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难寻的古意

1988年,中日合拍的[敦煌]公映。

最近,出于种种原因,有幸再次看到这部影片。

在当下,这样的影片,值得珍视。

因为中国银幕上失传已久的“古意”,被这群日本人,留在了胶片里。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注意,是“拍出古意”而非“复原古代”。

因为影片对于北宋服装、道具的复原,远没有到十全十美的程度。

其中,甚至充满了日方创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想当然”,导致讹误横生。

但影片的精良制作,还是呈现出了他们的用心。

翔实的考证,结合对画面质量的良好把控,是这份“用心”最好的体现。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比如开场的殿试场面,举子赵行德在宋仁宗面前,回答策问。

能看出,殿上仁宗、大臣、赵行德的服装,大抵还是靠谱的。

君臣服饰,直脚幞头、团领袍,包括大臣朝服上的小团花纹,基本符合史实。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当然,仁宗的明代衮服,以及宫殿里明清风格的细节就不靠谱了)

赵行德的服色,也是宋代所特有:

宋朝平民,衣着大多为黑白两色。

他头戴的软脚幞头,也是宋朝士人,最通行的帽子。

所以,后来的酒馆场景,众举子衣着相同,也有依据。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除此之外,影片在构图、光照、色彩的把控上,进一步复原了氛围。

比如殿试这场戏中,景深镜头突出了宫殿的空旷。

主光源从紧闭的隔扇门窗中透过,亮度较弱的硬光,更突显了殿试气氛的黯淡压抑。

加之考官连连逼问,难怪赵行德要大汗淋漓了。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低沉的开场,有益于剧情低开高走,人物先抑后扬的对比。

同时,也复原了时代氛围的真实感。

那个主要依靠灯烛照明的年代,就该如此。

相比之下,如今一些古装剧,高亮度、高对比度的画面,几乎亮瞎人眼。

导演恨不得告诉全国人民,中国古代是有电的,而且不要钱,随便用。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文戏的营造,还不是影片最出彩的部分。

战争场面的铺陈,恢弘壮丽,而不失真,体现出了古代战争的特点。

那个时代的金戈铁马,绝不是单靠“人多”的打群架冲锋,就能实现的。

有序而有效的战阵,才是取胜的法门。

[敦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智慧,与今人拍摄的某些战争戏,大异其趣。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比如西夏军的日常训练场景。

片中,骑兵的训练,是两排骑手,持长棍冲锋,模拟骑枪冲刺,一回合将对方击落下马者胜。

利用冲击力,紧握长枪,一击毙命,才是战场上骑兵长兵器的惯用法。

再看近年古代战争剧,马军将领交战场面,让人笑出眼泪:

两人手提数十斤的长枪大戟,在马鞍上如体操运动员,闪转腾挪花样百出。

别说不合史实了,牛顿在坟里都躺不踏实。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同样,在实战上,影片也对古代战争的阵法,有一定考究。

在此,我们以片中甘州之战中,骑兵的表现为例。

战役中,西夏骑兵,冲向回鹘弩手队时,骑兵之间间隔较大,类似于步兵中的“散兵线战术”。

这是为了避免敌军射手集中射击,在密集队伍里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而回鹘骑兵迎战,双方骑兵对冲时,采用的是锥形阵。

一骑当先,之后人员逐渐增多,形成前细后粗的阵势,便于突入对方的骑兵群。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战阵的真实,加之大全景镜头,对于壮阔场面的展现,令人为之气夺。

柔光又凸显了沙漠昏黄的色调,使战争场面的每一帧,都有如一幅破阵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意,就这样跃然而出。


《敦煌》:西域汉土的千年悲歌


今天的某些古装剧,从美术到服装、道具,都是一副暴发户下葬气势:

有钱不懂花,又花不完,索性连寿衣都镶金嵌玉——可又有什么用呢?人都死了。

现如今,这部[敦煌]有必要重拾、重看。

那个时代,即便是商业大片,也对历史有着钱穆口中的“温情与敬意”。

可惜,[敦煌]与那时的电影工业本身,也将成为敦煌遗卷般的古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