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壮乡情 凝聚“桂”人心 ——记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源起及发展历程

□ 文初慧 韦颖琛

满载壮乡情 凝聚“桂”人心 ——记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源起及发展历程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往年每到这时候,广西在京人士欢庆“壮族三月三”活动(以下简称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如期举行,为壮乡人提供一个叙乡情、话乡谊的机会和空间。自1978年起,在国家民委、广西区政府、北京市民委、广西区政府驻京办、北京市少数民族联谊会,特别是中央民族大学(以下简称“中央民大”)的指导、支持和广西籍人士、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活动已成功举办42届。笔者有幸参与多届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活动无法如期举行。在中央民大原副校长、壮族著名学者梁庭望先生,中央民大原副校长、北京广西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黄凤显教授及中央民大教授、北京广西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韦晓康的热情帮助下,笔者梳理出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为纪念。

1 活动源起 “三月三”成为中央民大壮族师生的标志性节日

1978年,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有12个民族的师生过自己的节日,考虑到其他民族师生要求过自己民族节日的呼声强烈,校党委开会讨论,决定每个民族选一个节日,每年在学校里欢度。时任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负责人的梁庭望先生为此带领语文系韦星朗老师、干训部蓝多民老师、行政部门蓝波、政治系学生会主席马飚、汉语系学生代表覃录辉进行商讨。最初他们想把“七月十四”作为壮族节日,但因其与鬼神相关而被否定,最终他们一致选定“三月三”。上报校党委同意后,“三月三”便被定为校内壮族的标志性节日,从此该校广西籍师生年年都过“壮族三月三”。

满载壮乡情 凝聚“桂”人心 ——记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源起及发展历程


“三月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节日。据黄凤显教授介绍,农历三月初三既是一个神仙节,即传说中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又是民间的节庆。民间的“三月三”节,又有南方北方之不同。在中国北方,“三月三”即上巳节。上古时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游春踏青、曲水流觞等内容。而在中国西南的壮侗民族地区,“三月三”则有着与北方明显不同的性质和内容。最突出的是,壮族人祓除不祥主要用火而不用水,多以柚叶煮汤沐浴而非“兰汤沐浴”,且其地春早,若三月踏青则晚矣,处处山清水秀的壮乡也不必“郊游”。

壮族的“三月三”,首先植根于古老的稻作文化。农历三月初,正是壮侗民族传统的备耕春播时节。此时,人们从村村寨寨、山山公式公式走出来,进行稻种、农具交易,形成一个特殊的“圩”。因其圩场规模盛大,故或在田垌、山坡、公式场中举行,赶此圩场乃称“赶坡”“赶山”或“陇垌”“陇端”。“陇”意为从山里出来、下来,“垌”“端”即田垌、旷野。故广西崇左一带称“三月三”为“陇端节”,云南文山壮族称之“陇垌节”。人们由远路赶圩而聚餐,形成美食圩;因赶圩以会亲朋,形成会友圩;青年男女因赶圩相会、对唱山歌,遂成歌圩;圩上人多而举行抢花炮等体育竞赛,乃成花炮圩;男女青年盛装赶圩,成为服饰圩,等等,不一而足。

壮族“三月三”又与龙母文化和特掘传说有关。传说有壮族寡妇于水边遇受伤小蛇,将其带回家养伤。小蛇长大成龙,寡妇逐其归海。关门时误断其尾,故称之特掘(Daeggud),即“断尾蛇、短尾蛇”。特掘入海,念寡母之恩,常携鱼虾送至老母门前。寡母去世,葬于河边。特掘嫌河边潮湿,三月初三日乘狂风归来,将寡母遗体运至干净岩洞安葬。以后每年“三月三”特掘都回来扫墓,每回必伴随狂风暴雨。受此影响,人们把“三月三”定为祭扫节,祭祀祖宗亲人。后又受中原清明节文化影响,遂形成壮族“三月三”拜山扫墓习俗。

由此可见,壮族“三月三”分为“圩”“墓”两地,前者万众聚集而后者独家(或家族、宗族)举行。“三月三”赶圩,由择种春播、期盼丰收伊始,衍生、拓展为丰富的文化展示与交流,集种子节、贸易节、会友节、美食节、爱情节、山歌节、体育节、服装节之大成,不啻壮族文化渊薮,其中不计远近、不分贫富、平等交易、待人以诚、两心相悦、萌生恋情等,实为壮乡人们和睦团结、互敬互爱之纽带;“三月三”扫墓祭祖,则鲜明体现了壮族思亲念祖的感恩情结,可谓壮族之感恩节。

“三月三”能被定为壮族标志节日,理由有四:第一,“三月三”源于Mehgud(短尾蛇之母)救蛇的故事,故事中的寡妇代表人类,被救助的蛇代表大自然。该故事与“三月三”节日均契合壮民族“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第二,寡妇救受伤的蛇,赞颂了壮族人救助弱者的善良品格。第三,特掘给寡妇送鱼虾、扫墓之举体现壮民族的孝道精神。第四,龙是汉文化代码,壮族的蛇最终变成龙,是壮汉文化和谐交融的结果,也是对民族团结的歌颂。

2 初始阶段 首次活动在地下室举办却轰动全校

从1979年开始,在1978年成立的中央民族学院壮文化研究小组老师们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在地下室组织开展“三月三”活动。筹备组成员有梁庭望、蓝多明、蓝波等教师和马彪、覃录辉等学生。梁庭望教授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1979年我们第一次在地下教室过‘三月三’,除了壮族师生,还邀请了广西其他民族的代表参加,装甲兵司令莫文骅中将、海军检察长吴西少将、邮电部钟福祥部长3位领导出席了这次活动。因为他们名望很大,所以第一次‘三月三’活动轰动全校。当时过节很简单,学校给每个学生、老师发一元钱,活动现场只有茶水和糖果,活动节目也是学生自导自演的。”

尽管当时的活动场地设备简陋,活动内容简单,但这是壮族第一次在中央民族学院得到展示,广西籍师生分外自豪自信,参与热情高涨。此后,中央民大作为北京“壮族三月三”的发源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直至现在都是活动的主要阵地。

满载壮乡情 凝聚“桂”人心 ——记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源起及发展历程


198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韦国清,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莅临当年在民族文化宫举行的“壮族三月三”活动现场,与广西在京各界人士欢度壮族传统佳节。中央电视台对此事进行报道,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因此第一次登上央视。

3 成长阶段 得到在京广西籍人士认可支持

在国家民委的大力支持下,1997年至2003年,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一直在该委的多功能厅举办,国家民委领导及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出席。

从1997年至今,黄凤显教授一直负责组织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谈到这一时期,他说:“1997年梁庭望老师就给我交代任务,说以后的‘三月三’活动就由我来筹备。我们成立了‘三月三’筹备组,顾问有3个人,一个是吴西老将军,一个是水电部副部长严克强,一个是教育部副部长韦玉。筹备组主任是江家福(时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副主任是谢启晃(时任国家民委民族博物馆馆长)、梁庭望、我,成员有10来个。下面分了若干个工作组,有秘书组、后勤组、会务组、文艺组、报道组等。举办活动经费筹集很重要,我多次骑自行车从中央民大到广西驻京办申请经费,还给国家民委、北京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广西民委、中央民大打报告,还得到马飚主席的支持,努力获得经费上的帮助。”

满载壮乡情 凝聚“桂”人心 ——记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源起及发展历程


2004至2009年,在广西政府特别是广西政府驻京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的文艺演出转移到北京广西大厦举行,“壮族三月三”期间中央民大举办各种学术和体育活动。这一阶段,在国家民委、广西区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愈加多样,活动层次大幅提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得到广大在京广西籍和曾经在广西求学、工作过的各界人士的认可和支持,参与人员也逐渐从中央民大的广西籍师生扩大到在京广西籍各界人士。

4 成熟阶段 渐成北京广西文化活动品牌

2010年开始,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重新回到中央民大举办。经过42届的连续举办,如今的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已发展为趣味性强、民族性突出、号召力广的广西文化活动品牌。系列活动历时半个多月,内容方面也已基本定型,主要包括4种形式的活动:一是文化讲座,邀请在京广西籍文化界专家学者向在京广西籍人士特别是学子讲述广西文化故事,增强广西人的文化自信。近年来,聂震宁、梁庭望、黄凤显、李锦芳、贾仲益、韦晓康、周浩、林志捷等专家学者都曾受邀作主题讲座。二是民族文化展,主要分为文化区、舞台区、食品区三个部分,其核心是展示独特的广西文化元素。三是体育运动会,以篮球赛和排球赛为主,同时还设有抛绣球、抢花炮、三人板鞋、拔河等趣味性较强的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四是大型联欢会,这是每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分为户外欢歌与内场表演两个部分。户外欢歌在中央民大大礼堂前方空地举行,包括山歌对唱、多耶舞、抛绣球等壮乡特色节目表演。内场文艺演出以凝聚广大在京桂籍人士为出发点,以推介广西各地文化元素和旅游资源为落脚点。演出人员既有在京广西籍文艺界人士和高校学生(以中央民大学生为主),也有广西各市县派出的专业演员。

满载壮乡情 凝聚“桂”人心 ——记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源起及发展历程


满载壮乡情 凝聚“桂”人心 ——记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源起及发展历程


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至今,党和国家领导人韦国清、杨静仁、李铁映、丁关根、阿沛·阿旺晋美、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司马义·达瓦买提、李兆焯、马飚等曾多次出席北京“壮族三月三”活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晚报、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都曾对活动进行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