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倘若让孩子学会“游戏人生”,何愁孩子的人生“被游戏”!

曾被权威杂志评选为世界最出色的游戏设计师的宫本茂,没有出过一道考题,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了他的游戏规则,并为之深度痴迷?我们如果能弄清楚网游的迷人之处,甚至“以毒攻毒”,把学习生活“游戏化”,会不会让孩子戒除网瘾,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呢?我想您真正明白游戏的设计原理后,会找到答案的。

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大问题。本文将结合自己戒除网瘾以及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经历,从网瘾是如何形成的、网瘾有哪些危害、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网瘾、网游为什么会引人入胜、如何戒除网瘾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家有网瘾少年的朋友有所帮助。

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当前,沉迷手机游戏和动漫的儿童越来越多



一 网瘾是如何形成的

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其他正常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甚至厌烦学习、运动、社交,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临床研究发现,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青少年,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1。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早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网民中初中生网瘾比例最高,达23.2%。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和电子产品进入千家万户,青少年乃至儿童网瘾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网瘾的主要表现依次为网络游戏、聊天社交、观看视频音频和小说等。据新华社发布的一项调查,网游成瘾占网瘾青少年的47.9%。

网瘾的形成主要有内因、外因两个大的方面:

(一)从内因来说,有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方面,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意识较弱化,理解判断力差,自控能力差,对新鲜事物尤其是网络游戏、娱乐平台、色情内容和网络聊天等充满了好奇,喜欢寻求刺激、惊险和浪漫,自然就会形成网瘾。二是心理方面,每个人尤其是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赞扬,希望自己某些方面超越别人,获得足够的成就感、荣誉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青少年现实中会受到挫折,在现实的学习、社会、社交中得不到满足和褒奖,使得这些孩子转而追求网络世界的刺激和满足感。

(二)从外因来说,有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小区周边随处可见的网吧,对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具有很大诱惑力。就像有饮酒嗜好的人,如果身边放满了各种酒、聚集着众多酒友,你让他不饮酒简直不可能。一些网络游戏设计及不法网络平台运营的初衷,就是贴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一步步引诱他们逐步上瘾。二是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些家长或是忙于生意、工作没时间陪孩子,或是因学习成绩对孩子动辄打骂、挖苦,使得孩子在现实中得不到亲人的陪伴、肯定、赞扬和体贴,便会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去寻求慰藉;再就是一些家长经常看电视、上网、玩手机,无形中也成了孩子的负面榜样。

因此,孩子一旦染上网瘾,不能简单的一味责怪他们。要知道这也是一种“病”(心理、行为方面不可控的表现),靠责罚不仅起不了多大作用,反而容易将他们推向叛逆的道路。

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带孩子的家长在玩手机,无形中会让孩子效仿



二 网瘾有哪些危害

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扬指出:网络正以疯狂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就像酗酒、吸毒、赌博等传统的不良嗜好,网瘾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各种严重的破坏性影响,导致家庭离异、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失业甚至犯罪等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上网者,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现象日益增多,使网瘾日渐成为一种“社会病”。

青少年一旦染上网瘾,不只是影响学习成绩,更有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影响!

(一)网瘾对青少年生理的影响

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网瘾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


1.频繁地通过电子产品访问社交网络、玩游戏、获取信息会给人的大脑带来源源不断的新信息,使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持续增多,学习、锻炼等其他活动对人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主要负责传递兴奋的信息。黄赌毒、网络游戏之所以让人成瘾,就是因为它们让大脑产生了大量的多巴胺。科学研究表明,多巴胺过多分泌,则会严重影响大脑发育。

2.网瘾会产生躯体依赖,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可导致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严重者还会导致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据报道,近年来因长时间上网引发重大疾病甚至暴毙的青少年逐渐增多。一旦强行阻止孩子上网,则会引发孩子暴怒,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过网瘾少年伤人甚至杀人的悲剧。

(二)网瘾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网瘾影响人的情绪


长时间上网会使青少年迷恋于虚拟世界,导致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使其产生情绪低落、遇事悲看、态度消极等现象,会导致精神障碍、心理异常等问题和疾病,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三观的塑造。

另外,网瘾也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网络游戏的一些杀戮情节也会导致青少年受“角色扮演效应”的影响,出现道德意识弱化、法律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等问题。因此,网瘾问题必须引起家长乃至全社会高度重视,治疗青少年网瘾刻不容缓。


三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染上网瘾

针对孩子上网问题,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下“网瘾”定论,以免引起孩子的恐慌。要结合科学依据进行合理判断。当然,即使孩子产生了网瘾,也不要大惊小怪,防止孩子产生心理阴影。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扬的观点,只要孩子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即可判定他产生了“网瘾”。

1.做其他事情时心神不宁,总是想着去上网;

2.有戒断现象,即每当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

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只有上网时才看到他是快乐的。

有些孩子并没有产生严重的网络依赖问题,但是也要注意他是否有网瘾倾向。网瘾倾向的测量方法是:只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属于网瘾倾向:

1. 控制不了自己的上网时间,实际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长;

2. 撒谎,向亲人隐瞒自己的上网时间。

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有了网瘾,青少年往往对正常的学习生活不感兴趣



四 网游为什么会引人入胜

因网络游戏成瘾是最难以戒除的,并且在网瘾中占据主导地位,这里主要从网游成瘾方面来探讨网瘾问题。《游戏改变世界》的作者简·麦格尼格尔提出过游戏的四大决定性特征,即:目标、规则、反馈系统、自愿参与。

(一)关于网络游戏设定的“目标”

每种游戏都有一个十分诱人的目标,如赚取积分、晋升等级、拯救“公主”、攀登顶峰、消除障碍、成功通关等等,并且大目标套着小目标,设计得一步步引人入胜。这些目标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达成目标后,玩家自会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这类似于学生受到学校老师的表彰表扬后也会产生荣誉感。

但是,游戏的成就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达到的,只要玩家上网,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几分钟、几十分钟他就会产生满足感。而由于学习上的目标如学期评奖、毕业考试等,由于竞争激烈往往难以达到,并且时间跨度长,大部分学生很难及时获得足够的成就感。

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王者荣耀


(二)关于网络游戏设定的“规则”

游戏规则即为达成目标所做的限制。这种规则根据游戏的难度级别逐步增加。刚开始是一些浅显、简单的规则,待玩家通关后就逐步增加并隐藏规则,吸引玩家一步步去探索未知的可能空间。如,在竞技游戏中,有些游戏目标是摧毁对方的城堡,游戏的设计者限制了实现目标最明显的方式,增设了防御塔、士兵、陷阱等障碍,把实现目标的路径决定权交给玩家,你可以走A线,也可以走B线,甚至走C线也能达成目标,使得游戏变得充满不确定性,这种刺激就非常强烈。就像我们钓鱼一样,宁可在未知的野塘边坐一天一无所获,也不愿在熟悉的养鱼池不空杆地钓着大小均等的同种鱼。这是因为充满未知的活动更吸引人。

而学习的规则明显地摆在那儿:纪律、课堂、守时、作业都是统一的,要达成获奖的目标只能一个途径-—努力学习,也需要忍耐机械重复和长时间的努力坚持,并且最终达成目标受表彰的是很少的一些人。我们怎么能够让孩子从心里只顾学习而不想网游呢?

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许多游戏规则不唯一,玩法多种多样


(三)关于网络游戏设定的“反馈机制”

网游的反馈机制是比较及时的、具体量化的、个性化的,你任何时候都能看到自己的分数变化、级别情况,并且这种变化到目标之间的差距都有明显的数据显示。这就刺激玩家及时调节、跟进,保持不断地接近目标。同时,这种反馈也是在暗示玩家:目标就在那里,你一步步接近就能实现。当然,网游设计者也会把大目标分成若干小目标,以便玩家能经常感受到实现目标的快感。更要命的是,网游具有的声光电提示要完胜老师家长的一句“你真棒”,这种刺激感是全方位的、冲击着玩家的所有感官的。

课堂教学的反馈则比较滞后。义务教育阶段不提倡考试打分,不提倡成绩排名,学生就无法准确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一个班级众多学生,老师不可能做到实时反馈、更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反馈学习情况;学习小目标、大目标与长远目标的联系少并且不紧密,学生难以知道自己是否一定能实现目标、离实现目标还有多少差距,他就不可能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


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游戏的反馈实时刺激着玩家的“赌徒心理”,赢了想继续赢,输了想扳回


(四)关于网络游戏的“自愿参与”

有人给游戏这样定义:游戏就是自愿克服不必要的障碍。

任何一种游戏都是玩家自愿参与或不参与的。正是有了这种自主性,玩家才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自由选择游戏时间。如此一来,熟悉游戏规则、挑战游戏难度就成了一种乐趣。

而教育则有诸多因素是强迫的。学校规定了各种纪律,老师规定了各种作业,家长规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都是外部力量的驱使。而强迫往往是引起反感的主要原因。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老人被午休时间踢打垃圾桶的“熊孩子”们吵得十分心烦。他开始是斥责“熊孩子”,但这些孩子表面上服从了,暗地里却闹腾的更欢了。被折腾够的老人想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些零花钱给这些“熊孩子”,请求他们每天按时踢打垃圾桶。然后,慢慢减少给“熊孩子”的零花钱,直至取消了付钱。刚开始还好,随着收获的减少,“熊孩子”闹意见了:怎么钱越给越少,便减少了踢打垃圾桶的次数。最后得不到钱时,“熊孩子”不干了:再也不给这个老头踢打垃圾桶了。老人的目的也达到了。这充分说明,是选择游戏还是选择学习,有时候取决于是外部强迫还是自愿。

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被书籍逼得厌烦的小女孩



五 如何戒除网瘾

为了帮孩子戒除网瘾,有些家长用打骂的方式,有些家长用讲道理的方式,有些家长采用强制的方式,有些家长甚至求助于心理医生、网瘾治疗机构......最后发现,单一的不科学的戒除网瘾方法效果甚微,事后孩子的网瘾经常复发。如果遇到不正规的网瘾治疗机构发生人身伤害甚至死亡事件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教育心理专报认为,只有坚持教育引导、循序渐进、隔断网游、转移方向相结合,尝试把学习生活变得“游戏化”,才能有效地帮孩子快速戒除网瘾。

(一)我和孩子经历过网瘾并成功戒除

我曾经对网游“够级”上瘾,即造成了颈椎问题,也影响了孩子。我试过断网、“写血书”等方法,都不管用。后来,我利用“小目标实现法”和“21天效应”,通过发展钓鱼、写作和健身爱好,终于戒除了网瘾。(下文会具体讲这些方法)

我的孩子在高中阶段就曾迷恋上手机游戏,导致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身体状况也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使他戒除网瘾,我试过讲道理、定制度、搞惩罚等各种方法,但是效果都不理想。经过不断的探讨和摸索,同时结合我戒除网瘾的体会,我利用“小目标实现法” 和“21天效应”,并带领孩子健身,同时参照游戏原理使孩子的学习生活“游戏化”。经过三个多月的监督与陪伴,孩子成功戒除网瘾,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中,后来顺利考入清华大学。

宫本茂一道考题都没出,为什么却让亿万玩家无师自通网络游戏

心理学推崇的“21天法则”


(二)关于戒除网瘾的方法

1.晓之以理,靠情感疏导。家长对网瘾孩子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之明白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三观,确立人生发展目标,使孩子才明白家长的苦心,才会对自己的前途负责而愿意戒除网瘾。切记不要简单粗暴地打骂、强制,这样对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身心问题。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明白事理的,这一点家长不难做到。

2.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戒除网瘾循序渐进。万事开头难,家长不要一下子让孩子断网。网瘾成了孩子的精神支柱,一下子让他彻底戒除,他总会有不甘心理。在孩子明白道理后,要适应孩子的心理特点,先给他定个小目标,让他一个星期不玩试试。然后辅之以正面激励,使之对战胜不良习惯有成就感,从而坚定信心完成下一个小目标。接下来,按照“21天效应”“90天定律”,可以让孩子循序渐进坚持戒除网瘾,孩子的生理心理一定会起到积极的变化,很容易逐渐摆脱网络控制。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一7天,这个阶段你必须不时提醒自己注意改变,并刻意要求自己。因为你一不留意,你的坏情绪、坏毛病就会浮出水面,让你又回到从前。你在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许会感到很不自然、很不舒服,然而,这种“不自然、不舒服”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7—21天,经过一周的刻意要求,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你不可大意,一不留神,你的坏情绪、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你,让你回到从前。所以,你还要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第三阶段:21一90天,这一阶段是习惯的稳定期,它会使新习惯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你已经不必刻意要求自己,它已经像你抬手看表一样的自然了。

3.制定制度,隔断网游。正如戒毒的人要远离毒品一样,戒除网瘾期间一定要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事前在孩子明白网瘾危害的情况下,与孩子协商一致,家里可以暂时断网,让孩子自觉交出电子产品,监督孩子不去网吧。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这点至关重要。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看似低级但却简单有效的远离网瘾办法。一旦孩子有了自制力,再帮他制定一些上网的规则,即可引导孩子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

4.发展兴趣爱好,充实孩子的学习生活。戒除网瘾的同时,一定要引导孩子发展替代网游的学习生活方式,比如读书、发展兴趣爱好、健身、旅行等等,让孩子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最关键的是,要利用网游的四大特点,使孩子的学习生活“游戏化”,帮助孩子的学习、生活过得刺激而有意义。可以让孩子自己定好人生大目标,再帮助孩子分解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每个目标都列出攻克计划;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制定规则(当然包括不断的奖励和适度的惩罚);及时记录孩子的学习生活变化(可参考股票曲线图),给孩子量化反馈,并分析离目标的差距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做好这几个方面,孩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逐渐高涨,才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结束语

首先,戒除网瘾最关键的是迈出第一步,家长一定不要定太高目标,要让孩子乐于接受才能步步深入。

其次,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游戏化”的生活方式,及时帮助孩子达成学习生活目标,及时反馈信息,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找到成就感,戒除网瘾就不再困难。

★作者: ,分享科学教子方法,剖析优质教育案例,解决家庭教育困惑,关注教育事业发展。欢迎关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