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走進英雄人物故事會”合集 實驗小學六(1)班

感受英雄情懷,緬懷革命先烈

立志報效祖國,誓做有為青年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我眼中的李大釗

閆柏昌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個偉大的靈魂,總是把自己的身家命運和民族命運國家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並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為終身的幸福。李大釗就是這樣的人,他在國難當頭,挺身而出;他為民族的尊嚴和發展而奮鬥,奉獻;他英勇鬥爭,一往無前;他發揚雄健精神,做一個大寫的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要像李大釗一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個一心只為國家的美好未來而著想的人!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英雄的李大釗

趙思睿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領導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是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在被軍閥張作霖抓捕後,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於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義,是偉大的革命先烈。

李大釗的名言有:

1.人生最高理想在於求達真理;

2.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闇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髮展的障礙;

3.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李大釗的文章有:《庶民的勝利》、《再論問題與主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法》、《俄革命之比較觀》等。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我眼中的李大釗

王禹丹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產主義小組,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造人之一。以後,他對黨的建設,工人、學生運動,統一戰線,均有重大貢獻。1927年4月28日,他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殺害於北京。李大釗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一位學者和詩人。李大釗真是了不起。 

在我眼中,李大釗是對親人慈祥和善的一個人。他對孩子很好很慈祥,無論他多麼忙,心情多麼不好,但他對孩子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不論這個問題多麼無厘頭,多麼幼稚可笑。他總是耐心地講給孩子聽,細心地告訴孩子,讓孩子徹底明白為止。對於妻子,他也不會大聲地吼她,也不會把她當傭人一樣使喚。這是一個愛孩子、愛妻子、愛親人,對親人慈祥和善的李大釗。

  他不僅慈祥和善,也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他對於革命工作簡直是全身心的投入。那年春天,李大釗每天早出晚歸。有時他在家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他為了革命能夠勝利,孩子問他問題,他含糊回答,朋友、妻子勸他離開北京,避免被軍閥張作霖抓去殺害,他卻執意要留下來。在敵人闖入家中後,他臨危不懼、從容不迫,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他一點也不害怕,反而十分鎮定、不慌不忙。在敵人施了重刑後,他依然堅強、堅貞不屈。並且在法庭上見到親人時,仍然用平靜、慈祥的面孔對他們。親人在法庭上哭喊時,他卻沒有哭,反而更沉著、冷靜、淡定,沒對親人說一句話。這肯定是他對革命事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相信革命一定會勝利。這是我眼中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臨危不懼、從容不迫、堅強、堅貞不屈、對革命事業充滿信心的李大釗。

  在我的眼中,李大釗就是這麼一個對親人慈祥和善、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臨危不懼、相信革命一定會勝利的人。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我眼中的李大釗

溫蕊菲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我瞭解到了李大釗是個對工作負責、對家人慈愛的人,甚至在極度危險中不顧個人安危與敵人抗爭到底的革命者。

查閱課外資料我又看到了不一樣的李大釗。

在李大釗的青年時代,面對多災多難的祖國,他表現出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後,面對封建軍閥篡奪政權、新生的共和國有名無實的現狀,他不得不發出自己的“隱憂”和“大哀”。他憂國之所憂,哀民之所哀,下定決心為挽救“再造中華”而努力奮鬥。當日本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時,他大聲疾呼中國人民用臥薪嚐膽的精神進行抗爭。他因參加反日鬥爭而被當時就讀的學校除名,但他毫不後悔。他認為,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學業微不足道,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偉大的愛國者。

他身上體現出的時刻牽掛國家興亡、時刻不忘人民疾苦併為之奮鬥的精神和風範,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提倡。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董存瑞的故事

張卓然

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

1948年5月25日,東北人民解放軍十一縱隊攻打隆化縣城。隆化是承德的屏障,四周圍,敵人修的坑道、塹壕和如樹林般的美式碉堡群。它背靠苔山,左邊是隆化中學;苔山的火力控制著整個隆化,隆化中學又是敵人防守隆化的核心。要解放隆化,就必須先拔掉這兩顆釘子。

在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緊密的配合下,3個炮樓和5個碉堡被炸掉,隆化中學東北角終於被打開!

然而,正在這時,學校外側旱河上的“橋形碉堡”裡,又噴出幾條火舌。敵人的火力,阻止了董存瑞所在尖刀連前進的道路,也豁斷了右翼十團已經進城的一部,造成了首尾難顧的局面。

董存瑞沉著地爬起來,幾步竄到橋底下,抱著炸藥向四周環視了一下,想找個合適的地方放炸藥。但橋離地一米多高,兩旁是光滑的牆壁,頂上是平平的泥板。炸藥放在平地不頂事,放到高處又沒地方擱。就在董存瑞尋找放炸藥包的支架時,身後響起了嘹亮的號聲。總攻開始了。部隊如潮水一樣從側後方衝來,而此時橋型堡上的6個暗藏的機槍開始了掃射。沒有時間了,不能再猶豫了,董存瑞身子向左一靠,左手托起炸藥包,緊緊貼住橋型碉堡,右手猛地一下拉開了導火索。郅順義見此,縱身一躍朝董存瑞奔來,董存瑞衝著郅順義厲聲喝喊了一聲,隨後一聲巨響,一團火花衝上天空……

紅旗插上了隆化城垣敵堡。

董存瑞手託炸藥包,炸燬敵人橋型暗堡的剎那,董存瑞高呼:“為了新中國,前進!”。

隆化初級中學。解放隆化的戰鬥中,解放軍衝進熱河省立隆化初級中學。後來為了紀念在此犧牲的戰鬥英雄董存瑞,隆化初級中學改名為存瑞中學。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捨生忘死的董存瑞

史婉彤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覺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燬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衝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在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清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唯訴我去!”他說完,毅然抱起炸藥包,衝向暗堡。在前進中,董存瑞左腿負5傷,但仍頑強堅持衝到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自高,兩頭橋臺無法放置炸葛包。在這個危急的關頭,董存瑞左手高舉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衝啊!”碉堡被炸燬了,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當時,他年僅19歲。

他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人民的自由,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努力學習,長大之後為祖國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董存瑞的英雄事蹟

張博雯

1948年5月25日,攻打隆化中學的戰鬥中,當時未滿19歲的董存瑞捨身炸碉堡。以自己的英雄壯舉喊出了“為了新中國,前進”的時代最強音。1957年朱德總司令親自為他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雷鋒也在日記中寫道,“英雄董存瑞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董存瑞曾在自己的漫畫本上寫過這樣一個順口溜:仇恨滿胸懷,隆化要打開,新中國要靠我們的雙手建起來。董存瑞的壯舉更是激勵著我們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要珍惜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美好生活,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我眼中的董存瑞

楊淑雅

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了。董存瑞在戰友的掩護下衝到橋底,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燬,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這部隊的勝利開闢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像這樣的英雄有很多,這些英雄在戰爭中總是站在前面,不顧後果的為了革命和人民而付出一切,比如:劉胡蘭、黃繼光、小雨來……

我們做為一名少先隊員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知道是這些英雄給予我們這平安的日子。清明節快到了,我想對你們說:感謝你們,你們永遠是我們的英雄,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們!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雷鋒的故事

姜宇捷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農家。雷鋒生前是解放軍瀋陽部隊工程兵某部運撒班長,他言行一致公開忘私,奮不顧身艱苦奮鬥,集中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是我們的榜樣。

一次雷鋒外出瀋陽車站換車的時侯,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揹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大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買了張去吉林的票塞到大嫂手裡,當大嫂含淚問名字時,他說我是人民解放軍。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去瀋陽,為了趕車,他五點多就起來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看見一位婦女揹著一個小孩,手裡還牽著一個孩子正艱難地往車站走去,雷鋒急忙脫掉身上的雨衣給大嫂披上,又一直把他們送回家。


像這樣的事,數也數不完。雷鋒精神也一直傳遞下來。2020年,一個特殊的年代,新冠狀病毒暴發的時侯,我們國家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雷鋒,以鍾南山李蘭絹為首4萬多白衣戰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奔赴在死亡線上,拯救了無數被新冠侵犯的人,讓我們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早日歸零,還中國一片淨土。他們做到了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是新時代的雷鋒。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雷鋒精神伴我成長

李瑞琦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卻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每當我想起雷鋒的時候,就想到了“好人好事”,想到了“雷鋒精神”。

雷鋒做的事情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反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幫丟了車票的人買了一張車票,幫老人拿包,幫老大娘提水……他每一次出差都會做許多好事,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有了“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樣的一句話。

其實“雷鋒”就在我們身邊。當然此“雷鋒”非彼“雷鋒”,而是像“雷鋒”一樣的充滿愛心的人。有一次上學路上,我看到一位老奶奶腿腳不便,我就過去幫助她,之後老奶奶很感激我,連連誇我是個“活雷鋒”。原來我也可以是“雷鋒”。“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幫助別人,也快樂了自己。

學雷鋒,就是要學習雷鋒精神,多做好事,而不求回報。你我都可以。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我眼中的李大釗

楊祺升

李大釗是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他領導北京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鬥爭。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製造了“三一八”慘案,北京處於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接下來。北洋軍閥通緝了李大釗,在4月6曰,張作霖建捕李大釗等8O餘人,李大釗等備受酷刑,但仍未向北洋軍閥透露一點有用信息,1927年4月28曰,李大釗等被北洋軍閥政府絞死。

李大釗對工作十分認真 ,當他的夫人勸他離開北京時,他直接拒絕了,並說,這裡的工作這麼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李大釗對家人是慈詳的,當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問他很多幼稚的問題他也會耐心地講解,這是一般的父親所不能及的。

李大釗是忠於革命的人,在被捕入獄後,他沒有向敵人透露一點有用的信息,在法庭上與家人見面時,他沒有一點害怕。

李大釗是一個關心人民疾苦的人。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坐輪船,他和朋友已經檢票上了船一位老人想混在他們中間可是被查票的檢查住了老人苦苦哀求可是查票的毫不理會還要奪過了人行李扔到江裡去李大釗聽見後對查票的人說,別人我我替這位大爺補票就這樣上了船李大釗卻沒有錢買吃的了。

這便是我眼中既有仁愛之心又有革命情懷的李大釗。我們的祖國正是有這樣千千萬萬的“李大釗”才有今天這和平幸福的生活。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我眼中的李大釗

聶子博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畢業於早稻田大學。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著名學者。1914年組織神州學會,開展反對袁世凱的活動。四年為反對日本滅亡中國的21條,以留日學生總會的名義發出《警告全國父老》通電,號召國人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誓死反抗。

在讀完這篇《十六年前的回憶》課文後,我知道了,他是一個在局勢和處境極其危險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黨的工作,被捕時處變不驚,在法庭上沉著冷靜的人。展現了李大釗對革命先烈忠於黨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麵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

在我眼中,李大釗親人和善慈祥的一個人。無論多麼忙,心情多麼不好,但他對孩子所提出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不論這個問題多麼幼稚,多麼可笑,都要講給孩子聽。

他不僅慈祥和善,也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為了革命的勝利,從未離開北京,一直為革命事業拼搏著。

在我眼中,李大釗是一個對親人慈祥和善、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臨危不懼的一個人。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我眼中的李大釗

李錦陽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先生雖然只在世上活了38年,但他對祖國的奉獻可不止一滴兩滴,他是我們中國共產主義的革命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是我國早期卓越的領導人,學識淵博的知名學者,在我國共產主義事業和民族解放事業中,都有崇高的地位。

在這黑暗不定的社會中李大釗先生的愛國情懷,被國民黨反動派給盯上了成為通緝犯。在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餘人。在獄中,李大釗受了酷刑,但他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他高呼“共產黨萬歲!”當時的他才38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要像李大釗一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個一心只為國家的美好未來而著想的人!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我心中的英雄——董存瑞

張政宇

董存瑞1927年生於河北省懷來縣貧苦家庭。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8年5月25日解放軍攻打中華民國政府軍駐守的隆化城,董存瑞所在連隊負責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

1948年初春,董存瑞被提升為班長。這時我軍正在開展新式整軍運動,董薦瑞所在班被評為董存瑞練兵模範班。他還獲得了模範爆破手的稱號。

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擔負了攻佔隆化中學敵人據點的任務,董存瑞擔任爆破組組長。總攻開始後他帶著爆破組的戰友很快炸掉了敵人的3個炮樓和5個碉堡。就在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被打開的時候,部隊的衝鋒被敵人設在學校圍牆外一條幹河上的橋型暗堡阻擋了。董存瑞堅決要求上陣。他鄭重地把隨身攜帶的東西交給了指導員,表示如果犧牲,就作為他的最後一次黨費。

董存瑞拿起炸藥包,衝出戰壕,匍匐前進到暗堡下面。暗堡離地面較高,又沒有安放炸藥的地方,眼看著後續部隊已經攻了上來。再拖延一分鐘,就會有更多的戰士流血犧牲。站在橋底的董存瑞,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藥包,貼在暗堡上, 猛地拉著了導火索:“同志們,為了新中國,衝啊!”未滿20歲的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的前進開僻了道路。

這就是我心中的英雄——董存瑞。他,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他,為了人民而獻出了生命!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我眼中的李大釗

劉欣瑤

李大釗就是這樣的人,他在國難當頭,挺身而出,他為民族的尊嚴和發展而奮鬥,他發揚雄建精神,為國家貢獻自已的力量。人故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們要像李大釗一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做一個一心為中國的未來著想的人!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定襄縣實驗小學: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英雄致敬!

  曾經歷史上的英雄值得我們銘記,今天最美的逆行者更值得我們敬仰,為了祖國更加強大,為了人民更加安康,向偉大的英雄致敬!向英雄的人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