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出2020年第1號預警:聲稱貸款賬戶需要註銷是新的詐騙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騙子的詐騙對象中,有的是辦理過貸款的,有的沒有辦理過。即使過往沒有網絡借貸經歷,騙子也會稱消費者的身份信息被盜用,有貸款記錄,需要配合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貸款平臺註冊過,若長期不註銷會影響個人徵信”“銀行需要回收學生助學貸額度,否則影響個人徵信”……近期,不少詐騙分子利用上述理由進行詐騙活動,“註銷貸款賬號”套路令不少年輕人上當受騙。
真實案例:
小林接到一個自稱是某借貸平臺的客服人員的電話,他說小林之前讀書時申請過助學貸款,現在國家政策調整,需要註銷賬戶,消除貸款記錄。
小林表示自己並沒有申請過此類貸款,對方稱可能是身份信息被盜用註冊了貸款賬戶,如果不盡快註銷該賬戶,就會產生滯納金,且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騙貸。
小林聽後心裡一顫,於是添加對方QQ好友瞭解詳細情況。隨後,客服人員叫小林下載了多個含有借貸業務的APP,指導小林將貸款額度提現,然後轉到指定銀行賬戶上,只要將貸款額度清零後即可註銷貸款賬戶。
小林相繼在兩個APP的借貸平臺裡分別取出最高額度49000元和39000元,並全部轉到對方的銀行賬戶上,以為這樣操作就可以順利註銷貸款賬戶了,誰知經多次催促,對方表示仍然無法註銷。小林意識到自己被騙。
詐騙套路:
1、冒充專業,熱情服務,設置圈套
首先,騙子會冒充知名借貸平臺客服人員,用專業術語“影響個人徵信”、“註銷貸款賬戶”、“消除貸款記錄”等,引起當事人內心恐慌。
2、獲取信任,互加好友,熱心指點
接下來,騙子會以“大學期間”、“2015-2016年”等字眼迷惑當事人,在取得當事人的信任後,互加QQ好友,遠程指導其下載多個APP貸款平臺,按貸款額度取現後,再把這筆資金轉賬到指定賬號進行“核驗”。
3、後臺核實,苦等無果,最後拉黑
最後,騙子會反覆假稱後臺核實不到相關信息,不斷要求當事人登錄多個貸款平臺操作取現並轉帳。到反應過來,當事人才發現損失的資金均是自己申請的網絡貸款,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最終還是要自己償還。
加強甄別 謹防套路
1、勿入銷號圈套,個人徵信不可改。
通過此次騙局不難發現,騙子們就是利用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對個人徵信的重視,以及他們對金融知識瞭解不多的弱點,以“不註銷貸款賬號就會影響個人徵信”為由實施詐騙。
實際上,個人徵信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統一管理的,任何人無權刪除或修改個人徵信信息,因此騙子所說的通過註銷賬號來修改個人徵信是不可能實現的,市民要警惕此類詐騙信息和電話。
若是市民想要了解個人的徵信情況,可在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官網進行查詢。另外,市民應保持良好的借貸記錄,按時還清貸款,個人徵信就不會受到影響,而逾期不還貸款,才會影響個人徵信。
2、切勿輕信他人,官方查驗真偽。
一旦接到自稱網貸平臺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的電話,凡涉及金錢、銀行卡、密碼等關鍵字,市民要提高警惕,不添加對方發來的任何聯繫方式,不輕信對方發來的截圖和信息,不輕易在網貸平臺借款轉賬給對方,避免出現掉錢袋子還得還貸款的情況。對於存疑的事項,要通過官方平臺、官方客服進行查詢核實,多方辨真偽。
3、注意信息保護,選擇正規渠道貸款。
部分網貸平臺存在用戶信息洩露的風險,而互聯網黑產又不斷收集各個平臺的借款信息,讓詐騙分子可以輕易地獲取到借款人的詳細資料(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等)。
建議市民不要申請非正規網貸,非正規網貸申請得越多,信息洩露也越多。註冊時須留意平臺的隱私保護政策,儘量不要將個人信息交給他人註冊,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同時不隨意出租、出借、出售身份證和銀行卡等。
此外,課題組建議,需要貸款時,應儘量通過銀行等國家正規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降低貸款風險,防止信息被洩露。
騙子常用手段
1、“貸款平臺客服”來電要求註銷賬號,並詢問在校時期是否有貸款記錄。
2、在校期間曾註冊網貸平臺賬號: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需要配合註銷賬號,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3、在校期間沒有註冊貸款的:當事人的身份信息被盜用註冊了網貸賬號,有貸款記錄,甚至未還清,需要配合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5、指引下載某金融平臺APP查詢貸款額度。
6、貸款轉賬。
提醒:
1、官方客服人員不會通過私人或私下的方式聯繫客戶。警惕以賬戶異常或註銷網絡貸款賬戶名義與消費者私下溝通的行為,謹防詐騙風險,保護個人資金安全。
2、如果您開通及使用借貸產品,只要按時還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不要輕信徵信異常或修改負面徵信內容。
3、當接到自稱官方工作人員的電話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對於存疑的事項,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向官方客服諮詢。
4、凡是接到自稱貸款平臺客服信息,以“在校期間貸款記錄影響個人徵信為由,指引配合註銷貸款賬號、清空貸款額度”的,都是詐騙,防騙牢記:不聽、不信、不轉賬。
閱讀更多 錦州網警巡查執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