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枯萎別擔心,科學防治種出高原好夏菜


農技雲課堂|甘藍枯萎別擔心,科學防治種出高原好夏菜

甘藍(Brassica oleraces var.capitata L.)俗稱包菜、蓮花菜等。

原產於地中海沿岸,16世紀傳入我國,經過30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由於其適應性廣,產量高,抗病性及抗逆性強,耐貯運,營養豐富,是甘肅省種植的主要高原夏菜,深受廣大菜農喜愛。

甘藍枯萎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強的土傳性病害,為了明確枯萎病的發生危害情況,探索枯萎病的發生規律,為科學合理防治提供科技保障,本期“甘農傳媒”推出甘藍枯萎病症狀及防治方法


甘藍枯萎病症狀

甘藍枯萎病屬土傳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生,受害植株一般在定植後14~28 d表現出明顯的症狀,通常在植株的一側發病較重,下部老葉首先表現變黃、萎蔫、掉葉的症狀,逐漸向上部葉片蔓延,植株維管束組織變褐、阻塞,並最終導致整株死亡。

據報道,甘藍枯萎病的病情發展與溫度密切相關,在26~30℃的溫熱土壤中可造成感病品種的大面積迅速死亡,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損失。其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並逐年積累。傳統農業防治手段如種子處理、輪作、清除田間病殘體等病害防控手段對該病害收效甚微,藥劑防治成本高,且收效甚微。

農技雲課堂|甘藍枯萎別擔心,科學防治種出高原好夏菜

防治方法

種植抗病優良品種

種植比較抗枯萎病又適宜當地的品種,如中甘828、隴甘2號、金鼎綠、甘藍CS526、京甘161等較抗枯萎病。

播前種子處理

實行無病土育苗,育苗前對甘藍種子進行藥劑拌種,培育無病害的健壯苗,預防病菌隨種子傳播,也可以在育苗前進行種子包衣,防止土壤中的病菌侵染種子或幼苗,影響甘藍正常生長。

加強田間管理

選擇比較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甘藍種子細小,整地必須細緻,同時施足基肥,澆透水,做到墒足、地壯、地平、土壤無病蟲。移栽後適度蹲苗,隨時澆水溼潤,合理施肥,中耕除草,確保甘藍根系正常發育。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減少侵染源。

化學防治

定植前,要定植的地塊用有機肥750~1 500 kg/hm2做底肥深翻,並用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22.5 kg/hm2撒施於土壤表面整平後定植,防治病菌侵染;發病後,用3%甲霜·惡黴靈水劑、250 g/L嘧菌酯懸浮劑和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劑在甘藍移栽後及時灌根防治可有效控制甘藍枯萎病。

農技雲課堂|甘藍枯萎別擔心,科學防治種出高原好夏菜

(原載《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年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