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怎麼辦?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父母須知

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出現時,家長應對錯誤只能讓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些錯誤的教育方法包括:高壓政策當孩子反抗大人的時候你們覺得是對自己權威的挑戰,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就以真理自居,不讓步,用一言既出非得執行命令式的態度壓住孩子,即便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是事情的導火索。


這樣的做法可能產生兩種後果:一是孩子暫時是服從了自己。但是,一旦孩子在精神上壓抑了更多的反抗情緒,就會一下子爆發出來,直到家長屈服為止。二是孩子以自己委屈演繹,這讓孩子失去正確的判斷力,形成一種奴性的人格,久而久之喪失了自信心、上進心而變得自暴自棄。


二、順從。現在一些家長,接受了很多所謂開放式的教育方法,覺得打罵責罰都是不文明的做法,要儘可能的尊重孩子,孩子實在反抗了,也就只有遷就了,沒有原則按照同意孩子的意思去做。但他們忘記了,在現在文明的社會,也需要軍隊和警察,而軍隊和警察恰恰是以使用暴力工具為特徵的。鼓勵教育、尊重教育、欣賞教育都必須要有一定的度。我們從小就要教育孩子,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一個人必須在特定的環境裡遵守紀律和約束。對於溺愛孩子的家長可能認為,孩子的要求如果不高的話,能夠滿足還是儘量滿足,好息事寧人。可沒有想到孩子的慾望無限脹大,就會出現孩子因為家長無法答應的要求而離家出走。


三、說教。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不斷地跟孩子嘮叨。事實上,當孩子過多地接受重複的信息,他的大腦就會對這些信息產生屏蔽,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孩子不僅聽煩了、聽膩了,而變得麻木,讓孩子非常反感。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時還喜歡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過去的“劣跡”統統翻出來,一一地數落給孩子聽。即使家長說的是對的,孩子也不願意聽。因為孩子擔心,一旦聽了家長的話,讓家長覺得有理,更會嘮叨個沒完。孩子不聽大人的話,就是為了避免嘮叨個沒完。說教缺乏同理性,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對策


青春期少年的逆反行為,表面上是突如其來的,有時連老師和父母都意想不到的,但實際上都是有潛在的原因,他們總有一些反常的言語和行為。孩子出現逆反的行為離家出走是長期以來各種矛盾累計的結果。學校和家庭對孩子出走做早期預防。應該全面深思對孩子的教育,要想改變也不是那麼一兩天的事,而要根本改變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英高特叛逆孩子特訓學校王教授提出:


首先,給孩子平等的地位,人格上尊重孩子。當父母與孩子交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細緻耐心傾聽。無論孩子講什麼,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瞭解孩子,才能對症下藥。(2)不隨意指責或草率下結論。家長應剋制自己的情緒衝動。(3)作出積極反應。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要從積極的一面思考。當孩子充分表達意見後,家長應作出積極的反應:“你這個想法不錯,要是再好點就更完善。”要使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成就感和能夠參與家庭的事情感到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