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务院把“劳动教育列入大中小学必修课程的意见”精神?

如何看待国务院把“劳动教育列入大中小学必修课程的意见”精神?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将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意见》还规定了劳动教育的时间,一是要利用上课时间进行,中小学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不少于16学时,大学本科不少于32学时;二是在课外校外安排,中小学每天规定课外劳动时间,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置劳动周。此外,还要以家庭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鼓励孩子每年掌握1-2项生活技能。

其实,之前国家教务部就把劳动课列入了学校教学课程之中,小学,中学也在课表中设置了劳动课,但数十年来,真正实施贯彻的学校并不多。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劳动实践场地,没有专任教师,就算开设了劳动课,老师也只是拿着书给孩子纸上谈兵。更多的情况或许把劳动干脆上成语数课。在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下,家长天天要求学校只上语文、数学、英语课,认为其他学科都是副科,劳动课连副科都算不上!而且还从小给孩子灌输技术劳动就是低人一等的技能,给孩子的教育的口头禅就是:你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只能去工厂打工……最后,孩子除了读书,连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都不会。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再次出台专门意见予以强化和规范劳动教育,说明国家认识到了青少年劳动教育方面突出的问题。作为社会教育参与者,我深感欣慰,但同时也很忧虑,如果地方部门执行不力,家长认识没有转化,社会大环境没跟上,一切估计还是空谈而已!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