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員成科技扶貧“排頭兵”

“有機肥有沒有按照我上次說的方法使用?”“果子採摘方法改進了不少哦……” 3月12日,石棉縣美羅鎮科技特派員康偉,正在黃果柑種植戶苟年強的果園裡,手把手傳授黃果柑種植技術。

作為科技特派員的康偉,其實是當地科技特派員服務團的一員,而像這樣的服務團我市已累計組建了8個。他們進村入戶,幫扶貧困群眾開展科技培訓、技術指導等工作,建立科技示範戶1600餘戶,帶動5.4萬人脫貧致富。

扶貧先扶智,科技扶貧是脫貧攻堅戰役中的重要支撐。我市充分發揮科技人才資源優勢,以科技人才為主體,以科技成果為紐帶,精心組織科技特派員大力開展科技扶貧工作。

如今,科技特派員正悄然成為我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一支科技扶貧“排頭兵”。

科技特派员成科技扶贫“排头兵”

王志偉查看黃果柑長勢

立足需求搭建平臺 做科技信息“服務員”

初春時節,我市石棉縣、漢源縣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果農們在果園裡施肥、修剪、採摘的景象。

19日,在石棉縣羅美鎮馬富村一組村民何貴清的果園裡,他正忙著採摘黃果柑,並準備運到就近收購點賣掉。“老何,那幾棵樹的果子可以再留幾天,那樣口感才能達到最佳。”正在何貴清忙碌時,黃果柑科技特派員小組的蔣凌萍來到果園裡,對何貴清進行指導。

“老何以前從沒想到要大面積種植果樹,覺得夠家裡吃就可以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懂種植技術,種植越多爛在地裡就越多。”蔣凌萍說,但在幾年前,何貴清妻子的身體出現不適,家中逐漸困難起來。

隨後,以蔣凌萍為代表的黃果柑科技特派員小組成員開始輪番給何貴清上“思想課”,讓他擴大種植面積。此後,黃果柑科技特派員小組更是用實際行動重拾了何貴清的種植信心。

“此前,他家兩畝黃果柑基本都被病蟲害破壞了,通過我們不斷努力,產量才終於達標。”蔣凌萍說,她所在的黃果柑科技特派員小組推行整形修剪技術、疏果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和安全生產、果園環境整治等標準化生產管理,這些都讓何貴清對種植逐漸有了信心。隨後,何貴清將種植規模擴大到6畝,每年收入也十分可觀,家中日子越來越好。

“不僅如此,我們還制定了‘一村一品’的發展規劃,同時進行因戶施策。”蔣凌萍說,每戶果農的實際情況和所遇難題都不一樣,因戶施策能更準確、更有效幫助果農,何貴清只是受益者之一。

農業科技專家大院、星創天地、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專業合作組織等農村科技創新及服務組織,這些都是科技特派員開展農業應用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示範與推廣、技術培訓、中介服務和市場引導的陣地。

近年來,我市以科技創新及服務組織為支點,加強農民綜合素質培訓、搞好各項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開展各項實用技術培訓、諮詢和各項政策宣傳動員、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有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達到每村都有主導產業,短、平、快和長效項目相結合。

此外,我市始終圍繞科技扶貧需要,積極搭建各級各類服務平臺,為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智力優勢,促進科技特派員與示範基地、貧困群眾緊密結合,提供了長期穩定的技術服務平臺。

目前,我市累計建成農業科技專家大院21個、農業產業技術服務中心和服務站49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33個、農業科技園區5個、星創天地5個。

科技特派员成科技扶贫“排头兵”

科技特派員在田間地頭講解技術

立足實用開展培訓 做鄉土人才“培養員”

清洗、選果、打包、裝車……近日,走進石棉縣坪陽黃果柑專業合作社倉配中心,幾十名工作人員正在倉配中心的各個角落有序忙碌,一旁的配送貨車也不停進進出出。

“我們的黃果柑現在主要靠線上銷售,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每天銷售在1.5萬公斤左右。”石棉縣坪陽黃果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志偉說,每年3月份左右,坪陽村的5000餘噸黃果柑,都是外地客商和自駕旅遊者眼中的“香餑餑”,更是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而在這個“香餑餑”上,石棉縣坪陽黃果柑專業合作社就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2003年,一直在外務工的王志偉發現,家鄉石棉縣的黃果柑雖品質上乘,可銷售渠道與市場價格都不盡如人意。同年,王志偉回到家鄉參與成立石棉縣宰羊鄉黃果柑技術協會,並任副理事長,開始帶領村民大規模種植黃果柑。

經多年發展,終於在2010年,石棉縣坪陽黃果柑專業合作社成立,王志偉也帶領村民開始了積極探索發展的新模式。

“隨著合作社規模逐漸擴大,種植和銷售也遇到了諸多難題。”王志偉說,產業技術工人培訓不夠、合作社組織化能力弱、經營權管控力不夠……這些都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

而科技特派員的到來,則讓王志偉在迷茫中找到了“指路燈”。

“在科技特派員建議下,我們規劃了種植示範片,在85戶自願合作的社員戶中規劃了6個示範點共185畝。”王志偉說,合作社還組織服務隊統一進行冬剪、統一按每畝兩噸的量從洪雅縣採購牛糞400噸補充土壤有機質、統一使用合作社採購的農業投入品,以此確保食品安全,並統一對社員戶進行生產技術培訓。

在科技特派員帶領下,王志偉擺脫了過去傳統的種植模式,用新技術種植綠色高產的黃果柑,併合理依託各方資源做好產品生產品質與市場銷售。

“我們的合作社也從最初的7戶達到現在的325戶,而越來越多的果農也加入了進來。”王志偉說,合作社現有黃果柑種植面積1717畝,覆蓋石棉縣多個鄉鎮。

在王志偉帶領下,合作社嘗試探索“互聯網+”黃果柑生產運作管理模式,讓果農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王志偉也成了田間地頭的“土專家”。而王志偉只是我市科技特派員培育的鄉土科技人才和種養專業大戶中的一員。

近年來,我市組織多批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採取現場講解、示範指導、集中培訓等方式,根據特色產業發展需求,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鼓勵科技特派員大膽創新,開發新產品,將實用技術要點製作成小冊子、致富光盤等,在科技下鄉、科技活動周和科普宣傳日免費發放,培育了一大批鄉土科技人才和種植養殖專業大戶。四年來,共轉化科技成果80多項,推廣新技術250多個,開發新品種100多個,引進新品種260多個,培訓農民14.3萬人次,發放技術手冊4萬餘份。

科技特派员成科技扶贫“排头兵”

科技特派員舉行技術培訓會

科技特派员成科技扶贫“排头兵”

多位科技特派員正在進行水果實驗

科技特派员成科技扶贫“排头兵”

正在忙碌的王春濤

立足短板佈局項目 做產業扶貧“造血人”

在石棉縣迎政鄉三合村,有一個富有家庭農場,農場主張友強將400畝荒山變為320畝佛手柑果園,這片荒山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聚寶盆”。而這一切背後,都離不開科技特派員王春濤的付出。

2016年,張友強流轉荒山地 400畝,規模發展種植中藥材佛手柑面積320畝,但經過粗加工的佛手柑卻很難變成錢。

“當時,張友強找到我詢問原因,我們探討了很久。”王春濤說,其實原因很簡單,經過粗加工晾曬後的佛手柑品質變差了。原來,將佛手柑通過自然方法晾曬,受潮黴變經常發生,便導致其色澤改變,品質下降。

在一次外出學習中,王春濤發現,別人在用烘焙箱對水果、蔬菜等進行烘乾,不用天然晾曬。王春濤便想,既然水果、蔬菜可以,那藥材也能這樣烘焙嗎?

回到村上後,王春濤立即用烘焙箱對佛手柑進行烘乾,其效果令他很是滿意。“美中不足的是,烘焙時間稍長就只能報廢。”既然人工操作有風險,那就電腦全自動操作。隨後,王春濤聯繫了有關機械公司,將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說出。

在雙方多次探討與試驗下,張友強建成了一個40立方米的熱烘房,日加工佛手切片300公斤,實現年經濟收入40萬元。“通過烘乾房生產的佛手柑,每噸增加了4至6千元收入。賣相還更好了,銷路不用擔心。”張友強說,如果沒有王春濤的付出,他可能也沒法將荒山變成“聚寶盆”。

除了張友強的農場,我市很多中藥材合作社都用上了這種面積大、全自動的熱烘房,臘肉、羊肚菌、紅薯片、蘿蔔乾等都成了熱烘房的“常客”。而王春濤只是我市科技特派員做產業扶貧“造血人”的一個縮影。

我市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員專業技術優勢,發揮創新、示範、帶動作用,圍繞優勢產業開發,組織科技特派員參與實施科技項目。採取示範引導、現場指導、結對幫扶等方式,開展產業扶貧,切實解決產業發展關鍵技術難題,增強貧困地區創新創業和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脫貧致富進程。

四年來,科技特派員組織和參與實施科技項目270多個,項目總投入1.18億元,直接帶動5.4萬人脫貧致富,輻射帶動57.6萬人增產增收。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鄭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