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穿鑿會通”新理論,六經三十六方,助青年醫師快速成長!

在校中醫學生、新畢業的青年中醫、以及基層中醫師,究竟該如何學習中醫,才能正確

學會治病,適應臨床,快速成長起來,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今天,周醫生就給大家分享一個中醫快速學習的新理論體系,即醫聖仲景的“六經三十六方”中醫學習體系。

仲景“穿鑿會通”新理論,六經三十六方,助青年醫師快速成長!

該理論體系源於醫聖仲景在《傷寒論》原序中講的“陰陽會通”理論,結合明代《醫學心悟》中講的“五臟穿鑿論”,構建了“穿鑿會通”的理論根基及框架

在“穿鑿會通”的理論基礎上,結合醫聖仲景講的臟腑經俞,聯繫臨床疾病特點及治療用藥,構建了“六經三十六方”診療體系。以三十六個中藥方劑,覆蓋臨床各個臟腑的常見疾病,有針對性的用藥治療。

仲景“穿鑿會通”新理論,六經三十六方,助青年醫師快速成長!

該理論及用藥體系,具有識病簡單、用藥精準的特點。如一個慢性胃病病人,出現了呼吸不順暢,甚至胸悶氣短的病症,我們就知道,她屬於六經系統的陽明胃病分支的俞病,可以直接使用胃喘湯加減,簡單有效。

通過該理論體系,可以很好的解決青年中醫醫師的成長及培養的問題,有效解決中醫門診真正中醫師匱乏的問題。該理論體系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臨床中可以和現代醫學有效對接,越學習西醫,對中醫的認識會越深,同時也可以使用該理論體系指導西醫學習。

本篇文章,是仲景“穿鑿會通”理論體系的首發,歡迎大家關注交流。後續,作者會逐漸講解該體系的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