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后,你的理想是彻底改变了还是在继续挣扎?

旭皓


[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无论现在是继续挣扎还是理想早已改变,这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what][what]首先来看看什么是理想?

教科书上讲,所谓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这些宏观的思想内容如何体现到我们微观的言行举止上呢?

拿我自己来说,18岁上大学,对于未来自己要成长为什么样子,要去做什么工作完全没有概念!

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有篇命题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我当时就写了假如我是老师,如果这也可以算作理想,大概少年时期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

然后就是要上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很多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其实有些时候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就那么点分,怎么选都是没得选![流泪][流泪]

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要开始工作了,也是海量的工作简历投出去,大概只要能有回复就已经很开心了!这个时候似乎距离最初的理想越来越远!

我大学毕业那年也是投了简历想当老师的,可是凡是投出去的想当老师的简历都没有得到回复[流泪][流泪]。为了生活也只能选择了一家公司从基层做起。所以一路下来,竟也走过了15年。如今已到不惑之年,当老师这个理想已变得遥不可及,当下的工作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现在偶尔和朋友聊天会谈起以后想做什么。我说特别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店铺,至于想经营什么还没想好!

看看,理想总是有的,但是如何去实现,缺乏的就是行动力!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人生没有清晰的脉络,加上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勇气去付诸实践,不愿意面对自己,改变自己,不能够走出自己现有的舒适圈!所以一路走过也是得过且过,还不能拥有奋进的快乐!


啊伊舍


婚姻有七年之痒,工作有十年之痛。工作长了,个人的理想信念可能已经在岁月的打磨中失去了棱角,变得平庸而世故。也有那些还在为自己理想挣扎的人在由犹豫徘徊,即舍不下眼前的苟且和无奈,有无法同看到未来的诗和远方。

人生本就是一场苦难的历程。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社会差异。这种不同会割裂人的信念,尤其是工作十年后,已经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不能随心所欲的去拿明天做赌注。因为自己的决定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生活的压力逼迫着你做出妥协。这也是很多家庭中的困境。

当你迷茫时,你困在其中无法摆脱,就只能在这个小圈子里消耗掉自己的人生。

如果想改变,就的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换一个思维的角度。我们过去总是先把自己假设在一个不可逆转的困境中,然后说服自己在困境中向生活低头,给自己不想改变生活现状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虽然处在困境中,我们是否可以在怨天尤人的时间里重新让自己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把过去抱怨愤怒的时间,用在新技能的学习运用上,这样当你熟练后,他就成为你赖以生存的第二技能。时代需要的是同事拥有多重技能的斜杠青年,毕竟多一条技能就多给自己一条谋生的本领。

只要把这个思维观念转变过来,你就发现并不是那么多在意理想的改变还是放弃了。通过自己实际努力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齐天大猴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过一篇作文《我的理想》,那时,我的理想很坚定,就是做一名老师,因为我的妈妈就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很崇拜她。

上小学的时候,妈妈还是一名民办教师,后来经过自己的学习、考试,成了一名公办教师。

她教出来的学生成绩都很优秀,经常在镇里边名列前三,受到很多老师和家长的肯定。

妈妈很认真也很努力,再顽皮的学生到了妈妈手里都变得乖巧,再难的知识在妈妈讲起来总深入浅出,孩子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妈妈脸上的笑容总是比孩子们都灿烂。

我们的村子很小,一个村子里绝大多数的学生妈妈都教过,妈妈在大家眼里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不知不觉间我在心中播下了从事教育的种子。

我的理想从做一名理发师、一个售货员,渐渐地变成做一名教师,做一个和妈妈一样的教师,涵养、儒雅,有广博的知识,有生活的情趣。

后来中考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很顺利地来到和妈妈相邻的学校,也做了一名老师。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妈妈的鼓励下,加上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参加过很多的优质课比赛,以及论文评比,成绩都可圈可点。

那时候我的目标就是做一名优秀教师,像窦桂梅这样的老师,有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经验总结,在教学的岗位上用心耕耘一辈子。

当然我也是这样做了。

期间也有不少退缩的时候,比如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有收入和别人相比并不是太高,买房子的时候自己会捉襟见肘,不能有很好的物质条件。

但是,做教师让我有了一颗丰富敏感的心,在生活中我总是能捕捉到一些细腻的情绪,由此也逐渐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个人只要有自己的特长,在自己的特长上生根发芽,就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我开始在今日头条上写文章,向别的刊物投稿,虽然仅仅是个开始,我相信只要努力写下去,一定可以看到自己的成就。

成年人的世界哪个不是在努力挣扎啊,只要自己的目标不变,不忘初心,总会有开花结果的时候。

当你累了的时候不要慌,不要急,慢慢等一等,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明确自己的方向,相信在今后的路上会走得更稳一些。

认真去做的一件事虽然很难,还是会给你带来成就感的。

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今天的苦苦挣扎都会成为我们奋力拼搏的盔甲,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橙子老师说


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十年真的可以磨灭一个人的斗志。

我一位学姐,读的免费师范生,因为家庭贫困没得选择,她刚开始想着可以先履约再自己出去找工作,免费师范生需要到农村去八年,当时的她元气满满,斗志昂扬。在真的去当了三年老师之后,她发现在那个农村,真的什么得靠关系,评职称,工资没有钱更是寸步难行。自己工作也不是压力很大,拿着稳定的工资也是很好的。现在的她不准备改行,说不定以后可能会去好一点的学校。

真的可以磨灭一个人的理想,不是还有那句,生活中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吗?但是很多人都不能苟且,哪儿来的诗和远方。



小美话情感


工作十年后,我的理想彻底改变了:做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年少的时候特别想当个企业家,现在不得不拿着很低的工资,捧着所谓“铁饭碗”。

刚毕业那会,豪情壮志,找工作到处碰壁,摆摊也被人到处撵。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电脑民工的工作,每天加班很晚,很累,那时候特别迷茫。每个月工资除去吃喝和房租,几乎剩不下什么。

  • 后来,父母让我回老家,我有些经验,继续在电脑上画图纸,月薪平均过万。后来也是天天加班,实在厌烦了。

两年后我考上了事业单位,拿着固定的工资,人生几乎能一望到底。

所以,年少时候相当霸道总裁的梦彻底破碎,理想彻底改变。过了30岁,冲劲和激情都没有了。没有拼搏的勇气了。


鱼鱼盘盘


我认为在步入社会工作后,只有很少数的人能够坚持原本的理想,因为很多人的理想往往是不太现实。

在上学时期,我也曾有过远大的理想,诸如: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为了生活而活着,但是等到真正步入社会工作之后,却发现自己以前真的是很傻。

因为在这个社会能够活下去就已然实属不易,多种因素掺杂在一起,使得我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慢慢的屈服于生活,变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样子,要不怎么说社会是残酷的呢?

当然,也有很多人有着优渥的条件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使得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残酷竞争,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所以说,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也没有绝对的真假,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信念和毅力。



小游趣谈


彻底改变



奔跑的阿郑


工作多年后,我的理想是改变了,但为了生活,还得继续努力。生就是为了活,当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就得转变思想,把心态放端正了,活下去的勇气也会更足。生活也慢慢变精彩的,加油,苦逼的人生![奋斗][奋斗][奋斗]


爱爬山的阿姨


理想深深的埋在心底,被生活压迫得都快要忘记理想了,现在的理想就是一家人健康的在一起,都能好好的活着。


KellyLiu638


理想是什么?工作十年后,这只是上一代人,十年的挣扎。下一代人,为期工作十年,又开始了新的挣扎。没有一个平淡或上进的心,你会永远挣扎的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