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带她过上富足生活,她却说:“有了妹妹后,我的心态崩了!”

【1】

前几天,一位姐妹向我诉苦:“隔离期间,和继女呆在同一个屋檐下,我快疯了!”

继女是她老公与前妻所生的女儿,在一所寄宿制贵族学校读书。最近学校都没开学,平生第一次这么长时间跟继女相处。

姐妹说,这个女孩看上去不说话,挺乖的,但一处起来怎么都别扭。

“成天只对着她爸爸笑,扭头对我就没有表情,我都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什么,有时候莫名其妙感觉紧张,瘆得慌。”

“叫她来吃饭,走过来什么也不说,就直勾勾盯着我。直到她爸爸走过来说有你最喜欢的鸡腿,把鸡腿换到她跟前,她才坐下来。她是不满意我没把鸡腿放在她跟前吗?”

“有一次我们坐在沙发上聊天,她突然挤过来趴到爸爸身上,借口要看手机里的照片,故意赖着不走。总是这样,只要我跟她爸爸稍微表现亲热,她就一定会来横插一脚。”

“被惯坏了,6岁了还要穿纸尿裤睡觉,还要爸爸给她换。如今13、14岁了,把脏内裤旧袜子全往床下丢。提醒过她却依然故我,又怕把话说重了,被她恨上。”

“她觉得脸上干就擅自用我的护肤品,2000多元一瓶的精华啊面霜啊,也不洗手就往里面抠。我倒不是心疼钱,而是这根本不是给孩子用的啊。我还特地上网找了少女适用的买给她,结果她嫌档次低,一次都没用过。”

“对着这么一个祖宗,我教育也不是、不管也不行。我不是不想处理好关系,可是真不知道怎么掌握这个度啊!现在我心理压力特别大,简直都有点神经质了!真希望学校快点开学,我才能解脱。”

后妈带她过上富足生活,她却说:“有了妹妹后,我的心态崩了!”

【2】

后妈难当,大概是个不可违抗的必然。

童话里的后妈,个个心肠歹毒;世人眼中的后妈,个个心狠手辣。虽然狠毒的渣后妈总会有,但是怀有善意的也不在少数。只是,你的初衷再善良,总是敌不过现实的困窘。

有位姐妹曾吐槽:

总说后妈比不上亲妈。可,亲妈哪里好了?

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的,偶尔看看孩子,就一味纵容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吃零食。而天天陪在孩子身边,照顾吃穿管教学习惹人讨厌的是我这个后妈啊!

我在这个家里好歹是家长吧,要不要管孩子?可管了也是错、不管也是错,被孩子恨被外人说,真是令人寒心!

是啊,成为后妈,真是一场道德、人性与耐心的考验。你被期待成为“圣人”,要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视若己出,关键是,还得做得比孩子亲妈还好。毕竟,亲妈骂几句打两下,也不会背上恶人的骂名。

所以,在非原生家庭里,后妈永远是背锅侠——你做得千好万好,也敌不过一次没做好。

我想起某论坛上,曾经火过一个帖子。

帖子的作者,是一个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父母离婚的女孩。后来她爸爸再婚了,娶了一个条件不错的妻子。后妈觉得继女一个人被丢在乡下当留守儿童怪可怜的,便主动提出将孩子接到城市,带在身边。

后妈家底殷实、住着别墅,从此,那个女孩便过上了与农村截然不同的“天堂般”生活。这个女孩小时并没被教养好,很任性、有许多坏毛病,但后妈一家并没有计较,尤其是后姥姥、后姥爷,对她十分怜爱。

于是女孩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这就是我亲妈”的想法,直到后妈生下一个妹妹后。

后妈带她过上富足生活,她却说:“有了妹妹后,我的心态崩了!”

她发现,这个家里,她和妹妹是有区别的。

妹妹的衣服是进口的,她的衣服是从商场里买的;

妹妹有自己的专属零食柜,而她只能跟全家人吃普通的;

妹妹有妈妈专门盯着学习辅导,而她学习要靠自己;

妹妹上了一流985,而她只考上二本;

妹妹有了家里给买的两三套房,而她却只能得到“出嫁时给十九万”的承诺;

……

所以这女孩心态崩了,她不愿意再叫“妹妹”,她吐槽“一视同仁”的后妈太虚伪,她认为是父母的不公平,造成了她和妹妹的生活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这个女孩的失落与郁闷,是因为和妹妹成长境遇的不同引起了心态失衡,这其中有着太多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一味责怪这个在错位断层中长大的孩子。只是,如若后妈知道继女内心这积淀20年的愤恨,又会怎么想呢?

后妈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孩子的这颗心,捂了这么多年都没捂热,反倒叫自己被恨上。恐怕只会伤透了心,长叹一声“养不亲的白眼狼”吧!

后妈带她过上富足生活,她却说:“有了妹妹后,我的心态崩了!”

【3】

后妈难当,都怪孩子白眼狼骂?

晴朗觉得,这个被后妈带大的女孩,她的怨念不独在重组家庭里有,在每一个没有处理好子女关系的家庭中都有,比如重男轻女、又比如二胎争宠,都会有孩子感叹父母不公、都会有积攒的怨恨。

她的恨不来自于自己的不懂事不知感恩,也不来自于后妈的自私虚伪。在这怨恨之下,真正深埋的,是没有被处理的对“失去”的恐惧,是没有被填满的爱的空洞。

不要怪她不懂感恩,因为物质生活纵然富足,仍没有一位家长,真正担负起对她教育的责任,帮她在这个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帮她建立起自尊与自爱。

所有的孩子最需要的,无非是从一个稳固家庭中获得的“安全感”。

孩子们都害怕生活动荡,害怕亲人离去。他们需要自己被看见,被接纳,需要一个稳定而从容的依恋关系。他们并非铁石心肠,他们其实内心深处更渴望爱。

只是,他们更害怕伤害。

经历了父母离婚的孩子,心中的安全感本来就被动摇了。他们讨厌变化、排斥陌生人,会本能地把后妈当作后来的“入侵者”。

而当他们不得不接受了新组合的家庭后,他们便对后妈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孩子的心中,后妈必须做得更好,同时必须保证能一直坚持这么好,才能赢得自己的信任。否则这个女人,便不配进入我的家,更不配叫她一声“妈妈”。

后妈带她过上富足生活,她却说:“有了妹妹后,我的心态崩了!”

【4】

有些后妈吐槽说:“我真的是很用心去关心他、讨好他,可他总那么抵抗我!”

其实,任何时候对孩子都无需讨好。后妈和继子女,总有一个合适的距离。

后妈不是亲妈,后妈又何必要求自己成为“亲妈”?最正确的态度,是“成为朋友”,而不是“代替妈妈”。

晴朗在专栏文章《子女反对单亲父母再婚,如何应对?简单5个字,打开孩子心结!》中曾写过:

操之过急或越俎代庖,反而给孩子造成压力。不妨给彼此一点空间和时间,给孩子一块自留地,让孩子觉得这个人的到来不带有任何侵犯和占有的目的,反而增加了获得安全感和新乐趣的可能,反而能够减少摩擦。

孩子能够分辨真心与假意,带着目的去接近孩子,不如敞开真心跟他交朋友。用自己的优点去打动他,用自己的特点去吸引他,只要孩子觉得与你的立场接近,就有了产生连接、加深了解的可能性。

所以,作为一个后妈,怎样做才是“够”?

我想,不求待孩子视若己出,但做到让孩子足以信任你,就已经足够。

但是,光这一点,就已经太难。

很多从破碎家庭中走出的孩子,本身就是带着很大问题的。他们或许有不好的习惯、不良的行为,他们还积攒了不少负面的情绪,他们带着天然的敌意看待你。

这意味着,你需要更多的时间、耐心和方法。很多身为后妈的女人,就是在一次次错误的尝试中,磨损了耐性、消耗了善意,最终变得灰心而冷淡。

这个时候请你想到,你面对的是个受伤的孩子,他需要爱、也值得爱。

章子怡结婚后,面对的是汪峰与前妻葛荟婕所生的女儿小苹果。她理解缺爱的孩子是怎样,十分心疼她。有了这份心疼,心才可能柔软。她曾公开说:“大女儿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我要把所有的爱给她。”

她带着小苹果,一起旅行、一起逛街、一起锻炼、一起玩耍。小苹果过生日,她亲自布置公主房。她努力付出的爱,换来了孩子毫无芥蒂的笑容。

后妈带她过上富足生活,她却说:“有了妹妹后,我的心态崩了!”

后妈也是妈,也需要你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你可以温和、也可以严厉,只是无论怎样,都必须负起管教的职责。

曾经有一位朋友回忆,当他还是一个11岁孩子时,偷了同学的一个进口玩具汽车,被继母狠狠揍了一顿,勒令还了回去。那个时候,他很恨透了继母,一个星期都不跟她说话。

没想到,继母不仅没有向父亲揭发他的行为,反倒几天后给他买了一辆玩具汽车,虽然不是进口的那种,但也算是家境贫寒的家中所能买的起的最好玩具。

前些年他的继母得了乳腺癌,需要做手术。他忙前奔后,跑医院、找医生、陪床伺候。同病房的人都羡慕说:“这年头,难得见到这么贴心的儿子!”可谁曾想,这儿子,竟还不是亲生的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付出也需要坚持。有时候,开头千难万难,只是坚持着、坚持着,就看到了希望。

【5】

最后,对于一个辛苦的后妈来说,孩子爸的作用,更加重要。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父母共同配合的结果。夫妻俩,一条心,才能把孩子教育好,不能全压在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亲生父母如此,二婚继父母亦如此。

有些男人,为了孩子委屈了妻子。他们觉得离婚给孩子带来了伤害,所以怀着内疚,想要弥补。然而却适得其反,过度纵容。这样的溺爱,只会毁掉孩子。

而有些男人,为了妻子委屈了孩子。他们觉得孩子必须得听我的,让你叫妈你便叫,给你什么便要接受什么,不许反对、不许有意见。

他没有成为继母和孩子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没有缓冲、没有协调,让矛盾的两面直接对撞。

我常说,再婚家庭里,那个原生家长就是一切的轴心,是联动所有成员的原始驱动力,必须不停的转动来使新的家庭产生向心力。你自己不动,就不要责怪旁边的孩子和伴侣不能朝着一个方向靠拢。

我们总说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后妈和继子女,永远是个难解的人性议题。

但是,人性中亦存在闪光、亦包含温暖。而这些闪光、这些温暖,只能在漫长岁月的经历中,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才能做到。

希望心怀善意的你们,能够做到。

【晴朗老师专栏《婚姻必修课:这样离婚,不伤孩子》持续更新中,让您拥有更通透的婚姻,把握婚姻危机下的亲子教育,请关注专栏更多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