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一個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當我們放掉水池裡的水時,注意到下水口會產生一個漩渦

。或許大部分人在看到這樣的現象後,並不會有什麼進一步的聯想,但往往自然的奧妙就藏在這些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這個奧妙之處就在於漩渦的方向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漩渦是以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旋轉呢?為什麼會這樣呢?

關於這個問題,應該有不少人脫口而出:漩渦的方向與地球自轉有關係,北半球的漩渦是逆時針旋轉(以北極上空的視角俯視),南半球的漩渦是順時針旋轉(南極上空視角俯視)

如果再問為什麼會這樣,答覆就是:水流受地轉偏向力影響

這樣的回答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比如小編以前就是這個解釋堅定的支持者。

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當時上初二才開設物理課,物理老師在頭幾節課上都是給我們講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其中問到了一個問題:當我們將水池裡的水排掉時,會發現在排水口出現了一個漩渦,那麼漩渦的方向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當時我脫口而出:漩渦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相關,北半球逆時針轉。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想起來那時候我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每週都會去圖書館借書看(大概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的),這個知識點當時就是從科普書上看來的(不過後來知道了,科普書也不是全部都是對的),但這種每週借書的習慣,後來逐漸被去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所取代了一部分(畢竟電腦遊戲它不香嗎?雖然名義上是上網查資料)

言歸正傳,當時我回答完後,老師竟然認同了我的觀點(並不是說老師水平不行,只能說關於這一點,老師可能也沒多想,就照著一些書的說法來講了,畢竟當時我也在物理習題冊上遇到過這類說法)

而當我意識到水渦的旋轉方向與地球自轉無關時,已經是到了中學畢業的時候了,我無意中在網上翻到了一個視頻,是臺灣省的一檔科普節目,做了很多對比實驗,最後結論是:水渦的旋轉方向與水流的初始角動量以及水池的構造有關,如果將水靜置很長時間,那麼就不會有明顯的漩渦出現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想重新找一下那個節目,可惜我已經忘了名稱,找了好一會兒功夫還是沒結果。

所以我就用杭州科協的一檔節目“好奇實驗室”的相關內容來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實驗人員在南北兩個半球做了實驗(南半球的實驗員估計是節目邀請幫忙的粉絲)

下面是在北半球做的實驗截圖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我們可以看到,在多次實驗中,並不是每次都是按照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的

而在南半球也同樣是這樣的情況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為了對這樣的現象進行解釋,實驗員請教了相關專家,給出的答覆是:漩渦的方向主要受初始動力以及水池結構的影響,而地球自轉導致的地轉偏向力影響十分有限,並不是現象的核心原因

關於這一點,在臺灣省的那檔節目中,實驗員做了幾次這樣的實驗,他們將水龍頭朝一側微微傾斜,緩慢放水,然後稍微靜置一段時間,之後開始排水,結果發現漩渦的方向取決於一開始水龍頭的朝向(也就是水流的初始角動量)

最後好奇實驗室的實驗員又親自用一個大圓盆做了一個水池,放滿水之後,靜置了一個小時,並且放了一片樹葉來判斷水是否靜止,最後滴入顏料,並從圓盤底部拔掉塞子,觀察排水口情況。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結果發現,排水口處的水流都是直流而下,沒有任何漩渦產生的跡象

由此可見,影響水渦方向的主要因素的確是水的初始角動量以及水池的結構

那麼為什麼會有用地轉偏向力來解釋漩渦的說法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地轉偏向力

估計很多朋友最早接觸這個概念應該是在地理課上,老師在講到大氣環流這個部分的時候會提到地轉偏向力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實際上這個所謂的地轉偏向力其實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力,它是一個存在於非慣性系的慣性力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非慣性系視角下的小球運動

更寬泛的稱呼應該是科氏力,地轉偏向力只是科氏力的一個分力(是科氏力在地球表面水平方向上的體現),地轉偏向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垂直,也就是隻改變運動方向,卻不改變運動速率,直觀的理解可以見下圖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紅色是物體實際運動路徑,紫色是物體原定的運動路徑,同時可以注意到赤道方向的運動物體,它們並不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在赤道上運動的物體所受科氏力為零)

隨著緯度的增加,運動物體所受地轉偏向力也是逐漸增大的,其數值計算按照F=2mvΩsinφ,m是物體質量,v是運動速率,Ω是角速率,φ是緯度

按照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對水池中的運動水流進行一個計算

假設水池的半徑為30公分,水流從水池邊緣向中心排水口出發,徑向速率為每秒2米,緯度就按60度算,角速率是地球的角速率7.292x10負5方 rad/s算

那麼水流在達到排水口時所產生的橫向位移僅僅有0.0028毫米左右,對比我們平常看到的漩渦,很明顯僅僅依靠地轉偏向力是不可能產生肉眼可察覺的漩渦

雖然地轉偏向力對於水池漩渦的產生幾乎毫無幫助,但對於大尺度長時間的運動,影響還是很明顯的,比如颱風的形成,北半球的颱風是逆時針旋轉,而南半球的颱風是順時針旋轉的(由於赤道附近的地轉偏向力很弱,因此颱風不會在靠近赤道的地方形成)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北半球檯風


南北半球的水渦旋轉方向相反,真的是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嗎?

南半球檯風

總的來說,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水流漩渦,其漩渦方向幾乎都是由環境因素或初始動力造成的

至於地球自轉所帶來的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可以直接忽視,

因此說什麼由於地轉偏向力,導致北半球水流漩渦逆時針,南半球順時針,都是謠言而已


本篇文章的內容到此結束。

謝謝各位閱讀!

以後還會不斷更新精心準備的通俗科普長文!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