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大清使用血滴子,會怎麼樣?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


血滴子是清朝皇帝手裡的一把刀,他們執行著皇帝明面上不能做的事情,相當於明朝的錦衣衛,主要功能就是監視大臣,執行暗殺任務,只對皇帝一人負責。

血滴子這個稱呼,就表明了他們的性質,但他們畢竟不是三頭六臂刀槍不入,對上八國聯軍的正規部隊,這些殺手雖然可以進行刺殺或者暗殺,但是對整個聯軍來說,傷害有限,而且是冷兵器對陣長槍短炮,結果就是被團滅!






故鄉黃花黃vlog


您好,我來探討一下 如果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大清使用血滴子,會怎麼樣? 這個問題。

傳說中的血滴子

所謂的血滴子並沒有任何的史證物證,在民國文學作品《清宮十三朝演義》這部小說中描述,雍正皇帝有一件寶物就是血滴子,而且還有國師喇嘛傳給他咒語,他殺人不需要自己動手,只需要唸咒血滴子就飛出去取人的首級,小說中的血滴子長得像個圓球,裡面藏著鋒利的快刀,發動血滴子後它將人頭罩住,人頭立馬分離之後和血滴子一道消失。所以實際上文學作品中的血滴子和2012年上映的電影《血滴子》中長得是不一樣的。

影視作品中的血滴子

關於血滴子的影視作品早在1969年就有同名電影《血滴子》上映,之後又有1990年的《血滴子秘史》,再就是前文提到的2012版,顯然這些影視作品都沒有拍成神話故事,所以唸咒發射血滴子的情景肯定不適合創作。這其中血滴子的形象變為了鎖鏈系在斗笠或鍾型的主體上,主體開闊外貌環繞一圈鯊鰭形鋼刀,使用時將血滴子拋出,血滴子會不斷旋轉,罩住目標的頭後鋼刀分離,簡單的說就是把流星錘的錘子換成血滴子。從小說的法術攻擊換成更加接近現實的物理攻擊。

血滴子能在熱武器戰爭中發貨作用嗎?

小說中的血滴子顯然具有神話的效果,而實際可能有的這種如流星錘一般的血滴子是否存在也存疑,即使它存在那根據傳聞它的攻擊範圍也不過是百步之內,古時候定三百步為一里也就是500米,百步也就是一百多米,這顯然都誇張了,真正符合實際的應該不超過10米,畢竟甩跟10米的鐵鏈子起來都是很苦難的一件事,即使清朝的特種部隊各個天賦異稟,應該也有個人類的極限,所以假設它能攻擊10米,這也會限制了血滴子大量應用。那熱武器呢?當時落後一方清軍使用的大炮都能攻擊一千多米,而八國聯軍的大炮跟先進,所以攻擊距離上血滴子就落後的不止一點,畢竟是個冷兵器,再者當時的清軍完全沒有了士氣,一個傳說中的武器改變不了什麼,很多的清軍根本不是死在衝鋒的途中,而是死在逃跑的路上。所以血滴子再強也改變不了什麼。


歷史風物誌


血滴子,據說在清朝是一種讓人聞風喪膽的暗器,雍正時期使用最為廣泛,我們看一些影視作品上把這種暗器演繹得非常神奇且恐怖!

血滴子為何物?

據明末清初的小說記載:“血滴子以革為囊,內藏快刀數把,控以機關,用時趁人不備,囊罩其頭,撥動機關,首級立取。”

從這個描述來看,血滴子很厲害,“撥動機關”就可以取人首級,但這個前提是必須要“囊罩其頭”。怎樣把這東西套到對方頭上呢?我想到兩個畫面:

  1. 如影視作品上的那樣,將血滴子甩出去,這個暗器會像長了眼睛一般追著人跑,然後準確無誤地套在頭上,咔嚓一聲,頭就掉進血滴子上面的“囊”中;

  2. 影視作品是虛構,血滴子沒長眼睛,不可能有追蹤功能,也沒有哪個高手可以遠距離將這種暗器準確套進人的頭上。這時候就只有一種方法,悄悄躲在這人背後,趁他不注意就套上去,然後按下開關,咔嚓!

第一個畫面非常帥氣,有武林高手的風采;第二個畫面非常猥瑣,血滴子這麼可怕的暗器使用起來像做賊一樣。

這樣的暗器能用來對付八國聯軍嗎?

大家看上面的介紹就會明白,用血滴子來對付八國聯軍就是天方夜潭!這種暗器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小說家幻想出來的物品。

據小說記載,血滴子是雍正用來清除異己的暗器,這種暗器被一種特別的機構所使用,那就是粘杆處。

粘杆處是什麼機構?傳說是雍正組織的特務機構,就像明朝的錦衣衛、東廠、西廠。實際上,粘杆處只是負責皇帝玩樂的機構。粘杆一詞很多人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農村長大的朋友肯定知道。

大家有玩過粘蜻蜓和知了嗎?長一根長竹杆,然後跑遍整個村子去找蜘蛛網,把竹杆的一頭伸進蜘蛛網上轉動竹杆捲起來。等杆頭上纏滿厚厚一層蛛網的時候,把杆頭沾點水,用這個去粘知了或者蜻蜓,一粘一個準!

清朝的粘杆處只是一個名稱,並不是只負責抓知了,一般皇帝的業餘活動都是他們在負責,比如釣魚、遊玩之類的活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負責後勤管理工作。

結束語

血滴子是小說虛構的產物,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已經沒有了粘杆處這個機構,更談不上用血滴子來對付他們。


水煮汗青


血滴子一般大多出現在影視劇中,其形狀類似於“套馬杆”,主要作用便是用鬥狀的裝置,成功套在獵物的腦袋上,之後底下的機關便會自動鎖住頭部,由於機關上的零件非常鋒利,所以利用槓桿原理,另一方使勁拽繩子的時候,就可以輕易將對手的頭“擰下來”,因此才獲得了血滴子的名號。

不過這玩意在投擲的時候,需要極高的精準度,而且礙於材質的因素,整體重量也不輕,所以人才培養方面也挺難的。不過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攻擊距離!

血滴子以革為囊,內藏快刀數把,控以機關,用時趁人不備,囊罩其頭,撥動機關,首級立取。

其實所謂的撥動機關,就是在扔出去的瞬間,利用拉繩子鎖住獵物。可繩子能有多長?十幾米?二十幾米?已經算非常厲害了。即便與刀劍相比,攻擊距離遠一點,可大家別忘了,八國聯軍那會冷兵器幾乎淘汰了,即便是清王朝,都配備了“單拉老缸筒”。

哪怕清朝末期,熱武器攻擊距離不如當下,至少兩三百米內,殺傷力還是有保障的,況且當時英、法、德等國家,工業革命都完成了,機械化技術甩了清王朝何止幾條街,大型熱武器裝備,包括戰艦等等,都要不知先進了幾何,怎麼打?用什麼打?鄧世昌最終都無奈開著船“互懟”,除了反應清王朝敗亡已定之外,同時也影射了西方列強們,在那個時代,科技研發上的確很先進。

用血滴子拼,先不說能不能百米穿楊,單單那種“甩鎖鏈”時浪費的時間,對方都已經不知道齊射了多少輪。再者,血滴子通常都以暗器形式出現,即便那些“大俠們”成功闖進了敵人的帳篷,到時候如何出來呢?還有就是,敵人一旦發現風吹草動,基本都不會上跟前確認,端起槍就來一下,一旦出現如此情況,大俠們會不會受傷?

所以說,血滴子這種東西,在影視劇中看看就行了,承認此物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可面對熱武器,還是算了,性價比不高。


文史瀟湘閣


血滴子出名,其實是因為一部電影。在這個影視作品中,一個神秘機構使用著一種極為特殊的武器,這種武器被他們成為血滴子。

那麼“血滴子”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被傳的如此神乎其神?

翻閱正史資料,完全沒有丁點關於“血滴子”記載,也就是說,這種神秘事物的出現,應該主要是流傳於民間。在清朝的武俠小說中,確實有著關於這種物件的記載:“血滴子以革為囊,內藏快刀數把,控以機關,用時趁人不備,囊罩其頭,撥動機關,首級立取。”

從這個說法上看,電影中的血滴子確實符合記錄。然而問題是,現實生活不是電影。電影中,神秘組織中高手如雲,他們手中的血滴子,用長鏈相連。一旦拋出,便會如影隨形,如同導彈一樣直奔對方。甚至對手跳躍騰挪,都難以擺脫。在現實中,這種虛構的情況根本就不可能出現。

按照小說中的設計而言,血滴子根本就無法稱之為武器。因為要趁人不備將敵人頭部套入,然後發動機關,首級立取。然而,並不會有誰能夠傻乎乎的將自己的腦袋套上這麼一個東西。做武器完全不實用,做暗器更是不可能。因為血滴子太大,一個籃球向你的腦袋襲來,這能算作是暗器嗎?這隻能算是明器,還是極難使用的明器。

所以將血滴子當作武器或者暗器的說法,僅僅存在於小說當中,現實中是不可能的。但是,血滴子卻可以當作一個刑具使用。

這種刑具的殺傷力或許和鍘刀類似,但是其帶來的恐懼力,卻是其他類的刑具所不具備的。用這個當作刑訊逼供的刑具,簡直不能更合適。而一旦得到了想要的情報,想要殺人滅口時,也極為方便。這或許才是血滴子的真正用途。

不過,作為一種私刑使用的刑具,血滴子也有很大可能代表了某種神秘組織。而這個神秘組織,最大的可能就是雍正帝當年為了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時成立的粘杆處。

而用這種刑具去對抗八國聯軍,就如同帶著老虎凳去上陣殺敵,和自殺並無兩樣。要知道,八國聯軍使用的火器已經遠遠超過了清軍的數代。其火器戰法的嫻熟也絕非是尚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的八旗兵或綠營兵所能媲美的。除非他們擁有電影中那種神出鬼沒,殺人於無形之中的高超功夫,不然,根本就無法用這種笨拙的東西去殺敵。

所以,無論它是一種刑具還是一個以獲取情報為主要目的的神秘組織,都無法對擁有現代武器裝備的八國聯軍產生任何有效威脅。


Crazy歷史


雍正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已經創立了一個特務組織,也就是粘杆處的原型。此後他登基以後,這一組織,成為了雍正蒐集情報的重要組織。

粘杆處又被稱之為血滴子,這都是組織的名稱,可是在小說當中,血滴子已經不再是一種機構,而變成了一種暗器。

這種暗器可以飛來飛去,有點類似鳥籠。用皮革做的囊,囊內藏有數把快刀,最神奇的是,居然還有機關,可是控制血滴子飛行方向以及快刀的伸縮。

在人不注意的時候,血滴子飛過去,將這個人的腦袋罩住,摁下開關以後,這人的腦袋就被割下來了。

01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清朝為啥不用血滴子?

清朝手裡沒有現金的熱武器,所以在近代戰爭中,總是吃虧。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此外還要賠款割地,實在是讓人痛心。

1900年,也是一個庚子年,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作為導火索,帶領著5萬人左右的軍隊,浩浩蕩蕩地衝入了北京城。

小子恐看官尚未明白,只好補說數語,再入正傳。這血滴子是什麼東西?外面用革為囊,裡面卻藏著好幾把小刀,遇著仇人,把革囊罩他頭上,用機一撥,頭便斷入囊中,再用化骨藥水一彈,立成血水,因此叫做血滴子。這乃雍正皇帝同幾位綠林豪客,用盡心機想出來的。---《清史演義》

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北京城內的珍寶,被搶掠走的不計其數。你根本無法統計數量,皇宮裡的還能計算,可是民間被搶了多少誰來統計呢?

現在我們看英國、法國這些所謂的貴族,其實他們家裡都珍藏著中國的國寶文物,哪兒來的?用雨果的話來說,有兩個強盜,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

這個時候清政府是怎麼應對的呢?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直接逃跑了。他們跑到了西安,使得大清國名存實亡。

  1. 既然血滴子如此厲害,為什麼當時的清朝政府沒有讓人拿出來用呢?很可惜的告訴大家,血滴子這玩意兒,只能存在於書裡。
  2. 這就好比金庸小說裡的降龍十八掌,那簡直就是天下無敵的武功,可是為啥不能拿來擋住蒙古大軍呢?因為是假的。
  3. 在書裡,血滴子可以發揮各種特別的功能,畢竟不需要科學驗證,所以怎麼想象都可以。可以在現實當中,這些事情並不能夠實現。

所以八國聯軍闖入的時候,血滴子是假的,八旗軍又不行了,清朝政府只能選擇逃跑,他們哪有那個本事去對付八國聯軍呢?

02歷史上的血滴子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跟我前文所講的類似,歷史上血滴子,那就不是一種暗器,而是一種組織,它還有一個名字,就是粘杆處。此外還有一個官方名字叫尚虞備用處。

這麼一來情況就很明朗的,這是雍正皇帝設立的一個機構,而且是一個特務機構。雍正還做皇子的時候,非常喜歡安靜。

可是一到夏天,蟬鳴之聲就不絕於耳。為此雍正吩咐一幫人來幫他在房子周圍的高大樹木上,把這些蟬給粘掉。這就是粘杆處的由來。

等到雍正與其他皇子爭奪皇位的時候,他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卻在背地裡組織了一些武林高手,訓練自己府上的家丁。

餘如通州領催,備宴馬甲,盔、鏇、鞍、骲頭、箭、鐵諸匠,拜唐阿分網戶、粘杆、備箭,一人至九人,陸軍部承差三人,凡四千六百三十人。---《清史稿》

而這些家丁過去都是幫助雍正粘蟬的人,所以就稱他們為粘杆處了。等到雍正正式登基以後,粘杆處也就得以正名,成為了一個獨立的情報機構。

此後粘杆處漸漸正規化,比如說每天早上他們都要接收奏摺,還有兩個稽查官員,一旦發現有什麼可疑人員,那麼就可以當場捉拿。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作用,在暗地裡粘杆處的侍衛們到處監視朝中臣子們的一舉一動。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雍正皇帝都能迅速採取行動。

不過歷史上做這件事的皇帝有很多,比如說明太祖朱元璋,把這件事做到了淋漓盡致。昨天晚上臣子打麻將贏了多少錢,第二天朱元璋都能夠分毫不差地報出來,可見置辦特務機構並不是雍正皇帝的特例。

03雍正皇帝對文人的打擊非常大,所以文人手裡的筆桿子是絕對不會輕饒雍正的。

雍正是一個主張改革的皇帝,一旦發起改革,那麼勢必就會得罪很多人。很顯然雍正的確是得罪了不少人。

他的改革當中,有一項措施是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情,幾乎是得罪了全天下的文人。要是一般皇帝見如此多的文人反對,肯定就罷手了,比如說乾隆。

  1. 可是雍正是一位雷厲風行的皇帝,不管多少人阻撓,他都要實施自己的改革計劃。士紳憑什麼就不需要交稅?憑什麼就不需要服徭役?這不公平嘛!
  2. 其實士紳參與了賦稅以後,是變相減輕了老百姓們的負擔。可是這一件事觸動了士紳們的利益,他們當然要出來反對。
  3. 而士紳當中大多數都是讀書人,他們的門生故吏遍及天下,他們的弟子們將來也會成為士紳。
    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利益鏈。

因此,這些文人在無法爭取自己的利益以後,果斷開始大批寫文章汙衊雍正皇帝。把任何一件小事都無限放大。

比如說雍正登基的疑團,其實現在我們都知道這是文人汙衊所致,可是當時誰能分得清呢?老百姓最喜歡這種街頭巷尾津津樂道的話題了。

雍正笑了:“哎,這就對了。粘竿處撤掉也好,外面議論的人很多。有人說它是朕的私人侍衛;有人說它像明朝的‘東廠’;還有人說得更蠍虎,說圖裡琛帶的人全都是‘血滴子’,真是活見鬼。事情也怪,只要是作踐朕的話,越說得離譜,就越有人相信!其實,你要讓他們說說,粘竿處不經法司,就殺過、捕過哪個官員,他們又說不出來。廷玉這想法好,索性把粘竿處撤了,那些人的嘴也就全都堵上了。”---《雍正皇帝》

同樣的道理,粘杆處和血滴子在小說當中也改變了原型。血滴子從一個特務機構,一眨眼就變成了一個奪命的暗器。雍正皇帝為此十分苦惱,所以不惜延續了文字獄的慘案。

總結:血滴子真的擋得住洋槍洋炮嗎?

退一萬步講,血滴子就算是真的,那麼它真的可以擋住洋槍洋炮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血滴子的觸發需要一定時間,而子彈射出來的時間,相對而言可以忽略不計。

速度上的差距實在是差太多了,血滴子之所以可怕,那是因為它殺人的手段比較毒辣,直接把人的腦袋給摘掉了。

可是目的都是殺人,子彈就顯得比較乾淨利落。摘腦袋雖然可怕,但是花費的時間太長,有作秀的嫌疑,子彈卻可以直接達到目的,不需要那些花裡胡哨的噱頭。

這就是為什麼血滴子無法對付洋槍洋炮的重要原因,當時的清政府已經被洋人給打怕了,所以就算給他們高級的武器,或許都不會用了。

《清史稿》

《清史演義》

《雍正皇帝》


江湖小曉生


不好!這不是一個等級的較量。

首先,武器和使用者無法普及。使用血滴子的都是什麼人?那是雍正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而設立的特務機構。他們可以說都是武林高手,都是能以一當百的好手,飛簷走壁如同探囊取物般容易,是雍正皇帝精挑細選出來的少數精英,而不是大眾化的士兵,無法做到全員傑可以使用。

其次,沒有使用血滴子的生存環境。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清朝政府已經是腐敗不堪,開國的八旗子弟更是成為了酒囊飯袋一樣的存在,清朝統治者之所以還能在統治者的地位上,主要是依靠一曾國藩、李鴻章等擁有兵權的漢人,在放權的同時,清朝統治者也沒有忘記對他們的約束,為他們樹立了各自的競爭對手。但是,此時能用來作戰的士兵和將領,都是從鎮壓叛亂中提拔上來的,可以九成九的都是一介武夫或是貧苦百姓,沒有使用血滴子的基礎,因為血滴子屬於特種兵器,如果不是經年累月的鍛鍊,有可能在沒有傷人時就已經把自己傷害了。

再次,血滴子的侷限性。血滴子再有威名,也是冷兵器,受使用的人控制,與這個人的體力、經驗、和使用環境有重要的關聯。然而八國聯軍侵華時,八國聯軍的士兵已經在使用熱兵器,也就是機械式兵器,他們不需要長時間的鍛鍊,也可以說在有一定比例的,有經驗的士兵教導下,他們就能輕易打贏一場勝仗,或許那時使用冷兵器的清兵還尚未接近八國聯軍。

所以,即使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清朝用上血滴子,那也無法改變一瀉千里的戰局,還是會潰敗的。因為他們的水平不在一個量級。


八零後愛做夢


如果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大清使用血滴子會怎樣?

會為我們揭開血滴子的神秘面紗呀!

除此之外還能改變什麼?恕我愚昧,實在想不到。

當年義和團可是號稱有神功護體,刀槍不入並且受到大清的感化,把“反清滅洋”的宗旨改了一個字變成“扶清滅洋”,就與大清化干戈為玉帛了。

義和團應該是當時他們心中最堅固的盾了吧?

結果依然敵不過洋槍洋炮,被打得落花流水。

那如果大清再祭出“血滴子”這款傳說中四阿哥雍正的秘密武器,又會怎樣呢?

號稱百步內殺人於無形的神秘武器能強過洋槍洋炮嗎?

據我所知,一步大概0.75米,百步應該是75米,就算大清步子邁的大一步算1.5米,那一百步也就是150米了,這就是血滴子的有效攻擊半徑了吧。

又據我所知,血滴子應該是單體攻擊,一次只能割一個敵人的腦袋,而不是群攻技能,不能一殺一大片。

那麼,大清有多少血滴子部隊呢?他們會類似洋人的三段擊保持持續火力嗎?

再據我所知,八國聯軍入侵時,清軍已經裝備了洋槍洋炮,還有最新的馬克沁重機槍。

不說重機槍的可怖射速和殺傷力了,光是一分鐘能發射10枚炮彈的克努伯炮,這火力大概也不會比血滴子差吧?

但是這些先進武器在大清手裡發揮了什麼作用?

所以,一旦人不行了,用什麼武器都是白搭。

如果大清亮出血滴子這種傳說中的殺手鐧,除了揭開血滴子的神秘面紗,讓世人大開眼界,滿足好奇心之外,我實在是不知道還能有什麼用,請恕我孤陋寡聞。


歷史痴


血滴子是中國傳說中始於清朝雍正時期的一種兵器。雖尚未能證明其真實性,但卻散見於各類稗官野史與民間傳奇中,近世也作為電影與戲劇的題材而登上螢光幕,成為一種家喻戶曉的神秘武器。殺人於無形。

這種武器殺人的方式,是專門把人頭從人的脖子上取下來。 千里取首級如探囊取物。威力無比。

八國聯軍侵華若派“燕雙鷹”手持血滴子定能八百里外取西摩爾首級,聯軍不戰而逃。西方列強簽訂一系列條約,任何條款均能接受,條件只有不放出燕雙鷹,不使用血滴子,這二毀滅全球終極武器,至此大清完勝,當然以上系列均出於神劇…


1234那些年那些事


如果用血滴子對付八國聯軍,摘洋鬼子的腦瓜就像摘哈密瓜一樣。不過這得有兩個前提,一是血滴子足夠多,參戰的士兵人手一個;二是士兵們的武功足夠高,飛簷走壁、凌波微步。畢竟血滴子是近距離作戰,洋鬼子的鳥銃可以遠距離射殺,如果輕功不好拉不近距離,就只能活活當靶子。

血滴子這種東西多見於野史中,具體是什麼樣子的沒人知道,非常神秘。影視劇中把他描述成像頭盔一樣的東西,給敵人帶上,用力一拉,腦瓜離位,相當好用。如果世上真有這種東西,倒是可以在軍中普及,設計者畫出藍圖,工匠們照圖施工,實現人手一個的目標不是太難,難的是怎麼把士兵們一個個培養成為武林高手。

金庸武俠小說裡的人物要成為高手,必須要天資聰穎,付出相當大的努力,這還不夠,還要長時間的修煉。朝廷招募兵勇,不可能個個都天資聰穎,也不可能個個都肯付出努力,更加不可能有很多時間修煉,所以能成為高手的機會相當小,況且話說回來,既然已經是武林高手了,一定得用血滴子才能殺人嗎?刀不好用?鳥銃不好用?

所以血滴子這種東西,說起來很神秘,能嚇破人膽,其實真正利害的還是用它的人。對付八國聯軍,用不用血滴子沒有關係,關鍵是大清得有利害的人:利害的國家領導人、利害的將領和利害的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