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人們對一座城市的認知或記憶,往往從它的標誌性地點或建築開始。

一個沒有地標的城市是沒有識別力的,也缺乏強大的生命力。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城市地標,不只是城市歷史的代言,也傳播著現代城市的魅力,推動著城市的未來發展。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說到雙流的老建築,人們往往會想到永祚寺和雙流中學的鐘樓,它們既是記憶的承載地,亦是歷史的見證者。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欲曉遙聞永祚鍾

永祚寺坐落在雙流以北、東明社區偏東北,毗鄰雙流中學。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提到永祚寺,就不得不說永祚寺的鐘聲。

清朝人嶽昊的詩,是這樣描寫永祚寺鐘聲的:

廣都城北水雲封,欲曉遙聞永祚鍾。良吏不勞勤問夜,五更先已報金鏞。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在雙流古八景裡,永祚寺的鐘聲自成一景,即“卦檯鐘曉”

傳說當年永祚寺有一座老君卦臺,臺上一座鐵鐘,每每在夜瀾破曉時,不敲而鳴,神秘而美麗。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這不禁令我聯想到名山大川蒼松翠柏覆蓋下的靜穆寺院,寺院內低沉的木魚聲和悠揚鐘聲;想到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永祚寺的鐘聲,也應該是人世間最神秘的聲音之一吧。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我與永祚寺主持釋隆靜是早就相識的朋友。去年春,在永祚寺我和隆靜師傅茶敘,聊起了“卦檯鐘曉”之事。

隆靜師傅介紹,永祚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至今已有1200多年。唐廣明二年黃巢率農民起義,中原動盪,長安危急,僖宗西逃,龜宿蜀中。蜀中亦成皇室避難之地,僖宗姑母名李永祚,出家學佛於雙流,故後建永祚寺於城北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至於人們關心的“卦檯鐘曉”,就不得不說永祚寺後來的續建了。

隆靜師傅說,清康熙年間,永祚寺修殿二重,寺有八卦臺,臺內所掛鐵鐘,晨聲揚數里,被當時的文人稱為“卦檯鐘曉”,記錄為雙流古八景之一。

迄今為止,永祚寺有天王殿、大雄殿、三聖殿、祖師殿,古風古韻,宏偉壯觀。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清定上師親書對聯於天王殿,遍能和尚親書大匾於三聖殿;山門上‘永祚寺’三個字,系我國佛教協會主席居士趙樸初親筆題寫。”說起這些名人高僧的題詞,隆靜師傅如數家珍。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常年在白壇路散步,看那永祚寺正門外北壇路旁大大的“福”字照壁極為搶眼,每每有遊人遊寺,大都要去摸摸“福”字,帶些“福氣”回去。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而那每每於拂曉時分,不敲自鳴,聲揚數里,飄飄蕩蕩的“卦檯鐘曉”,不知何故失傳,其中玄妙,渺然黃鶴,卻是無跡可循。

值得慶幸的是,雙流老縣誌上有雙流槐軒後人劉濖所寫贊永祚寺的詩,題目就是《卦檯鐘曉》:

霜清午夜暗飛聲,入定山僧夢不驚。梵語課餘天欲曙,還從石上悟三生。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朗朗書聲詩香韻

介紹了永祚寺“卦檯鐘曉”塵封往事,自然應該交待一下永祚寺隔壁的雙流中學。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今天雙流的“60後”應該記憶猶新,那個和他們同時代風靡雙流的“小華西壩”——

那時的雙流中學,

不僅是整個雙流最美的去處,還是雙流百姓心靈暢遊和精神引領的神聖之地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而處於雙流中學內的那座鐘樓,赫然聳立在雙流中學校園內,成為當時百姓的期望,至今仍是雙流百姓仰望的一座精神地標,典雅而莊重,巍然而神聖。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唐永忠 攝

熟知雙流中學歷史的雙中語文老師劉曉芳,曾寫過一篇《鐘樓流韻》的散文,對雙流中學的建校和校內鐘樓的來龍去脈有較清楚的交代。

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鐘樓是在雙流中學建校10週年的擴建中,於1949年建成,採用仿古樓閣式建築風格,三層磚木結構,重簷疊亭。它是雙流中學變遷發展的見證,也是整個雙流教育變遷發展的見證。”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唐永忠 攝

雙流中學這片沃土,經過幾代雙流人的努力,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時,交出了令人驚喜的答卷。

從這裡走出了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機械部科技工作特等獎的曾祥龍,榮獲全國科技成果一等獎、中國科學院先進工作者的徐淑瓊,榮獲中國當代優秀醫學專家稱號的李光輝,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計算機專家胡正保……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唐永忠 攝

劉曉芳老師說,“這是一個在歲月裡不斷生長的名單,每一個名字閃閃發光,照亮著歷史。”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唐永忠 攝

而在棟樑成林的雙流中學,一株株優質的新苗正從這片沃土破土而出。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千年古剎永祚寺,晨鐘暮鼓伴學童。

學童,是人生樂章中最動聽的音符,生命畫卷中最美麗的風景。永祚寺和雙流中學鐘樓那悠揚的鐘聲,已然成為雙流人難以忘懷的記憶……

雙流一代人的記憶“地標”,如今仍在延續城市記憶

記者 楊顯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