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讀書:只需四步,幫孩子從“他律”走向“自律”

(本期主播:黃靜潔)

《為你讀書》的聽眾們,你們好!我是黃靜潔,《父母的格局》和《學習的格局》兩本書的作者。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力這個話題。

为你读书:只需四步,帮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經常聽到父母這樣抱怨:“明明和孩子說好就看20分鐘電視,結果到了時間,他死活都不肯關。”“明天的作業還沒完成,可孩子還一直抱著iPad 玩遊戲。到了約定時間也不撒手,一直跟你討價還價。”

這些行為和表現,其實都指向一個共性問題,那就是缺乏自律。“自律”這兩個字,對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如果我們不搞清楚這個核心問題,就很難理解該從哪裡入手來幫助孩子建立自律。

自律力:孩子成長的關鍵競爭力

美國心理科學學會發表的一個調研報告顯示,一個孩子是否自律,在很大程度影響了他的在校成績、中學入學考試成績以及被熱門高中錄取的概率。跟那些自律力弱的孩子相比,自律力強的孩子很少逃課,更能按時完成功課,通常比別的同學更早開始安排自己在一天中的學習任務,幾乎不花或很少花時間看電視或玩遊戲,等等。

为你读书:只需四步,帮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專家們因此得出結論:只有在智力優勢和非智力優勢的共同平衡作用下,孩子的學習成績才能持續保持優異的高度。

父母做對“他律”,孩子才會“自律”

其實,孩子的身心成長,就是一個從“他律”走向“自律”的過程。孩子小時候先按父母設定的規矩來做事,然後逐漸過渡到自我約束與自我管理階段。所以,孩子學習“自律”的關鍵,要從正確的“他律”開始。

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一、和孩子交朋友

孩子天然會選擇聽自己喜歡的人說的話。父母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樣平等交流,而不要做一個高高在上的領導者。因為一旦孩子心中那扇溝通之門關上了,就再也聽不進去你說的道理了。

为你读书:只需四步,帮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二、營造正確的環境

回到前面孩子看電視不肯關機的問題,其實,讓一個自控力比較弱的孩子主動拒絕電視、電子產品,是不太現實的,也是有違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的。因此,對於低齡孩子,尤其是上小學的孩子,如果不想讓他在做作業時分心,就不要讓他所處的環境裡出現會讓他分心的人、事、物。同時,父母自己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樣。比如,和孩子一起約定不玩手機,並展示出遵守規矩的行為,這樣你的自律就會在孩子的心中生根,這就是言傳身教的作用。

为你读书:只需四步,帮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三、讓孩子承擔不自律的後果

我的小兒子在讀小學一年級時,有一本家庭手冊,老師要求家長每次檢查完功課後,都要在上面簽字。到了四年級,老師告訴家長,如果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良好,就可以把家庭手冊交還給孩子,讓他自己簽字。從那天起,我和小兒子就只在口頭上確認功課做沒做完,家庭手冊簽字了沒有,其他都留給他自己做主。當然,小兒子偶爾也會有沒做完功課的情況。這時,我不會急於向老師告狀,而是會督促他在家庭手冊上寫清拖延作業的原因,向老師請求延期交作業。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讓他體會到一旦不自律,就要自己承擔後果。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律”的範圍和尺度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不能一成不變,更不能一手掌控到底。

四個步驟:幫助孩子從“他律”走向“自律”

一、教會孩子畫出自己的作息地圖

對於2~3歲的孩子,父母可以通過不斷示範有秩序的生活和行為,慢慢建立起孩子的“內在秩序感”。孩子走向自律,首先要有一個環境:開心、舒服、自然、有規律。他能不能做到定時睡覺、起床、吃飯?如果懶覺一睡,人就會垮,這一天都會被後面的事情追趕。

为你读书:只需四步,帮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二、教會孩子畫出自己的行為地圖

3~6歲的孩子,開始進入與生俱來的“秩序敏感期”。父母可以用儀式感,把良好的秩序植入孩子的行為裡。比如吃飯前,全家一起去洗手,這個好習慣他就會永遠保持。當孩子出現亂扔東西、找不到物品等狀況時,是最適合給孩子建立“外在秩序感”的時機。

三、教會孩子畫出自己的邊界地圖

什麼是邊界?就是知道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對於低齡的孩子,我們需要讓孩子去親身體驗不良行為帶來的後果。

有一年,我帶著兩個兒子回到紐約,那天下了大雪,孩子們特別高興,說要出去玩,我趕忙拿出兩件羽絨服,微笑著說:“外面冷,穿上再出去玩吧!”大兒子很快就穿上了,小兒子卻等不及,嗖一下就跑出去了。我並沒有追上去,命令他穿羽絨服,就只是站在門口耐心等待,靜靜地看著他們玩。不一會兒,小兒子小跑著進來說:“媽媽,好冷啊,我還能穿這件羽絨服嗎?” 如果孩子硬是不想做,那就讓他自己去體驗錯誤,然後再來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我若是追著他呵斥他穿的話,恐怕他永遠也不想穿這件羽絨服了。

为你读书:只需四步,帮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四、巧用三種力量,激發孩子的內在能量

第一種力量是親情的力量,來自家庭;第二種力量是知識的力量,來自學校和社會;第三種力量是除了前兩種之外,環境中其他人、事、物的力量。而犯錯,就是孩子學習“自我醒悟”的第三種力量。

在羽絨服的故事中,小兒子最初不肯穿,我之所以選擇耐心等待,就是在給他親身體驗的機會,因為這也是他自我學習的過程。然後,我引導他離開犯錯的環境,瞭解其中的因果關係,幫助他建立起自我負責的體系。

我們養育孩子,需要這三種力量的結合。當前兩種力量解決不了問題時,就需要藉助第三種力量,幫助孩子把父母和學校的外部力量轉化成內在的動力!

“自律”是一個人終生學習的過程,它就像一位交通警察,默默守在每個抉擇的十字路口,指揮著孩子走向哪裡,離開哪裡。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儘早從交通警察的位置上退下來,讓這個叫“自律”的警察在孩子的內心自然生長起來。

为你读书:只需四步,帮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學習的格局》

黃靜潔 著

中信出版集團

【內容簡介】

孩子寫作業磨蹭、上課不專注、成績下滑、嚴重偏科……這些令家長頭疼不已的學習問題,靠單純的“刻苦學習”是無法徹底解決的。

《學習的格局》是一本為父母和孩子而寫的“優等生”養育指南。本書融合了65個世界前沿的學習理論,提供了208個高效實用的學習方法,分享了89個翔實生動的案例故事,徹底顛覆了那種靠“低水平重複”的傳統學習認知,引導父母走出固有的學習誤區,助力孩子成為自主學習的“優等生”,最終成長為具有競爭力的未來優質人才。

为你读书:只需四步,帮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