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大清使用血滴子,会怎么样?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血滴子是清朝皇帝手里的一把刀,他们执行着皇帝明面上不能做的事情,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主要功能就是监视大臣,执行暗杀任务,只对皇帝一人负责。

血滴子这个称呼,就表明了他们的性质,但他们毕竟不是三头六臂刀枪不入,对上八国联军的正规部队,这些杀手虽然可以进行刺杀或者暗杀,但是对整个联军来说,伤害有限,而且是冷兵器对阵长枪短炮,结果就是被团灭!






故乡黄花黄vlog


您好,我来探讨一下 如果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大清使用血滴子,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

传说中的血滴子

所谓的血滴子并没有任何的史证物证,在民国文学作品《清宫十三朝演义》这部小说中描述,雍正皇帝有一件宝物就是血滴子,而且还有国师喇嘛传给他咒语,他杀人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要念咒血滴子就飞出去取人的首级,小说中的血滴子长得像个圆球,里面藏着锋利的快刀,发动血滴子后它将人头罩住,人头立马分离之后和血滴子一道消失。所以实际上文学作品中的血滴子和2012年上映的电影《血滴子》中长得是不一样的。

影视作品中的血滴子

关于血滴子的影视作品早在1969年就有同名电影《血滴子》上映,之后又有1990年的《血滴子秘史》,再就是前文提到的2012版,显然这些影视作品都没有拍成神话故事,所以念咒发射血滴子的情景肯定不适合创作。这其中血滴子的形象变为了锁链系在斗笠或钟型的主体上,主体开阔外貌环绕一圈鲨鳍形钢刀,使用时将血滴子抛出,血滴子会不断旋转,罩住目标的头后钢刀分离,简单的说就是把流星锤的锤子换成血滴子。从小说的法术攻击换成更加接近现实的物理攻击。

血滴子能在热武器战争中发货作用吗?

小说中的血滴子显然具有神话的效果,而实际可能有的这种如流星锤一般的血滴子是否存在也存疑,即使它存在那根据传闻它的攻击范围也不过是百步之内,古时候定三百步为一里也就是500米,百步也就是一百多米,这显然都夸张了,真正符合实际的应该不超过10米,毕竟甩跟10米的铁链子起来都是很苦难的一件事,即使清朝的特种部队各个天赋异禀,应该也有个人类的极限,所以假设它能攻击10米,这也会限制了血滴子大量应用。那热武器呢?当时落后一方清军使用的大炮都能攻击一千多米,而八国联军的大炮跟先进,所以攻击距离上血滴子就落后的不止一点,毕竟是个冷兵器,再者当时的清军完全没有了士气,一个传说中的武器改变不了什么,很多的清军根本不是死在冲锋的途中,而是死在逃跑的路上。所以血滴子再强也改变不了什么。


历史风物志


血滴子,据说在清朝是一种让人闻风丧胆的暗器,雍正时期使用最为广泛,我们看一些影视作品上把这种暗器演绎得非常神奇且恐怖!

血滴子为何物?

据明末清初的小说记载:“血滴子以革为囊,内藏快刀数把,控以机关,用时趁人不备,囊罩其头,拨动机关,首级立取。”

从这个描述来看,血滴子很厉害,“拨动机关”就可以取人首级,但这个前提是必须要“囊罩其头”。怎样把这东西套到对方头上呢?我想到两个画面:

  1. 如影视作品上的那样,将血滴子甩出去,这个暗器会像长了眼睛一般追着人跑,然后准确无误地套在头上,咔嚓一声,头就掉进血滴子上面的“囊”中;

  2. 影视作品是虚构,血滴子没长眼睛,不可能有追踪功能,也没有哪个高手可以远距离将这种暗器准确套进人的头上。这时候就只有一种方法,悄悄躲在这人背后,趁他不注意就套上去,然后按下开关,咔嚓!

第一个画面非常帅气,有武林高手的风采;第二个画面非常猥琐,血滴子这么可怕的暗器使用起来像做贼一样。

这样的暗器能用来对付八国联军吗?

大家看上面的介绍就会明白,用血滴子来对付八国联军就是天方夜潭!这种暗器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小说家幻想出来的物品。

据小说记载,血滴子是雍正用来清除异己的暗器,这种暗器被一种特别的机构所使用,那就是粘杆处。

粘杆处是什么机构?传说是雍正组织的特务机构,就像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实际上,粘杆处只是负责皇帝玩乐的机构。粘杆一词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农村长大的朋友肯定知道。

大家有玩过粘蜻蜓和知了吗?长一根长竹杆,然后跑遍整个村子去找蜘蛛网,把竹杆的一头伸进蜘蛛网上转动竹杆卷起来。等杆头上缠满厚厚一层蛛网的时候,把杆头沾点水,用这个去粘知了或者蜻蜓,一粘一个准!

清朝的粘杆处只是一个名称,并不是只负责抓知了,一般皇帝的业余活动都是他们在负责,比如钓鱼、游玩之类的活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结束语

血滴子是小说虚构的产物,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粘杆处这个机构,更谈不上用血滴子来对付他们。


水煮汗青


血滴子一般大多出现在影视剧中,其形状类似于“套马杆”,主要作用便是用斗状的装置,成功套在猎物的脑袋上,之后底下的机关便会自动锁住头部,由于机关上的零件非常锋利,所以利用杠杆原理,另一方使劲拽绳子的时候,就可以轻易将对手的头“拧下来”,因此才获得了血滴子的名号。

不过这玩意在投掷的时候,需要极高的精准度,而且碍于材质的因素,整体重量也不轻,所以人才培养方面也挺难的。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攻击距离!

血滴子以革为囊,内藏快刀数把,控以机关,用时趁人不备,囊罩其头,拨动机关,首级立取。

其实所谓的拨动机关,就是在扔出去的瞬间,利用拉绳子锁住猎物。可绳子能有多长?十几米?二十几米?已经算非常厉害了。即便与刀剑相比,攻击距离远一点,可大家别忘了,八国联军那会冷兵器几乎淘汰了,即便是清王朝,都配备了“单拉老缸筒”。

哪怕清朝末期,热武器攻击距离不如当下,至少两三百米内,杀伤力还是有保障的,况且当时英、法、德等国家,工业革命都完成了,机械化技术甩了清王朝何止几条街,大型热武器装备,包括战舰等等,都要不知先进了几何,怎么打?用什么打?邓世昌最终都无奈开着船“互怼”,除了反应清王朝败亡已定之外,同时也影射了西方列强们,在那个时代,科技研发上的确很先进。

用血滴子拼,先不说能不能百米穿杨,单单那种“甩锁链”时浪费的时间,对方都已经不知道齐射了多少轮。再者,血滴子通常都以暗器形式出现,即便那些“大侠们”成功闯进了敌人的帐篷,到时候如何出来呢?还有就是,敌人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基本都不会上跟前确认,端起枪就来一下,一旦出现如此情况,大侠们会不会受伤?

所以说,血滴子这种东西,在影视剧中看看就行了,承认此物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可面对热武器,还是算了,性价比不高。


文史潇湘阁


血滴子出名,其实是因为一部电影。在这个影视作品中,一个神秘机构使用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武器,这种武器被他们成为血滴子。

那么“血滴子”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被传的如此神乎其神?

翻阅正史资料,完全没有丁点关于“血滴子”记载,也就是说,这种神秘事物的出现,应该主要是流传于民间。在清朝的武侠小说中,确实有着关于这种物件的记载:“血滴子以革为囊,内藏快刀数把,控以机关,用时趁人不备,囊罩其头,拨动机关,首级立取。”

从这个说法上看,电影中的血滴子确实符合记录。然而问题是,现实生活不是电影。电影中,神秘组织中高手如云,他们手中的血滴子,用长链相连。一旦抛出,便会如影随形,如同导弹一样直奔对方。甚至对手跳跃腾挪,都难以摆脱。在现实中,这种虚构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按照小说中的设计而言,血滴子根本就无法称之为武器。因为要趁人不备将敌人头部套入,然后发动机关,首级立取。然而,并不会有谁能够傻乎乎的将自己的脑袋套上这么一个东西。做武器完全不实用,做暗器更是不可能。因为血滴子太大,一个篮球向你的脑袋袭来,这能算作是暗器吗?这只能算是明器,还是极难使用的明器。

所以将血滴子当作武器或者暗器的说法,仅仅存在于小说当中,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但是,血滴子却可以当作一个刑具使用。

这种刑具的杀伤力或许和铡刀类似,但是其带来的恐惧力,却是其他类的刑具所不具备的。用这个当作刑讯逼供的刑具,简直不能更合适。而一旦得到了想要的情报,想要杀人灭口时,也极为方便。这或许才是血滴子的真正用途。

不过,作为一种私刑使用的刑具,血滴子也有很大可能代表了某种神秘组织。而这个神秘组织,最大的可能就是雍正帝当年为了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时成立的粘杆处。

而用这种刑具去对抗八国联军,就如同带着老虎凳去上阵杀敌,和自杀并无两样。要知道,八国联军使用的火器已经远远超过了清军的数代。其火器战法的娴熟也绝非是尚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八旗兵或绿营兵所能媲美的。除非他们拥有电影中那种神出鬼没,杀人于无形之中的高超功夫,不然,根本就无法用这种笨拙的东西去杀敌。

所以,无论它是一种刑具还是一个以获取情报为主要目的的神秘组织,都无法对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八国联军产生任何有效威胁。


Crazy历史


雍正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创立了一个特务组织,也就是粘杆处的原型。此后他登基以后,这一组织,成为了雍正搜集情报的重要组织。

粘杆处又被称之为血滴子,这都是组织的名称,可是在小说当中,血滴子已经不再是一种机构,而变成了一种暗器。

这种暗器可以飞来飞去,有点类似鸟笼。用皮革做的囊,囊内藏有数把快刀,最神奇的是,居然还有机关,可是控制血滴子飞行方向以及快刀的伸缩。

在人不注意的时候,血滴子飞过去,将这个人的脑袋罩住,摁下开关以后,这人的脑袋就被割下来了。

01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清朝为啥不用血滴子?

清朝手里没有现金的热武器,所以在近代战争中,总是吃亏。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此外还要赔款割地,实在是让人痛心。

1900年,也是一个庚子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作为导火索,带领着5万人左右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冲入了北京城。

小子恐看官尚未明白,只好补说数语,再入正传。这血滴子是什么东西?外面用革为囊,里面却藏着好几把小刀,遇着仇人,把革囊罩他头上,用机一拨,头便断入囊中,再用化骨药水一弹,立成血水,因此叫做血滴子。这乃雍正皇帝同几位绿林豪客,用尽心机想出来的。---《清史演义》

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北京城内的珍宝,被抢掠走的不计其数。你根本无法统计数量,皇宫里的还能计算,可是民间被抢了多少谁来统计呢?

现在我们看英国、法国这些所谓的贵族,其实他们家里都珍藏着中国的国宝文物,哪儿来的?用雨果的话来说,有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这个时候清政府是怎么应对的呢?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直接逃跑了。他们跑到了西安,使得大清国名存实亡。

  1. 既然血滴子如此厉害,为什么当时的清朝政府没有让人拿出来用呢?很可惜的告诉大家,血滴子这玩意儿,只能存在于书里。
  2. 这就好比金庸小说里的降龙十八掌,那简直就是天下无敌的武功,可是为啥不能拿来挡住蒙古大军呢?因为是假的。
  3. 在书里,血滴子可以发挥各种特别的功能,毕竟不需要科学验证,所以怎么想象都可以。可以在现实当中,这些事情并不能够实现。

所以八国联军闯入的时候,血滴子是假的,八旗军又不行了,清朝政府只能选择逃跑,他们哪有那个本事去对付八国联军呢?

02历史上的血滴子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跟我前文所讲的类似,历史上血滴子,那就不是一种暗器,而是一种组织,它还有一个名字,就是粘杆处。此外还有一个官方名字叫尚虞备用处。

这么一来情况就很明朗的,这是雍正皇帝设立的一个机构,而且是一个特务机构。雍正还做皇子的时候,非常喜欢安静。

可是一到夏天,蝉鸣之声就不绝于耳。为此雍正吩咐一帮人来帮他在房子周围的高大树木上,把这些蝉给粘掉。这就是粘杆处的由来。

等到雍正与其他皇子争夺皇位的时候,他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在背地里组织了一些武林高手,训练自己府上的家丁。

馀如通州领催,备宴马甲,盔、镟、鞍、骲头、箭、铁诸匠,拜唐阿分网户、粘杆、备箭,一人至九人,陆军部承差三人,凡四千六百三十人。---《清史稿》

而这些家丁过去都是帮助雍正粘蝉的人,所以就称他们为粘杆处了。等到雍正正式登基以后,粘杆处也就得以正名,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情报机构。

此后粘杆处渐渐正规化,比如说每天早上他们都要接收奏折,还有两个稽查官员,一旦发现有什么可疑人员,那么就可以当场捉拿。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作用,在暗地里粘杆处的侍卫们到处监视朝中臣子们的一举一动。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雍正皇帝都能迅速采取行动。

不过历史上做这件事的皇帝有很多,比如说明太祖朱元璋,把这件事做到了淋漓尽致。昨天晚上臣子打麻将赢了多少钱,第二天朱元璋都能够分毫不差地报出来,可见置办特务机构并不是雍正皇帝的特例。

03雍正皇帝对文人的打击非常大,所以文人手里的笔杆子是绝对不会轻饶雍正的。

雍正是一个主张改革的皇帝,一旦发起改革,那么势必就会得罪很多人。很显然雍正的确是得罪了不少人。

他的改革当中,有一项措施是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事情,几乎是得罪了全天下的文人。要是一般皇帝见如此多的文人反对,肯定就罢手了,比如说乾隆。

  1. 可是雍正是一位雷厉风行的皇帝,不管多少人阻挠,他都要实施自己的改革计划。士绅凭什么就不需要交税?凭什么就不需要服徭役?这不公平嘛!
  2. 其实士绅参与了赋税以后,是变相减轻了老百姓们的负担。可是这一件事触动了士绅们的利益,他们当然要出来反对。
  3. 而士绅当中大多数都是读书人,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他们的弟子们将来也会成为士绅。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链。

因此,这些文人在无法争取自己的利益以后,果断开始大批写文章污蔑雍正皇帝。把任何一件小事都无限放大。

比如说雍正登基的疑团,其实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文人污蔑所致,可是当时谁能分得清呢?老百姓最喜欢这种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话题了。

雍正笑了:“哎,这就对了。粘竿处撤掉也好,外面议论的人很多。有人说它是朕的私人侍卫;有人说它像明朝的‘东厂’;还有人说得更蝎虎,说图里琛带的人全都是‘血滴子’,真是活见鬼。事情也怪,只要是作践朕的话,越说得离谱,就越有人相信!其实,你要让他们说说,粘竿处不经法司,就杀过、捕过哪个官员,他们又说不出来。廷玉这想法好,索性把粘竿处撤了,那些人的嘴也就全都堵上了。”---《雍正皇帝》

同样的道理,粘杆处和血滴子在小说当中也改变了原型。血滴子从一个特务机构,一眨眼就变成了一个夺命的暗器。雍正皇帝为此十分苦恼,所以不惜延续了文字狱的惨案。

总结:血滴子真的挡得住洋枪洋炮吗?

退一万步讲,血滴子就算是真的,那么它真的可以挡住洋枪洋炮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血滴子的触发需要一定时间,而子弹射出来的时间,相对而言可以忽略不计。

速度上的差距实在是差太多了,血滴子之所以可怕,那是因为它杀人的手段比较毒辣,直接把人的脑袋给摘掉了。

可是目的都是杀人,子弹就显得比较干净利落。摘脑袋虽然可怕,但是花费的时间太长,有作秀的嫌疑,子弹却可以直接达到目的,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

这就是为什么血滴子无法对付洋枪洋炮的重要原因,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被洋人给打怕了,所以就算给他们高级的武器,或许都不会用了。

《清史稿》

《清史演义》

《雍正皇帝》


江湖小晓生


不好!这不是一个等级的较量。

首先,武器和使用者无法普及。使用血滴子的都是什么人?那是雍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设立的特务机构。他们可以说都是武林高手,都是能以一当百的好手,飞檐走壁如同探囊取物般容易,是雍正皇帝精挑细选出来的少数精英,而不是大众化的士兵,无法做到全员杰可以使用。

其次,没有使用血滴子的生存环境。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清朝政府已经是腐败不堪,开国的八旗子弟更是成为了酒囊饭袋一样的存在,清朝统治者之所以还能在统治者的地位上,主要是依靠一曾国藩、李鸿章等拥有兵权的汉人,在放权的同时,清朝统治者也没有忘记对他们的约束,为他们树立了各自的竞争对手。但是,此时能用来作战的士兵和将领,都是从镇压叛乱中提拔上来的,可以九成九的都是一介武夫或是贫苦百姓,没有使用血滴子的基础,因为血滴子属于特种兵器,如果不是经年累月的锻炼,有可能在没有伤人时就已经把自己伤害了。

再次,血滴子的局限性。血滴子再有威名,也是冷兵器,受使用的人控制,与这个人的体力、经验、和使用环境有重要的关联。然而八国联军侵华时,八国联军的士兵已经在使用热兵器,也就是机械式兵器,他们不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也可以说在有一定比例的,有经验的士兵教导下,他们就能轻易打赢一场胜仗,或许那时使用冷兵器的清兵还尚未接近八国联军。

所以,即使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清朝用上血滴子,那也无法改变一泻千里的战局,还是会溃败的。因为他们的水平不在一个量级。


八零后爱做梦


如果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大清使用血滴子会怎样?

会为我们揭开血滴子的神秘面纱呀!

除此之外还能改变什么?恕我愚昧,实在想不到。

当年义和团可是号称有神功护体,刀枪不入并且受到大清的感化,把“反清灭洋”的宗旨改了一个字变成“扶清灭洋”,就与大清化干戈为玉帛了。

义和团应该是当时他们心中最坚固的盾了吧?

结果依然敌不过洋枪洋炮,被打得落花流水。

那如果大清再祭出“血滴子”这款传说中四阿哥雍正的秘密武器,又会怎样呢?

号称百步内杀人于无形的神秘武器能强过洋枪洋炮吗?

据我所知,一步大概0.75米,百步应该是75米,就算大清步子迈的大一步算1.5米,那一百步也就是150米了,这就是血滴子的有效攻击半径了吧。

又据我所知,血滴子应该是单体攻击,一次只能割一个敌人的脑袋,而不是群攻技能,不能一杀一大片。

那么,大清有多少血滴子部队呢?他们会类似洋人的三段击保持持续火力吗?

再据我所知,八国联军入侵时,清军已经装备了洋枪洋炮,还有最新的马克沁重机枪。

不说重机枪的可怖射速和杀伤力了,光是一分钟能发射10枚炮弹的克努伯炮,这火力大概也不会比血滴子差吧?

但是这些先进武器在大清手里发挥了什么作用?

所以,一旦人不行了,用什么武器都是白搭。

如果大清亮出血滴子这种传说中的杀手锏,除了揭开血滴子的神秘面纱,让世人大开眼界,满足好奇心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还能有什么用,请恕我孤陋寡闻。


历史痴


血滴子是中国传说中始于清朝雍正时期的一种兵器。虽尚未能证明其真实性,但却散见于各类稗官野史与民间传奇中,近世也作为电影与戏剧的题材而登上萤光幕,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神秘武器。杀人于无形。

这种武器杀人的方式,是专门把人头从人的脖子上取下来。 千里取首级如探囊取物。威力无比。

八国联军侵华若派“燕双鹰”手持血滴子定能八百里外取西摩尔首级,联军不战而逃。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条约,任何条款均能接受,条件只有不放出燕双鹰,不使用血滴子,这二毁灭全球终极武器,至此大清完胜,当然以上系列均出于神剧…


1234那些年那些事


如果用血滴子对付八国联军,摘洋鬼子的脑瓜就像摘哈密瓜一样。不过这得有两个前提,一是血滴子足够多,参战的士兵人手一个;二是士兵们的武功足够高,飞檐走壁、凌波微步。毕竟血滴子是近距离作战,洋鬼子的鸟铳可以远距离射杀,如果轻功不好拉不近距离,就只能活活当靶子。

血滴子这种东西多见于野史中,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没人知道,非常神秘。影视剧中把他描述成像头盔一样的东西,给敌人带上,用力一拉,脑瓜离位,相当好用。如果世上真有这种东西,倒是可以在军中普及,设计者画出蓝图,工匠们照图施工,实现人手一个的目标不是太难,难的是怎么把士兵们一个个培养成为武林高手。

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人物要成为高手,必须要天资聪颖,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这还不够,还要长时间的修炼。朝廷招募兵勇,不可能个个都天资聪颖,也不可能个个都肯付出努力,更加不可能有很多时间修炼,所以能成为高手的机会相当小,况且话说回来,既然已经是武林高手了,一定得用血滴子才能杀人吗?刀不好用?鸟铳不好用?

所以血滴子这种东西,说起来很神秘,能吓破人胆,其实真正利害的还是用它的人。对付八国联军,用不用血滴子没有关系,关键是大清得有利害的人:利害的国家领导人、利害的将领和利害的军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