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紅軍的三任丈夫和她的農民兒子

  到達小井紅軍醫院時,已是霧靄沉沉、天色漸暗,但醫院木板牆壁上懸掛的一張曾志年輕時的照片顯得亮麗動人。井岡山時期,曾志是紅軍醫院的黨總支書記。大革命時期的曾志很漂亮。

解說員告訴我們,紅軍時期,因為曾志長相甜美,大家都喜歡和她開玩笑。一天,曾志經過毛委員的房門口,見毛委員和賀子珍正在那兒哈哈大笑。見到曾志經過,毛委員揮手召她過去:“曾志,曾志!你過來!”

當曾志走到他倆面前,毛委員指著子珍,笑嘻嘻地說:“賀子珍正在說我喜歡你,愛你!”曾志頓時感到臉紅,羞氣得轉身就走。

在當時的革命同志中,曾志以美貌知名,據說陶鑄在廈門第一次見到她時,吃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當然,被譽為最美紅軍的曾志,不僅美在外面,更美在她那獻身革命的意志和心靈。

最美女紅軍的三任丈夫和她的農民兒子

  曾志先後三次結婚,三任丈夫都是革命者——夏明翰的弟弟夏明震、井岡山斗爭前期主要領導人蔡協民、後來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陶鑄。土地革命期間,夏明震和蔡協民先後英勇犧牲。1928年底,因工作需要,曾志不得不將出生才26天的孩子送人,隨紅軍主力進軍贛南閩西開闢革命根據地。

  直到24年後,全國解放了,曾志才找到失散多年的兒子石來發,母子倆在廣州相聚20多天後,曾志讓石來發又回到井岡山農村。後來曾志擔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石來發仍然聽從母親的話,當著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解說員介紹,1935年春,因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曾志孤身一人輾轉在汕頭、宜章、廣州、上海等地,經過20個月的艱難尋覓才在上海與黨取得聯繫;延安整風時,她被誣陷,受到審查,始終不講一句假話,直到甄別平反;“文革”中,丈夫陶鑄蒙冤被迫害致死,曾志也被遣送到粵北農村勞動……

  面對人生的波折,曾志晚年這樣對兒女袒露心跡:“只要為了黨的利益和需要,我可以捨棄一切,包括生命。”

  在小井紅軍烈士墓旁種上了一株柏樹,小小的墓碑上鐫刻著“魂歸井岡”四個大字。講解員說,曾志的部分骨灰就撒在這裡。

  大家被深深地感動了,為這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為千千萬萬像曾志這樣的共產黨人。

  曾志,1911年生,1998年逝世。湖南省宜章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湘南暴動,隨後上了井岡山,擔任紅四軍後方總醫院黨總支書記。1929年後,歷任閩西特委書記、閩南和閩東特委組織部長等職。1939年赴延安,先在馬列學院學習,後任中央婦委秘書長。1945年到東北,任瀋陽市委委員兼鐵西區委書記、地委組織部長,是中共七大候補代表。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南局工業部副部長、廣州市委書記、廣東省書記處候補書記、中組部副部長等職。1982年任中顧委委員。

她有四個小孩,前三個是革命烈士蔡協民的後代,最四個小孩是陶鑄的後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