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有一次,雷軍去一刻演講,他講到自己的職業經歷。他做過很多行業,早期做WPS,金山毒霸,後來做電子商務,做投資,做手機。這些行業跨度都非常大,但無論做那一行,他都做得非常出色,為什麼?

他說:“我覺得核心的問題是,我知道怎麼去學習,我要克服每一個專業之間的差距。其實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學習,所以最最重要的事情,你要具備學習的能力。”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在公開場合,他不止一次提到學習的能力。有一次他回母校武漢大學演講,說了這樣一句話:“其實你有了學習能力,你做什麼都能成功。”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無論我們做什麼,都需要學習,擁有更好的學習能力的人,能更好參與社會競爭,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對於職場新人來說,學習力是快速成長的法寶;對於面臨職場中年危機的人,學習能力是成功轉型,積極面對現實生活的底氣。就像雷軍說得那樣,無論你是二十歲還是三十歲、四十歲,你都需要學習。既然學習如此重要,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高效學習的能力。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認知天性》,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在他們從業的將近50年時間裡,都是研究記憶和學習。這本書從學習的底層規律出發,告訴你學習背後的心理規律,讓我們真正做到科學學習,有效學習。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本書獻給那些接近中年仍不斷學習的人,以及那些更為年長,但願意鞏固自己的技能,不想被社會淘汰的人。”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檢索式練習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人,熱衷參加各類的訓練營,各種直播課程,少則幾天多則一個月時間,他們期望在短期內學習大量的知識,但是課程一結束,學到的全部還回去了,這是很多人參加知識付費課程的現狀。

《認知天性》中講到:“頻繁的集中練習只產生短期記憶。”

短期記憶,只能短暫停留在我們的大腦中,時間一長就會忘。所以,你集中學習知識或者技能,短期內能看到效果,但無法形成長久的記憶,看似學了很多,但是沒什麼用。相反,長期記憶的容量是無限的,它就好比一個大型的圖書館,所有書籍都是有序排列,找起來毫不費力。

如何將我們學到的知識,轉化為長期記憶?答案是檢索式練習。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2010年,《紐約時報》做過一項研究,讓學生閱讀課本里的一段文字,然後選一部分人進行考試,讓他們回憶閱讀過的內容。一週後,考察他們的記憶情況,結果發現接受考試的學習,比沒接受考試的學生多記住50%的信息。

檢索式練習本質是自我測驗,它能幫助我們將知識寫入長期記憶,相比集中式學習,更有效。那麼檢索式練習有哪些形式呢?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檢索練習的7種形式

檢索式練習表現形式有7種:間隔、穿插、多樣化、細化、生成、反思、校準具體到學習中如何應用呢?我們以學習寫作為例進行講解。

1)間隔

間隔側重練習的時間間隔,在我們開始遺忘時,再次檢索之前學到的東西,能強化記憶。

研究人員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兩組醫生分別參加培訓,A組在1天之內上完全部四節課,B組每隔1週上1節課,持續4周,結果B組醫生無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要優於A組。有間隔的練習能幫助我們鞏固,強化記憶。

因此,無論是練習寫作,還是學習其他的技能,我們不應該集中學習或者練習,而是制定間隔的學習計劃,有節奏地學習,這是因為大腦需要時間鞏固學到的內容,有間隔的練習恰好滿足了這一點。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2)穿插

穿插練習側重練習的順序就是把不同類型的問題混合起來,進行交叉訓練。

我們學習新知識或技能時,習慣將同類的問題或知識放在一起學習。例如,在學習寫作時,我們會分別練習:

標題如何寫?

如何安排文章結構?

如何寫開頭?

如何寫結尾?

……

我們會在固定時間內,學習一個知識點或解決一個類型的問題,但研究人員發現,將不同類型的問題混合起來練習,更有助於記憶。因此相比單項練習,練習寫一整篇文章的效果更好,它會涉及標題、開頭、中間和結尾的寫法。

對於有操作步驟的訓練,最好的練習方式不是從第1步到第N步,而是打亂順序,可以先練習第1步,然後練習第3步,再回頭練習第2步。

通過這樣的穿插練習,大腦對要記憶的內容印象更深刻,也更容易寫入長時記憶。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3)多樣化

多樣化的練習側重練習的場景和條件,它能幫助我們獲得知識遷移的能力,能讓知識活學活用。

例如,我們在學習寫作,可以給自己設定以下場景。

公司推出一款新品,需要給產品寫文案,怎麼寫?

找新的工作,你需要給自己寫份簡歷,如何寫?

看了一本書,要寫一篇書評,如何寫?

游泳名將菲爾普斯在學習游泳時,經常練習在糟糕的條件下游泳,比如看到不到任何東西,眼前一片模糊。他模擬各種極端環境,並不斷進行練習。多樣化的訓練能讓我們獲得知識遷移的能力。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4)細化

細化側重聯繫,就是借已知來學習未知,在二者之間建立聯繫。這就好比蜘蛛結網,聯繫越密集,知識越牢固。

例如,在學習寫作時候,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選題,選題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文章的價值。如何理解這個選題呢?我們可以借鑑過往的經驗,舉出這樣幾個例子:

【場景】公司有個同事很內向,幾乎不怎麼說話,後來無意間接觸發現是一個隱藏的高手。

【選題思考】我們對內向的人存都存在哪些偏見?


【場景】你看了一期綜藝節目,對裡面的某個嘉賓印象深刻。

【選題思考】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節點?


【場景】身邊很多人開啟了第二職業

【選題思考】哪些擁有第二職業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以上這些都是潛在的選題來源,你遇到的各種場景就是選題,無論是生活工作,還是學習娛樂,都是選題誕生的地方。通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我們可以用更多的例子來理解這個概念。

做細化練習,就是不斷聯繫自己的經驗,用自己的語言去重塑你學到的東西。李叫獸在最開始學習廣告文案時,要求自己每學一個知識點,說出5個熟知的例子來,正是這樣的訓練,讓他對文案的感知比別人要更敏銳。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5)生成

生成強調自己尋找答案。學習中遇到問題,先嚐試自己找答案。

例如,在今日頭條學習微頭條寫作時,如何寫出一個10W+的微頭條是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他人的答案有用嗎?有用,但是無法讓自己真正記住,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去找答案。經過多次的嘗試和對比,我找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一波三折】第一段用50多個字或100個字說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

【增加衝突】故事化敘述+矛盾點 OR 有趣點

【信息增量】提供價值

以上答案來自自己的經驗,因此無論什麼時候寫微頭條,都會想到這些點,幾乎不會忘記。同樣在學習其他技能的過程中,你也可以給自己列一些問題,然後自己來找答案。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6)反思

反思強調思考,我們可以理解為覆盤,可以是覆盤自己,也可以是覆盤他人。

反思自我,可以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反思他人,可以思考:他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

例如,在文章寫作中,每一篇成型的文章,我都會有一個思考清單: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好還是壞?如果不好,還能取哪些標題?

開頭能吸引人讀下去嗎?如果不能,要如何改?

邏輯清晰嗎?如果混亂,要怎麼改?

觀點足夠明確嗎?

同樣,在遇到好的文章時候,也會從以上維度進行拆解反思,別人哪些地方做得好,值得借鑑。這樣我們就能從過往的經驗中學習,不斷成長。

柳傳志說:“我們向書本學、向別人學,只佔到30%,剩下70%都是向自己學。向自己學的關鍵,就是覆盤。”

雷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7)校準

校準強調差距,我們的預期和現實反饋的差距在哪裡?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每當我們採取一項關鍵行動時,就把預期會發生的結果記錄下來,9個月或者1年以後,按照預期對結果進行反饋分析自我。”

這個方法就是“反饋分析法”,德魯克用了10年,他通過這個方法確定了自己優勢。德魯克的反饋分析法,應用到學習中,就是校準。目的是,通過對比預期和現實的差距,調整我們的判斷。

例如,練習寫作過程中,我們都會總結一些標題的寫法,有時候,數據和設想相差十萬八千里,原本看好的標題,數據表現並不好。這時就要去思考差距到底在什麼地方?

校準的目的就是修正,消除假象。這就好比,你四處囤積各類知識,自我感覺學了很多東西,實際上還是不會;你讀書的時候很認真抄了筆記,你以為吸收了知識,實際還是沒理解書中的內容。校準把我們拉回現實,面對現實和理想的差距,並不斷縮短這個差距。

【總結】

1、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更有效的學習方式是檢索式練習

2、檢索式練習主要包含7種形式:間隔、穿插、多樣化、細化、生成、反思、校準

3、學習的終極要義是,學習規則,建立結構,形成自己的心智模型,即解決問題的思路。

我是 ,專注職場和個人成長類書籍解讀,如果你沒時間看書,可以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持續精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