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式暴跌後,避險誰更具有優勢?


3 月的加密世界經歷了從貪婪之至到恐懼至極的過山車式轉折。開年“再也見不到一萬美元之下的比特幣”沒用多久就變成了“有生之年又見到 3800美元的比特幣。”踩踏式的暴跌不僅引發了鉅額爆倉,也讓年輕的行業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壓力測試。不過,痛定思痛覆盤過往,制定更冷靜的投資策略,或許將讓投資者徹悟,誰才真正更有避險優勢。


踩踏式暴跌後,避險誰更具有優勢?

迷茫恐慌包圍的至暗時刻

加密市場的至暗時刻,當屬 3 月 12 日以及 3 月 13 日的「黑色星期五」。行情數據顯示,3 月 12 日比特幣價格從7700美元一度跌至200周均線5500美元,隨後價格反彈至6000美元一線盤整。彼時有觀點認為,比特幣已經沒有下跌空間,不少資金開始抄底。

200周均線支撐為什麼這麼強?2018年比特幣跌到3100多美元,但始終沒有跌破200周均線;歷史上唯一一次跌破,還是在2012年11月份,但很快就重新拉了回來。然而,這次200周均線也不起作用,抄底資金抄在半山腰上,註定要被埋葬。


踩踏式暴跌後,避險誰更具有優勢?

3月13日早上7點,比特幣從5800美元下跌至4400美元,並在接下來兩小時一度跌至3800 美元一線。市場極度悲觀,比特幣歸零似乎不再是一句玩笑話。加密從業者也開始擔心行業的未來。恐慌、焦慮、迷茫,將許多人緊緊包圍。

多重因素導致踩踏式下跌

導致本輪股市和數字貨幣下跌深層原因是原油和新冠病毒疫情雙重打擊下,風險資產價格暴跌帶來的一次流動性危機。此外,加密市場高槓杆對於行情下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月下旬,新型冠狀病毒病對全球的影響開始凸顯,金融市場遭受衝擊。受此影響,比特幣在突破1萬美元之後,上漲乏力,最低迴調至8500美元,後反彈至9500美元一線震盪,一直持續到3月7日。疫情是阻礙比特幣上漲的一座大山,壓倒比特幣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原油價格戰。3月8 日“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談判失敗,沙特打響石油價格戰。當日股市休市,投資者無法交易股票。經歷了此輪衝擊,比特幣兩日跌幅達15%,但原油價格戰的影響還在發酵。

3月10 日,原油期貨遭遇“史詩級暴跌”。與石油有關的公司股價瀑布式下跌,拉低了美股的指數,當週美股兩次熔斷。美股的熔斷,最終也反映在加密市場,投資者大量拋售比特幣換取現金流。排除場外因素,加密市場內部也存在很大一個問題:高槓杆加劇了行情下跌。

由於市場做多情緒劇烈,整個2月市場槓桿居高不下。比特幣市場本身是一個高槓桿狀態,下跌行情賣出引發踩踏。場外的借貸槓桿相對較小(最高三倍),並非爆倉的主力。而當時爆倉的主力是高槓杆合約平臺,率先從內部引發了連環踩踏。

逆行而上的身影不負所托

目前各國都在降息、QE、印錢,化解流動性危機,加密貨幣以及傳統金融大概率不會再產生暴跌情況。如果央行放水奏效,加密貨幣因流動性好,肯定會上漲。如果放水不奏效,也就是以美元為首的主權貨幣信用體系的崩塌,無疑對加密貨幣是更大的利好。

與比特幣、EOS暴跌行情不同的是,HCOIN和BiKi平臺上線的SEA走出獨立行情展現出較強避險力,引發市場極大關注。SEA自去年8月上市至今,漲幅已超11倍,非小號最新數據顯示,該項目近30天上漲11.84%,單日成交額已超億元。

踩踏式暴跌後,避險誰更具有優勢?

分析SEA上漲的背後,不難看出SEA通過跟數字貨幣、節點經濟與實體經濟緊密關聯,它將區塊鏈、分佈式存儲、點對點技術完美融合,為實體經濟做支持和服務的同時,把節點價值和流量變現效果最大化,實現各個節點獲益,節點板塊形成既相互支撐,又多方共贏的關係,打通數字經濟生態閉環,從而鑄就了堅實價值增長基礎。

此前,SEA發起“時空引擎”系列活動以最高5倍USDT的獎勵回饋社區用戶,開創行業罕見高額獎勵先河,參與一二期活動用戶已全部回本。截至3月24日,時空引擎一期活動最高單個用戶發放41915.71枚USDT,總髮放4033175.99枚USDT,剩餘純獲利週期257天。二期活動最高單個用戶發放44875.86849枚USDT,總髮放16778808.11枚USDT,剩餘純獲利期將高達271天。

而SEA APP近日正式上線的“價值貢獻風雲榜”功能,基於節點商業邏輯,風雲榜以持倉、鎖倉、邀請三大維度行為數據,評判用戶為SEA項目付出的貢獻,並將其轉化為節點經濟福利獎勵給用戶。榜單自推出後得到社區用戶積極參與,未來越來越多的福利會向此傾斜,圍繞風雲榜開展一系列財富活動。通過個人貢獻值計算後,排名越靠前的用戶還將獲得包括但不限於超級節點預選資格、BSC兌換SEA資格、股權兌換資格、子鏈創世輪認購權、VIP專屬財富活動額度提升(如:時空引擎)、SEA年度貢獻大獎等多重權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2020,持有SEA或許成為最終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