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大婚,英國為什麼送鐵路作為賀禮?慈禧是什麼態度?

1863年的清朝,太平天軍還尚未平復,上海27家洋行就給當時的江蘇巡撫李鴻章遞上了一份請示文書,想要申請在中國修建從上海到蘇州的鐵路,而此時的蘇州還被太平軍佔領著,但洋行的商人表示,蘇州的太平天軍早晚會被清政府平復的。他們不僅已經勘測好了路線,而且籌集好了這條鐵路的資金,214萬兩白銀,並做了預算與規劃。


同治皇帝大婚,英國為什麼送鐵路作為賀禮?慈禧是什麼態度?


修鐵路這個提議被李鴻章一口回絕。雖然李鴻章不知道鐵路是怎麼回事,但他明確地告訴英國領事,說只有中國人自己修的鐵路,才能接受。他肯定不想外國人在中國的領土上修鐵路,擴張勢力。李鴻章在這方面還是把持的相當好的,英國商人是為了他們的商業利益,這些洋行的商人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請求,無非是想利用中國官員的不瞭解,不明白國際慣例,想佔個大便宜。此前,這樣的便宜,英國人已經佔了不少了。(李鴻章也不曾預料到現在的中國是全世界鐵路修的最好的,沒用任何外國人全是中國人自己的技術)

大概是從此,外國公使給清政府的總理衙門(辦理各國事務處)寫了很多份公文,幾乎都是勸說總理衙門要學習西方,建設富強道路,無非是建議修鐵路,造船,架設有線設備。

同治皇帝大婚,英國為什麼送鐵路作為賀禮?慈禧是什麼態度?


這樣的上書公文越來越多,總理衙門將這些勸告轉發給各個督撫,一起商議提提意見,督撫們的意見,有一部分主張緩一緩,看一看再說的有,但也大多反對者更多。

 曾國藩就認為認為,建設了鐵路,車馬腳伕之類的百姓就失業了;直隸總督王佳官文和兩江總督劉坤一,他倆意見一致認為,這就是洋鬼子的陰謀,弄我們的錢,還要破壞了我們的國力,總之,屬於圖謀我們一種表現。連李鴻章都認為,修鐵路,有利有弊,毀農田,阻風水,傷民傷生計,弄不好會激起民憤。

  而事實上,總是有洋人在修鐵路上面打主意,也有英國人私下勘察了從北京到大沽的路線,他們還幻想了把鐵路修到大同,那樣的話,內地的物資山西的煤礦等資源就可以順暢地運到天津港。

同治皇帝大婚,英國為什麼送鐵路作為賀禮?慈禧是什麼態度?


  更有肆無忌憚的英國商人杜蘭德,1865年他居然在皇帝和諸位大臣的眼皮子底,在北京的永寧門外的一塊地上(現今的和平門與宣武門之間),修了一條大約五百米的小鐵路,甚至拖來一個蒸汽機車,在上面來回行駛。杜這條鐵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鐵路,據說不是用來做商用的鐵路, 而主要是當作展示品,來為推廣鐵路做廣告用的。

英國商人的目的,不得而知,也許是為了展示一下火車的魅力,也許是為了蹬鼻子上臉。總之我就是先建了一條小鐵路。最後是步軍統領衙門以“見者詫駭,謠諑紛起”為理由,勒令拆除了該條鐵路,而實際上是清國掏出了28.5萬兩白銀的價格,購買下這條小鐵路的所有權,合約簽訂,杜蘭德手拿錢走人。

同治皇帝大婚,英國為什麼送鐵路作為賀禮?慈禧是什麼態度?


著急想修鐵路的外國商人,眼看清政府頑固不化,昏昧保守,希望能有所突破。正好趕上同治十一年(1872),17歲的同治皇帝大婚,這是個大事,外國商人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如果能用一條鐵路,作為送給皇帝大婚的禮物,那麼也許就可以藉此突破禁令。這個主意由英國蘭遜-瑞碧公司的工程部提出,然後得到沙色蘭公爵的贊同,曼切斯特商會也加入進來要極力促成此事。

  在他們看來,在中國修建鐵路,是中外都獲利的大好事,唯一的阻礙,就在朝廷。如果皇帝太后接受了禮物,一切就順理成章了。這個送給同治皇帝的大禮,總計兩個火車頭,客車貨車各兩三輛,鐵軌二三十里。

同治皇帝大婚,英國為什麼送鐵路作為賀禮?慈禧是什麼態度?


  所以,在華的英國公使威妥瑪,接到國內的指令,要他去總理衙門交涉,看看能不能把這份大禮送上去。

威妥瑪這個人自稱是個中國通,在中國生活了四十多年,曾參與過中英《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活動。

他知道此時關於修鐵路,清政府內外提反對意見的很多,也知道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對這樣的好事,未必會感興趣。(因為以前有過這樣的例子,最後清政府掏了28.5萬兩白銀才買下那條小鐵路的所有權)所以,他小心翼翼地經過了非正式的拜訪小心試探,發現慈禧理都不理,根本就對此不感興趣,也許在慈禧看來“免費贈送”為同治修一條二三十里的鐵路作為賀禮,說起來挺好聽,可是運營權是要歸洋人的。

大婚的賀禮的此路根本行不通,英國方面也就半途而廢了。

同治皇帝大婚,英國為什麼送鐵路作為賀禮?慈禧是什麼態度?


其實佳伊媽媽說:慈禧與李鴻章等大臣當時不讓外國人修建鐵路的態度,也許是阻擋了建設發展進程,許多人都說慈禧愚昧腐朽,但我卻覺得在當時來看,站在中國人的角度,不讓外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搞建設也許是對的,外國人的目的無非是擴張勢力,商業利益。(東印度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