到监督和制约时,都可能权力的泛滥以及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主应当明白监督和制约的目的就是为了贯彻公司的战略方针,规范员工的行为,获得公司预期的回报。

3、在公司,出纳是核心岗位,职位虽小,但权力很大。在任何公司,

财务和出纳是分开的,即使是财务总监也不能拿到本该在出纳手中的U盾。当财务总监处心积虑地了解公司U盾时,一定要引起公司的高度重视,说不定对方就会有其他想法。任何人想转走公司财务,需要至少2两个U盾口令。而詹某为何能轻而易举的同时获得公司两个U盾呢?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公司管理问题,至少,流程存在严重的问题。

“高学历”财务总监盗走公司1900多万后被抓:聊高管招聘注意事项

Photo by Stefan Johnson on Unsplash

今天暂不讨论公司管理和内部流程的问题,我们来聊聊企业高管招聘到底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通过南京这家公司招聘“伪造身份的高管”盗走公司1900多万的事件,不得不引起企业主对高管招聘的思考。

老王认为,对企业而言,招聘高管不能太草率,而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来了解其背景。尤其是在面试环节,不能把面试当做聊天,而是要像掰包谷一样,一点点扒开浮在表面的伪装,才能看到你最想要的东西

目前,很多民企在面试时,都或多或少有这些问题:

1、把面试当做聊天。经历很多面试的职场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到一家公司面试,面试官不是围绕求职者的能力,进行多方考察和求证,而是在“闲聊”,鼓吹自己公司多牛多牛。老王建议,求职者遇到面试“闲聊”的公司,一定不要入职,里面有坑。

2、认为招聘是HR的工作,企业高管不关注

。这是大错特错的企业官僚思想。对所有企业来说,招聘是自上而下,是高管必须要重视的工作,甚至超过你对接客户和出席任何商务活动。如果高层不重视企业招聘,说明这家公司对人才不重视;如果公司把招聘工作单纯地划为HR的工作,不是公司高层关注的重点,说明这家公司内部各自为阵,根本不可能做到快速发展。真正牛叉的企业,高层都是非常重视和关注招聘工作,不光参与面试,还会及时向HR反馈入职人才的各方面表现。

3、招聘本身没有做到层层“掰包谷”,而是为了完成公司KIP。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说,他们每年招聘压力太大,只要候选人符合条件,他们就推荐给用人部门面试……对任何企业来说,招聘部门人员招聘压力比求职者找工作压力还大。如果减少企业招聘人员的招聘压力,本着为企业招聘适应发展的人才。既能减少因人才招聘增加的工作量,适应公司的人才需求,又能降低为此造成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损失。把一些人才搜索难度大的工作交给有口碑的猎头,企业只需做好高端人才的把关和审核工作,看似招聘成本上升了,但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招聘成本实则可以忽略不计。

“高学历”财务总监盗走公司1900多万后被抓:聊高管招聘注意事项

Photo by Kris Atomic on Unsplash

聊完招聘环节,老王再聊聊高管的背景调查环节。之所以南京这家企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是因为背景调查环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新闻中,该公司董事长孙先生说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公司副总参与面试,另外一个细节就是他们公司也调查了候选人,就是根据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了詹某上家企业的一位同事和詹某的母亲……

尤其后面一个细节,让招聘老司机看完都想笑。一位资深招聘人员在做背景调查时,只需要候选人签字授权,绝对不是使用候选人自己提供的联系方式来做背景调查。原因,你懂的。

老王需要强调两个细节:

1、做背景调查,候选人必须签字授权。如果候选人不授权,千万不要做候选人的背景调查,这是违法行为,搞不好被起诉。你可以网上搜索一下,很多企业HR不懂法,在未经候选人签字授权就开始做其背景调查,最后被起诉到法院的案例很多。

2、从来不要使用候选人自己提供的联系方式做调查对象。老王做过13年猎头,在13年猎头生涯中,从来不会使用候选人提供的联系方式做背景调查,就是担心有造假嫌疑。老王都是通过寻找候选人的直接老板、候选人所在公司HR负责人、候选人所在公司的高管或CEO以及候选人直接下属,做背景调查。别忘记了,候选人的直接老板对候选人可能存在主观的评价,但其他人员都会“实话实说”,尤其候选人的下属。即便任何候选人想做遮掩,但也不可能同时让HR负责人、公司高管和自己的下属为了自己背景调查说好话。

3、学信网上查候选人学历信息。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造假,尤其是照片。只要有疑点,都需要打印出来,认真对比。同时,让候选人提供银行流水,这一点是做背景调查最好的方法,造假难度太大了。

“高学历”财务总监盗走公司1900多万后被抓:聊高管招聘注意事项

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

4、企业方做其背景调查、第三方背景调查和大数据背景调查三管齐下,让造假无处藏身。对企业来说,担心自己做的背景调查出现问题时,可以找第三方做背景调查。一旦第三方造假,你可以向第三方索赔。尤其是大数据背景调查,候选人想造假都难。比如你乘坐的飞机、你的社保、你财务状况等等都可以通过大数据背景调查挖掘出来。

写在最后

信任需要基础。背景调查就是让公司老板信任你的基础。有了背景调查,才会有委托、有重任。老王最后建议,如果你招聘的人员中,排斥或不愿意让企业做背景调查,请立即终止面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