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迎来反弹,但疫情下的金融危机还没消失

美股过去一个多月"愁云惨淡"的日子似乎要过去了。

在以罕见的速度崩盘之后,美股近日迎来大幅反弹,道指过去三个交易日涨幅逾20%,重新进入技术性牛市。

美股迎来反弹,但疫情下的金融危机还没消失

在跌入熊市11天后,道指仅用了短短三天就较低位回涨20%。这也就意味着,道指创下了该指数史上最短熊市纪录,暴力重返牛市区间!甚至于不少对冲基金大佬纷纷发起了"冲锋抄底"的号角,不愿错过"一生一次低价入场的良机"。

那么问题来了,疫情下的金融危机真的解除了么?反弹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让我们联系下前不久,也就是周三晚间,美国参议院投票一致通过了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内容包括直接向美国人支付上千美元现金支票、加强失业保险、贷款给各类的企业、增加各州和市政当局的医疗资源。同时美联储于也宣布了一系列提振市场的新计划,并暗示无限量QE,力图缓解美元融资市场的巨大流动性压力。

按规模来看,为了救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于水火,"央妈""财爸"真的很拼:2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规模为美国史上最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也首次超过5万亿美元,本周增加规模为2008年10月最大单周操作规模的大约两倍。

消息一出,美股也很给面子,上演强势反弹。可以说在疫情冲击之下,美股能蒙受美国经济阴云却"不为所动"暴力反弹,与"央妈""财爸"的慷慨解囊不无关系。

但是在市场上,不少业内人士对此轮反弹并不抱太大希望,摩根士丹利分析师Robert Cronin指出,虽然现阶段欧美各国的刺激计划总额预计已达到8万亿美元,但市场实际上陷入了"刺激是否能够弥补增长不足"的多空拉锯战。但与此同时,还有非常致命的一点:从资金面上看,美股带动的这轮全球市场反弹人气十分惨淡,市场成交量低迷,参与度非常低。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危机下的美股历来有"先暴跌后反弹,随后重新探底"的习惯,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灾期间发生过的这样一幕:标普500指数曾在一个月内跌了34%,随后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反弹超过18%。

这让许多股市老手沾沾自喜,自以为摸到了底部,急忙进去抄底。可没想到,底没抄到,这批人又"死"在了美股的半山腰上。在接下来的13天里,标普又一次狂跌26%,美股血流成河,重新把市场砸回一片绝望之中。

当前时点,美股遭遇的罕见恐慌虽然已经暂告一段落,但全球市场仍在震荡,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经济复苏的步伐将决定何时能够真正企稳,而解决疫情则是市场稳定的前提。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50万例,而美国确诊病例更是逾8万例,超过了中国和意大利,成为全球新冠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如果疫情继续恶化,美国经济无疑将彻底陷入衰退。总的来说,刺激政策只能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而真正发挥影响需要等待经济见底开始复苏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