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為貫徹落實省禁毒辦關於禁種鏟毒的工作部署,全面取締我市毒品原植物的種植活動,2020年3月25日,揭陽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會同揭西縣公安局,在揭西縣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為了儘可能擴大搜查踏查範圍,最大限度發現毒品原植物,民警結合疫情防控,因地制宜開展“腳板+科技”巡查手段,專門從揭西縣局調來了兩臺無人機,對揭西縣南山鎮進行全面踏查。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參與踏查的民警分為四個踏查小組,對南山鎮轄區內的村居、廢棄舊屋、田間地頭、林場果園進行地毯式的踏查巡查,在踏查巡查的過程中,民警還注重宣傳教育,一邊向當地群眾瞭解毒品原植物種植的情況,收集相關線索;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無人機排查

另一方面,與在田間地頭的群眾交談,向他們介紹毒品原植物的危害,及國家法律對毒品原植物種植的相關規定,以及違法種植可能造成的法律後果。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毒品原植物——罌粟知識鏈接


罌粟,是製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國家明文禁止種植和銷售。警方查處的非法種植罌粟案件中,大部分種植者因“無知”而誤種罌粟。


罌粟本無過


罌粟,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古埃及,罌粟花被稱為“神花”,我國明代的文豪形容罌粟花“妍好千態”……

罌粟的原產地是小亞細亞、印度和伊朗。六朝時,罌粟傳入我國並開始種植。宋朝時,罌粟的藥用價值出現在一些醫書裡。元朝時,中醫對它的副作用有了認識,建議人們慎用。站在植物的角度上,罌粟並無過錯。錯的是人類不加約束的慾望和對金錢的貪婪。


如何區分罌粟和虞美人?


曾有市民舉報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內驚現“罌粟花”,民警趕到發現是觀賞植物虞美人。 虞美人和罌粟同是罌粟科罌粟屬植物,它們的花型相似,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罌粟的藥用價值


生鴉片具有麻醉、鎮痛、治咳、止瀉等功效,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的藥物志《埃伯斯紙草書》中就有記載。北宋時,罌粟首次入選中國藥典《開寶本草》,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罌粟“為澀腸止瀉之聖藥”。17世紀的英國醫生、臨床醫學的奠基人托馬斯·悉登漢姆稱:“無論從罌粟能控制的疾病數量,還是從它能消除疾病的效率來看,沒有一種藥物象它那樣有價值,沒有它,醫學將是個跛子……”

罌粟的神奇藥效,均歸功於其果實中含有的多種生物鹼,但這些生物鹼,為人類去除病痛的同時,有可能使人成癮,成為民間常說的“鴉片鬼”。

所以,我國對罌粟種植嚴加控制,除藥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罌粟離我們很近


  據瞭解,經世界衛生組織批准,全世界只有中國、印度、西班牙、法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種植罌粟。

大家很難見到罌粟活體植株。但罌粟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進入我們的生活乃至身體。

曾曝光有些火鍋底料、涼皮、羊雜湯等小吃中,檢測出罌粟殼的成分。不良商家在“美食”中添加罌粟殼,這些成分會浸滲到湯汁裡,食用後容易使人體產生依賴性而成癮。

初次食用加了罌粟殼的食品後,心跳加快、臉紅,吃後不易入睡等感覺。過後卻對這種食物產生依賴。如對某種食物有所懷疑,最好提取不少於50毫升的湯汁,送到專門的毒品檢測機構去化驗,以打擊非法餐飲。

我市開展禁種鏟毒春季踏查專項行動

毒品原植物種植相關法律知識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五一條規定,非法種植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材料的,一律強制剷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一)種植罌粟五百株以上不滿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數量較大的;

(二)經公安機關處理後又種植的;

(三)抗拒剷除的;

非法種植罌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數量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非法種植罌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穫前自動剷除的,可以免除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種植罌粟不滿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少量未經滅活的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


警方提示


罌粟,

一株都不能種,

當菜吃也不行!
罌粟和大麻、古柯

並稱為三大毒品原植物,

我國法律規定,

一株都不能種,種一株就是違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