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上吊是有骨气还是逃避现实无能软弱?

沈静轩


崇祯十七年,一位衣衫褴褛, 落魄不堪的背影出现在煤山,在一片哀嚎声中,当初誓要励精图治的皇帝——朱由检,面对着满目疮痍的紫荆城,痛哭流涕。

想想十八年,一路走来,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当初是入住皇宫,登基为帝,铲除阉党,意气风发,只为中兴大明。落得如此地步,心有不甘,但想到堂堂皇室,竟要落入贼寇之手,心灰意冷的崇祯帝走向坤宁宫。

“大势去已,尔为天下母,依死”听到丈夫这些话的周皇后,不禁仰头痛哭,自缢房梁。朱由检头也不回的连下几道圣旨,赐死所有嫔妃。真是“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这时,突然想到涉世未深的三个皇子,崇祯皇帝实在是放心不下,急忙吩咐太监唤来三个儿子说;'如今北京城陷落,你们就再也不是什么皇子了,而是要扮成平民的身份逃出城内,另谋生路。'再三嘱咐;'见到年纪大的官,要叫老爷,年纪轻的,叫相公;见到年老的平民,要叫老爹,年轻的叫兄长。’

嘱咐完这些,朱由检挥了挥手,打发走了皇子,威严的父皇形象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心想‘这几个人的生活可都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那里受过这些苦,是生是死未卜,把希望寄托在这几个人身上,无疑是多虑了。‘

崇祯皇帝一口一口的把酒塞进罪里,吓得身边太监们是动也不敢动。朱由检起身,登上了万岁山,面无表情的咬破手指,写下一道血诏在自己的内衣上。

“诸臣误朕,朕无言面对先帝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绝勿伤我百姓一人。”

说罢,自尽身亡,以死明志。


温子哩


崇祯认为自己上吊不是逃避现实和无能软弱,而是履行祖宗的誓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都亡了,你崇祯是罪人,不上吊还能怎样,至少这样死的尊严!


当然崇祯也不是一味求死那么慷慨英勇,他也是怕死的,在李自成没有攻破北京时,他也计策过逃跑,跑去南京,不过由于崇祯多疑刻薄寡恩,没有成功!本来崇祯叫人去南京考察做好逃跑准备,结果机密泄露,崇祯好面子死不承认,把那个人给杀了,这就很没有担当了!又想逃跑,又想不担当弃国家不顾的罪名,这怎么可能呢,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崇祯就是优柔寡断,软弱无能,跑就跑嘛,怕什么,祖宗训言算什么,都没命还顾什么面子,崇祯是有机会和时间跑路的,可崇祯就是死要面子,就是不肯担当逃跑的罪名,想让大臣们去说出来,自己就顺坡下驴,逃跑就做成了!可大臣不相信崇祯啊,这崇祯是刻薄寡恩的主,不能相信,之前很多人替崇祯背黑锅,结果好处没捞到,个个被砍头,谁还愿意相信崇祯呢!大臣说了,还不被你用叛国的罪名杀头嘛,所以所有大臣都坚决反对迁都逃跑,谁逃跑就是千古罪人,崇祯也就无可奈何了!


崇祯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朝灭亡有他的责任,都说崇祯勤政,可没用啊,功夫用错了地方,那些为他剿灭农民起义的将领,没有奖赏,到头来还被杀了,这样的皇帝谁给你卖命呢,连袁崇焕都被一个小小的反间计给杀了,这样愚蠢的皇帝,谁还跟他混呢!结果北京城破,众叛亲离,没有一个大臣护送崇祯逃跑,人混到这个份上,除了死还有什么呢!崇祯终于明白,这是所有人都盼着他死呢,不死还能跑到哪里去,他也不识路,没人带路逃不了,崇祯绝望了,生无可恋,也就吊死在煤山,至少这样做还保留点尊严,被李自成抓住了,也许就没有什么好下场了,反正都是死,这样还留个全尸,李自成不就把崇祯的尸体收了葬去皇陵,这比投降待遇好多了!


崇祯上吊那是自作自受,该跑时不跑,跑了还能有机会东山再起,这明朝灭亡,还不是他一手造成的嘛,本来有机会不那么快灭亡的,结果自己操作失误,白白葬送了明朝,怪不了别人!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崇祯未必听过这句话,但他肯定是想活,最终吊死煤山,那是走投无路的无奈选择,无关乎勇气,也与性格无关。

那有人就会说了,既然你崇祯有骨气,也不是逃避现实,为什么不去直面李自成,痛斥反贼,或者拿剑去与李自成战斗到死?

谁都不想死,崇祯也一样,起初他曾想过逃。崇祯十七年正月,与群臣商议南迁,未果;李自成攻入山西后,欲调吴三桂来抵挡,被首辅陈演阻挠,未果;三月一日,李自成攻破大同后,崇祯召吴三桂勤王,吴三桂领命却逡巡不前;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围攻北京城,崇祯召群臣突围,无人前来。眼前只剩下两条路,要么被俘,要么自杀。

被俘之后苦求李自成就能不死吗?已经死了的福王怕是不会这么想。自东晋以后,末代皇帝鲜有善终,崇祯也不想被凌虐受辱,真要落到农民军手里,那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也难了,自杀是他保留尊严的最好方式。


寒星针


崇祯帝自缢煤山,和逃避现实无能软弱没有半点关系。他如果是个软弱的人,怎么有吊死自己的勇气?崇祯不是个完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却唯独没有“软弱”这一项。

(电视剧中的崇祯帝)

事实上,如果他胆子小一点,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前迁都南京,没准还更好一点,南京有着完整的行政班子,离起义军和清军都有一定距离,大明幸许还能再挣扎一下。

但源于内心的骄傲,阻止了崇祯逃跑。如果纯以结果来论,这当然是不明智的。可是,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崇祯坚守北京,对于奋战在一线的明军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也安定了京城人心。

倘若他选择南迁,京城百姓将人心惶惶,北地将士将无心作战,说不定败得更快。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像南宋那样占据半壁江山。

然而崇祯不是赵构,他接受不了祖上传下来的江山到自己手中少一半,所以犹豫过后还是留在了北京。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起义军包围了京城,十八日晚上,崇祯在亲信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登上了煤山,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烽火默默无语。他知道大势已去,叹道“苦我民尔”,太监张殷降他投降,被他一剑刺死。

十九日凌晨,崇祯带着十九名太监冲出皇宫,打算从东华门突围,被起义军所阻,转向朝阳门,准备投奔成国公朱纯臣,但朱纯臣竟然闭门不开。崇祯无奈之下只好回宫,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

可想而知崇祯有多么失望,悲愤地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他那么决绝的自缢于煤山,和这两件事情很有关系。他以为所有大臣都背叛了他,其实并不是。虽然朱纯臣一点也不纯,投降了李自成,还带头上表劝其登基。但更多的明臣,对大明忠心耿耿。

他们之所以没去皇宫,主要是因为城中混乱没听到钟声,听到的也被乱军所阻,因而没能及时赶到。得知崇祯身死的消息后,一百多名大臣带着自己的家人殉国,有的喝药,有的上吊,有的战死。黄泉路上,崇祯并不孤单。

总之,崇祯是明朝最悲催的皇帝,他的大部分前辈随心所欲作天作地,活得特别潇洒。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却还是没能挽救大明,简直让人为他感到遗憾。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崇祯皇帝走了这一步,令人叹惋!可见在封建社会,做皇帝也是个高风险的职业。

首先要说的是,崇祯不惧死,怕死就不会去求死;其次说明崇祯心不够大。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有什么呢,何必这么拗呢?

不管怎么说,崇祯这个人,勤于朝政,严格自律,天天心里想的就是富国安民平天下,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个好皇帝。

但是皇帝就是皇帝,最终要以结果为导向,讲究的是成王败寇,国亡身陷,因此,崇祯又是一位失败的皇帝。

崇祯的命也不咋地,你看他前面的几代皇帝,朝政能不管就不管,该享乐就享乐,风流潇洒走一回,太太平平过一生。到他这里,就摊上大事了,内忧外患,狼烟四起,忙的他是脚后跟打后脑勺,一刻也不能消停,临了,还成了大明的亡国之君。

当然,大明朝最后的烂摊子是几代人累积造成的,说积重难返也不为过,作为大明的后期执政者,没有非凡的气度和超常的能力是难以挽救时局的。

以崇祯皇帝的敬业精神,做个四海升平的守成之君是可以的,让他力挽狂澜拯救王朝于危难,确实太难为他了。


微山秋水


忠贤若在,局面何至糜烂如斯?

崇祯一上台便搬倒魏忠贤,自毁长城,从此东林党人坐大,明政府逐渐转变为向东林党人服务,明朝进入倒计时……

崇祯上吊是既有骨气,也是无能软弱,逃避现实。崇祯即无助,也无奈,更无能。

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痛苦的写下了生平最后一份遗诏,就携带着不甘和愤恨,在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死,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崇祯本来是做为王爷来培养的,不懂帝王之术,骤然登上大位,即是他的悲哀,更是大明的悲哀。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从崇祯的所作所为来看,崇祯当然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皇帝,奈何明帝国大厦将倾内部矛盾重重,非一人之力可以力挽狂澜,王朝兴衰历史定律。

崇祯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急于拯救一个注定衰落的王朝,做事就未免操之过急,对于臣下的赏罚过于偏激,重则枉杀大将,导致臣下离心做事畏缩。

崇祯算是个勤君,勤勉政事,奈何大明王朝千疮百孔已经腐朽不堪,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非短时间能够扭转局面。

从继位开始的雄心壮志到城破国灭的壮志难酬。崇祯最多只能做一个守成之君,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做不了中兴之主,可以说他软弱。崇祯是一个悲剧人物,裹挟在历史的车轮中不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

综上,性格决定命运!崇祯帝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直到生命的最后,崇祯帝都认为:明朝覆亡原因,都由“诸臣误朕”!他临死还不认错,也不自省。其实许多人同情崇祯帝,是认为他还是一个勤政之君,同情他的“生不逢时”。虽然出生不能违逆,但可以顺应。



当代曹植


除九位大官随崇祯自尽外,级别低一些的官员及全家自尽者多达上千人,六部官员自尽者最多。另外,还有驸马都尉巩永固全家,刘文炳全家十六口,卫时春全家十八口以及百余家皇亲国戚集体自尽。除北京后,地方官员举家自尽殉国者亦有数千,留下姓名的就有几百人。

中国历史五千年,改朝换代好几次,像明朝这样文武官员大规模殉国,还真是不多见。因此可以说,崇祯还是最有骨气的,就连清朝都非常敬佩,殉国大臣许多都赐了谥号,并传旨国人为崇祯服丧三天,举国哀悼,国家虽亡,但从皇帝到大臣,能让对手佩服,这在历史上也非常罕见。


凹凸花开


个人觉得崇祯上吊是既有骨气,也无能软弱,逃避现实。

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在煤山眺望着北京城满城的烽火以及混乱嘈杂各色人群,心境凄凉到了极点,他痛苦的写下了生平最后一份遗诏,就携带着不甘和愤恨,便与他最忠实的奴仆王承恩一起在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死,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解读这一分遗诏,准确的说应该称为遗书,其中虽然有自我反省之意,但是更多的则是对他臣子的责备。怨恨之情,跃然纸上。

作为大明帝国的大boss,崇祯是有骨气的,面对大明江山的支离破碎以及首都的失守,他用一种铮铮铁骨的豪气激发起后世的人们对他的无限的同情 心。自崇祯元年即位便以雷霆的手段扫除魏忠贤,他那时候是何等的豪迈!然而经过十七年的亲政,面对天下越来越糜烂的局势,以至于最后一发而不可收,让这位年轻的帝王常常心惊肉跳、忧心不已,他想不通为什么局势在他手里如此糟糕,以至于他在临死的时候还在怨恨他的臣子们,在北京危若累卵的时候,他不愿意南下,何尝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呢?不可否认,他的臣子有一些尸位素餐之辈,但是何尝没有为国为民的忠勇之士啊,像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以及被他直接或者见接致使的一批批名臣宿将, 他们为这个朝廷流血牺牲,抵御外虏内寇,最后却成了他们所效忠的皇帝口中的绊脚石,何其可悲。所谓御下无法,

事的时候只知道把错误推诿给他的属下,这些种种,通过崇祯的遗书把他的无能懦弱彰显的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崇祯是有骨气,但是在他的性格里 同样充斥着逃避现实、懦弱无能的基因。


川娃子123


姑且不说有骨气,但肯定不是无能软弱。崇祯皇帝是勤政的恨不得事事操心的皇帝,前线的战斗都去瞎指挥。刚愎自负又不能用人,诛杀袁崇焕,逼洪承畴决战,典型的瞎指挥领导,在某种意义上还不如无能软弱。但他确实不是无能软弱,而是能力差,帝王大学没毕业。

骨气这事就很有争议了,你很难认定为社稷死是骨气,还是图谋东山再起是骨气,这就和评价项羽乌江自刎一样富有难度。但他临死前杀妻灭子的决心打动了我,我认为他虽然能力差,还是有骨气的,如果换一个大臣身份,或许他会是个诤臣未可知。


寻找有趣儿


崇祯上吊不能说是逃避现实,因为逃避现实的人往往无所作为。而崇祯,是一个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人,他在最后还派遣了朝中大臣去各镇监军,虽然结果是监军投降,而军人死守,但这只能这么崇祯所言,他的大臣是误国之大臣。而崇祯,即使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现实,也没有退缩过。在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也想到了杀死自己的女儿,避免她们受到侮辱 ,他一直清楚的看着现实,所以他的上吊是自己对无奈现实的最后抗争。

当然,说他软弱无能是有点正确的,但最多也就正确一半,那就是他可能有点无能,但却并不软弱。崇祯十七岁登基,以一个少年的勇气斗垮了魏忠贤,从这一点看,他是勇敢的。但这种做法是不是正确的,就有了争议,魏忠贤作恶多端没有错,但他有一点是有用的,就是为国家创收,使国库不再空虚,大明最后的灭亡,无钱也是最大的一个原因。而且,在以后的各种举措中,崇祯也犯了不少错误,至少因为他的原因,死了很多的武将,在那个战事多发的时代,他们无疑是国家的财富,大明到了最后,可以说是无将可派的地步。

结合问题,崇祯上吊,就应该说是骨气了。大明政权最大的特色是硬气,从不服软。大明从最初的战斗中诞生,又与北方游牧民族开展着持久的斗争。现在,敌人兵临城下,尽管这个敌人暂时还不是那个游牧民族,但对崇祯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李自成和他也是老对手,对待对手的办法,他的祖先是有套路的,那就是死战到底。可现在的崇祯,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所有武器,赤手空拳不是不可以战斗,只是有着必败的结局,如果能够战死倒没有什么,但如果被俘,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又是一番羞辱。还不如自己求死,保持最后的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