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札記(一)|沒有技術是萬萬不能的,但技術不是萬能的

說到波浪理論,就聯想到艾略特。任何理論,都是相對理論,比如均線理論,短線在上、長線在下,就是多頭行情,反之即為空頭行情;又比如趨勢理論,很簡單地畫一條趨勢線或水平頸線,站上就反多或加倉,跌破就斬倉或減倉。趨勢或均線交易者認為波浪理論做不到這樣明確,一個還沒有走出來的行情,一百個人可以畫出不止1000種浪型,千人千浪,即使已經走出來的行情,每個人的畫法也不一樣。這說明什麼呢?是因為理論很主觀,沒有客觀依據?為什麼會這樣呢?道理很簡單,因為市場是混沌的,是無效的,假如有效,那麼平均利潤率就是0。理論如何轉化為實際可以操作的方法是關鍵,理論到實踐過程需要反覆思考,從量化入手,沒有明確的定義或規則就無從下手。從規則定義,到交易邏輯,最後畫出流程圖,一整套需要解決的環節都要考慮,深入細化,比如從開盤策略到盤中應對,最後是收盤策略,這些都是時間段策略。

交易札記(一)|沒有技術是萬萬不能的,但技術不是萬能的

有人會疑問,所謂的理論再好,也無法用來預判行情,還言辭鑿鑿地說市場是不確定的,只要繫好安全帶,只要均線金叉(舉例)就開多,沒有任何多空觀點,這是不是叫拋棄了主觀思維?因為市場是客觀的,使用明確的規則交易法就可以避免主觀情緒,但在執行過程中又往往執行不到位,所以只能怪自己不能知行合一,只能說自己要修心養性,提高執行力,或者怪自己情商不夠高。一旦這樣的思維灌入大腦,後面別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一看到別人預測大盤方向,就會說他是神棍,市場是不可預測的。這種人的心理叫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或者叫杯弓蛇影。心理這一關,建議多看看《股市心理博弈》或者《交易心理分析》。

交易札記(一)|沒有技術是萬萬不能的,但技術不是萬能的

用了這些文字來描述這件事,只想說明在學習和操作過程中必須明白的道理:

一,時下關於股票的理論很多,但我們必須挑選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去認真學習。一旦被誤導了,猶如鑽進了死衚衕。不僅對操作沒有任何幫助,而且會讓你虧損累累。

二,在股市中,什麼事情都會發生,“一切皆有可能”是最恰當的描述。分析歸分析,操作歸操作,唯有當下的應對才是最好的操作,一切的一切以價格為準繩。

三,在股票交易操作中“沒有技術是萬萬不能的,但技術不是萬能的。”技術是“一把尺”,有了這把尺,你可以在這把尺上對你可接受的刻度處做好記號,替代你的思想,到了此刻度就操作買賣而無需思考。由於技術不是萬能的,那就可能發生錯誤而導致虧損,沒關係,小錯立糾,小輸善輸,該虧就虧,但不能大虧,交易就那麼簡單!

交易札記(一)|沒有技術是萬萬不能的,但技術不是萬能的

所以,大盤是可以預判的,但不是精確的,叫模糊中的精確,馬馬虎虎就可以了,力求精確那是死腦筋,不會拐彎。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隔斷這兩句話放到對立面就是矛盾,如果把兩者歸一化看待,世界原來如此,是循環無常的。市場是不是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