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高新區


大灣區小凱

前天

近日,東莞市自然資源局發佈了關於《東莞市松山湖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近期規劃》)的批後公告,松山湖58.01平方公里土地的開發藍圖自此被揭開。

到2020年,松山湖高新區將建設成為產城融合、集約緊湊、生態持續的國際創新城區,為松山湖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科技創新中心、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平臺提供空間、配套、環境等方面的強大支撐。

關鍵詞1:產業

2020年,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松山湖被定位為廣深港澳科創走廊中部脊樑,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CBD,《近期規劃》提出,至2020年,松山湖高新區將形成“園鎮協調、雙核帶動、兩軸三帶”的空間結構;以松山湖北站地區、南湖地區為空間建設重點,集聚公共資源重點投放,打造為引領整個園區功能升級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總部經濟區。

在產業發展上,到2020年,松山湖將建成以高端電子信息、機器人、生物技術、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為主的“4+1”產業體系,打造吸引創新要素集聚的空間載體,高新區在全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躍升至第20名左右,位居珠三角前列。到2020年,園區產業經濟進一步實現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高度重複利用,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近期,園區將重點打造六大主題產業園區,提高產業空間佈局緊湊度,形成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生活配套等要素齊備的產業發展單元。加快建設東莞松山湖大學創新城,打造新型研發機構集聚發展的窪地。推進東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院、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東莞松山湖機器人研究院、東莞廣州美院文化創意研究院和東莞信大融合創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主體建設一批開放式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一批專業孵化載體,推動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基地、中以產業園加快國際科技成果轉化。

關鍵詞2:公共服務

保證居住人口和部分就業人口就近接受優質義務教育

至2020年,園區居住人口20萬人,就業人口49 萬人。《近期規劃》指出,園區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引進和培育一批優質的教育、文體、商業等資源,著力提升園區的公共服務供給水平。

松山湖北區學校規劃圖

教育方面,園區將保證滿足全部居住人口和部分就業人口(20%)就近接受優質義務教育的需求,打造東莞教育高地。到2020年,新增小學學位19500個,班數390班,新增初中學校學位4200個,班數84班。規劃新建西區小學等5所小學,擴建松山湖實驗小學;新建北區學校、松山國際學校等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臺科學校1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醫療衛生方面,搭建“綜合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構成的三級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園區社區醫療服務。到2020年,規劃建設1所綜合醫院,新建1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處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5處社區衛生服務站。

保障性住房方面,規劃建設1萬套以上配套完善、戶型適中、質量優良的人才房,進一步提升園區吸引人才的綜合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