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天收入30萬,這家奶茶店背後的商業邏輯很簡單,人人學得會

過氣的奶茶店

幾年前的奶茶還沒有現在的花樣多,頂多是珍珠奶茶,椰果奶茶,蘋果味奶茶,草莓味奶茶等等,和現在的什麼芒果茶、奶蓋茶、柚子茶相比low了不知道多少倍,但就是這麼老套的產品卻能在開業的38天內收穫30萬的營業額,是不是覺得很神奇?

奶茶這個行當擱在幾年前特別流行,但是現在早被新茶飲所取代,喜茶、泰茶、答案茶等,線上線下鬧得火熱,網紅店,哪還有老套奶茶的市場?就是因為這個市場的老套和過氣,大城市逐漸沒有了市場,一些比較強勢的奶茶品牌也漸漸離開消費者的視線。

2.38天收入30萬,這家奶茶店背後的商業邏輯很簡單,人人學得會


奶茶店生意慘淡

3年前,一位廣西籍的年輕人,姓徐,來到廣東找生意做,看中了一個店鋪,這個店鋪是做奶茶的,過氣的奶茶品牌,總部還存不存在都不知道,生意差得要命,門口早就貼上轉讓啟示。小徐到店裡問老闆店鋪要轉多少錢,店老闆一看有人要轉店,頓時來勁,介紹品牌如何有影響力,店裡的生意如何好,只是現在沒人管理,得罪了很多客戶,所以才想到轉讓。

小徐聽店老闆海吹了一番,沒多想,十萬塊搞定,店就成他的了。

2.38天收入30萬,這家奶茶店背後的商業邏輯很簡單,人人學得會

那時的心情大家都是瞭解的,有門店了,當老闆了,心情激動到爆。可是,真正接手經營之後,小徐才發覺根本不是上任老闆敘述的那回事兒!奶茶店可能很多年前都和總部斷絕了關係,奶茶的原料都是自己在市場上或者網上選購,還要上任老闆一五一十地把調奶茶的技術教會了小徐。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品牌,以及這樣的奶茶款式,太老了,根本沒有市場。不遠處的奶茶店生意火到爆,為什麼?別人家樣式新,品牌網紅,粉絲群體大。他試著學習別人家的新茶款式,但品牌敵不過別人呀,每天時好時壞,除去所有開支後,能顧個自己的人工,略微比打工強。


老套奶茶火遍一個鄉鎮

小徐人緣好,把不少客人轉化成了朋友,有一個客人特地給他說,你這種奶茶店已經過氣了,不如到他們湛江一個鎮上開,那個鎮他考察過了,相對比較發達,有一條類似於美食街的繁華區域,還沒有一家像樣的奶茶店,如果小徐過去,還有可能做起來,在這樣的城市,根本沒有希望。

小徐聽完之後,感覺非常可行,迅速和朋友一起去挑了個鋪位,80平,鋪租8000元,鎮上最繁華,人流最旺,黃金之地,沒有之一!

低價出手那個奶茶店之後,小徐用原來的老牌子在這個鄉鎮上重新開了一家奶茶店。這次吸取教訓,借鑑不少同行的優點,重視裝修,重視包裝,招牌大大的,而且把全國連鎖幾個字做得非常醒目,然後再設計了一些優惠活動。開業後,連著38天營業額在8000元以上,攏一下賬竟然營業額30萬!

2.38天收入30萬,這家奶茶店背後的商業邏輯很簡單,人人學得會

為什麼小徐在原來的地方不成功,而在一個鄉鎮上卻能夠日營業過8000?為什麼這些老套的奶茶已經沒人過問,而在這裡卻備受客人喜歡?背後的商業邏輯又是什麼?


商業模式解析

最核心的部分來了!

小徐誤打誤撞暗合了一種商業模式,降維模式,又叫降維打法。我們對小徐的奶茶店進行拆分解析如下:

1、奶茶是一個過氣產品,大城市已經被新茶飲業態代替,沒有什麼市場。但是市場具有滯後性,日益富裕的鄉鎮產生了不可小覷的消費力,在大城市過氣的產品剛好能夠在鄉鎮上盛行。有不少財經專家說過,一線城市的很多商業業態都可以在中國下一級或者下幾級的城市重演一遍。

2、小徐選擇的鄉鎮是很多市場空白處,沒有多少競爭,但對一個像樣的奶茶需求是存在的,而且裝修風格,品牌知名度,儘管是過氣的品牌,但還有很多鄉鎮客戶接受呀,最起碼是全國連鎖吧,競爭地攤貨的奶茶綽綽有餘。小徐的奶茶客人大都是中學生,年輕人,還有在鄉鎮上體面的人,竟然有人把這家奶茶店當成了星巴克來用。

3、鄉鎮的房租比較低,最繁華的位置,80平才8000元,那可是人流旺地,整個鄉鎮的人都往那個地方跑,每個人嘗一口鮮,就足夠這家奶茶店賺了。除了房租低,費用也比較低,請的人工基本維持在2000元左右,這在大城市,你想都不用想。


​ 除此之後,還有很多好處,比如營銷成本,食材成本,運力成本等等,都是因為這種降維打法,支付著小費用,賺著大財富。

怎麼樣,通過這個案例的解析和拆分,你從中悟到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